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9164
  • 博文数量: 64
  • 博客积分: 2356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19 22:3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4)

文章存档

2012年(6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职场

2012-10-10 19:25:17

目标管理的类型

  (1)业绩主导型目标管理和过程主导型目标管理。这是依据对目标的实现过程是否规定来区分的。目标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业绩,所以从根本上说,目标管理也称业绩管理。其实,任何管理其目的都是要提高业绩。

  (2)组织目标管理和岗位目标管理。这是从目标的最终承担主体来分的。组织目标管理是一种在组织中自上而下系统设立和开展目标,从高层到低层逐渐具体化,并对组织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谋求高效地实现目标的管理方法。

  (3)成果目标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这是依据目标的细分程度来分的。成果目标管理是以组织追求的最终成果的量化指标为中心的目标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的功能

  由于目标管理是超前性的管理、系统整体的管理和重视成果的管理以及重视人的管理,因此有以下功能:

  (1)克服传统管理的弊端。传统管理主要有两大弊端:一是工作缺乏预见和计划,没事的时候,尽可悠闲自得,一旦意外事件发生,就忙成一团,成天在事务中兜圈子;二是不少组织中的领导信奉传统官僚学的理论,认为权力集中控制才能使力量集中、指挥统一和效率提高。

  (2)提高工作成效。目标管理不同于以往的那种只重视按照规定的工作范围和工作程序和方法进行工作的做法,而是在各自目标明晰、成员工作目标和组织总目标直接关联的基础上,鼓励组织成员完成目标。同时,目标同客观的评价基准和奖励相配套。这有利于全面提高管理的绩效。

  (3)使个体的能力得到激励和提高。在管理目标建立的过程中,成员可以各抒己见,各显其能,有表现其才能、发挥其潜能的权利和机会;工作成员为了更好地完成其职责和个人目标,必然加强自我训练和学习,不断充电,提高能力;目标管理的确定,既根据个人的能力,又具有某种挑战性,要达到目标,必须努力才有可能。

  (4)改善人际关系。根据目标进行管理,组织的上下级沟通会有很大的改善,原因在于:第一,目标制定时,上级为了让员工真正了解组织希望达到的目标,必须和成员商量,必须先有良好的上下沟通和取得一致的意见,这就容易形成团体意识。第二,目标管理理念是每个组织成员的目标,是为组织整体完成并且根据整体目标而制订的。

 

目标管理的重要性

  (1)企业必须具备统一的目标企业只有具备了明确的目标,并且在组织内部形成紧密合作的团队才能取得成功。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因素妨碍了团队合作。比如:不同部门之间常常缺乏协调。生产部门生产的产品,销售部门却发现销售不畅。设计人员可能根本不考虑生产部门的难处或市场的需要,而开发出一种全新的设备。

  组织内部的等级制造成老板和下属之间的摩擦和误解。下属抱怨老板根本不想理解他们的问题,而老板对下属的无动于衷也颇有微词。

  高层管理者有时制定了不恰当的薪酬体制,误导下级管理人员的行为。企业要成功,首先要制定统一和具有指导性的目标,这样可以协调所有的活动,并保证最后的实施效果。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目标管理的原因。

  (2)主要目标也许只有一个一般来说,主要目标也许就只有一个。它可以按照企业的目的来定义。如美国贝尔电话公司的前总裁西奥多?韦尔,称我们的企业就是服务。一旦主要目标明确后,企业其他不同领域的目标也就易于确定了。

  企业发展取决于目标是否明确。只有对目标做出精心选择后,企业才能生存,发展和繁荣。一个发展中的企业要尽可能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这些需求和员工,管理层,股东和顾客相联系。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企业主要的总体目标,然后将其转变为不同部门和活动的具体目标。举例来说,如果企业总体的销售目标是100万美元,销售总监和地区经理会讨论如何完成目标,同时设立不同区域的具体目标。目标是共同制定的,而不是强加给下属的。目标管理如果能得到充分的实施,下属甚至会采取主动,提出他们自己认为合适的目标,争取上级的批准。这样,从管理层到一线员工的每个人,都将清楚需要去实现什么目标。

 

目标管理的方法

  (1)明确目标:目标管理中目标应具体明确;

  (2)参与决策:目标管理用参与的方式决定目标,上级和下级共同参与目标的选择和对如何实现达成一致意见;

  (3)规定期限:每一个目标的完成都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

  (4)反馈绩效:目标管理寻求不断将事情的进展情况反馈给个人,以便他们能够调整自己的行动。也包括正式的评估会议,上下级共同回顾和检查进展情况。

 

目标管理的基础工作

  目标管理基础工作的含义和特点:

  目标管理基础工作就是为建立目标管理制度而所做的起点性工作,是为建立目标管理制度和发挥各项专业管理的作用而提供的必不可少的经常性工作。由于组织系统担负的任务不同,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基础工作的内容必然各有侧重,不尽相同。但基本的内容应该包括:基础知识教育、标准化和信息工作三项。其中基础知识教育是前提,标准化是依据,信息工作是关键。它们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一不可。目标管理基础工作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

  (1)先行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基础工作大都建立在各项专业管理之前,并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过程。例如标准化,在推行目标管理中,确定目标应以标准为依据,实施目标和绩效审核也同样离不开标准,所以标准化应先行,且应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

  (2)空间上的低层次性和群众性。基础工作一般发生或作用于较低层次的具体工作中。这是因为,它是各项专业管理职能发挥作用的前提和依据。所以必须围绕管理组织系统和总目标踏踏实实地去做,应设置相应的组织机构或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做到基础工作扎实可靠。

  (3)内容上的多维性和多层次性。多维性是指基础工作包括多种不同的角度和多个方面,它们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又能各自单独地发挥作用。多层次则是指其工作内容涉及到管理组织系统的各个层次、各个岗位、各类人员。因此,全体人员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做好基础工作。

 

   目标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处理

  1.信息工作的基本要求

  现代管理系统离不开信息,特别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对信息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信息的基本要求有几点:第一,适用。适用要求所提供的信息是有用的,适合需要的。这是搜集信息要注意的首要问题。第二,及时。及时要求能够灵敏、迅速地发现和提供管理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信息。第三,准确。第四,经济。

  2.做好信息工作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注意提高原始记录的质量。第二,做好统计工作。统计工作是指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各种信息统计资料并对之进行推论的工作。第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随着电子计算机和现代化通信技术的大力运用,政务电子化、网络化势在必行,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十分必要。

 

目标管理的基本程序

  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

  这是目标管理最重要的阶段,第一阶段可以细分为四个步骤:

  ①高层管理预定目标,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即可以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其次,领导必须根据企业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本企业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目标责任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首先下级明确组织的规划和目标,然后商定下级的分目标。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分目标要具体量化,便于考核;分清轻重缓急,以免顾此失彼;既要有挑战性,又要有实现可能。每个员工和部门的分目标要和其他的分目标协调一致,支持本单位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④上级和下级就实现各项目标所需的条件以及实现目标后的奖惩事宜达成协议。分目标制定后,要授予下级相应的资源配置的权力,实现权责利的统一。由下级写成书面协议,编制目标记录卡片,整个组织汇总所有资料后,绘制出目标图。

  2.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

  目标管理重视结果,强调自主,自治和自觉。并不等于领导可以放手不管,相反由于形成了目标体系,一环失误,就会牵动全局。因此领导在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是不可缺少的。首先进行定期检查,利用双方经常接触的机会和信息反馈渠道自然地进行;其次要向下级通报进度,便于互相协调;再次要帮助下级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问题,当出现意外、不可测事件严重影响组织目标实现时,也可以通过一定的手续,修改原定的目标。

  3.总结和评估

  达到预定的期限后,下级首先进行自我评估,提交书面报告;然后上下级一起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决定奖惩;同时讨论下一阶段目标,开始新循环。如果目标没有完成,应分析原因总结教训,切忌相互指责,以保持相互信任的气氛。

阅读(96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