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8903
  • 博文数量: 64
  • 博客积分: 2356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19 22:3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4)

文章存档

2012年(6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职场

2012-10-10 11:33:47

在民营企业中,都有一种令人心悸的管理现象:一到月底时就忙得不亦乐乎,一遇问题就吵得一塌糊涂,而且处处都有冲突,件件都是急事,坐在经理位置上的人,永远都想不到下一个小时里又会有什么问题发生。但是,这些管理者却又都知道:这些“问题”和“冲突”,几乎99%都属于常识性的小问题,99%都是简单的重复性错误。只不过,这些企业把这些简单的、常识性的小问题,重复不断地犯上几百次而已。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企业已经习惯了这种错误的存在。

 

       其实,企业中这些经常发生的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和错误99%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也就是说,99%的问题和错误都是可以预防、可以根治的。但是,因为管理者们几乎所有的管理行为和方法,绝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去执着于解决那些即时出现的麻烦和危机,企业总是花费大量时间去资源去修复企业中这些微不足道的困扰,根本没有人去思考让问题不断发生的源由,也没有人去试图寻找问题的规律,自然也就不可能找到系统性的解决办法。这就像一个蹩脚的乡村流医一样,哪里痛就在哪里贴上一块膏药,实在无法止痛时就把自己的手按住不放,这种“补丁”式的解决办法就被称为“救火式管理法”,其结果自然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时间一长,很多企业甚至于连痛都止不了。

 

       长期以来,急功近利的经营思维导致了中国企业缺乏对基础管理的重视,而在遭遇危机之后,中国企业又进入另外一个思维误区:试图寻找一剂猛药来为企业止痛。这几年,各种各样的、没有任何管理经验的管理大师、培训大师横行就是一个明证。然而,残酷的管理变革现实却又证明了一个道理:几乎所有的管理策划大师却都只能给你一个创意,尽管这些创意在网上无处不在;所有的管理书籍都只是理论和战略,尽管这些理论几乎从来都没人验证;所有的培训课程都在教你怎样做领导,尽管这些老师从来都没有做过领导,甚至也没有做过管理。这就导致了六西格玛、ISO体系和ERPBSC和平衡积分卡,纷纷在中国企业粉墨登场,但最后却无一例外地都成为了一块块鸡肋

 

       其实,因为专业、职业、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的企业都不具备制定前瞻性战略计划的能力,也不具备对企业管理问题的系统化思维,所谓的企业战略最多只是一纸创意而已。经营者们只看得到业绩数据中的利润,根本发现不了业绩数据中隐藏的问题和危机,企业所采取的管理措施大都只纠结于已经发生的问题,大都局限于的层面,而忽视了企业长远规划和持续的改善,所以,自然也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都只能是让企业执着地重复地犯着同一个简单错误,或者把一个简单的错误犯上几百次几千次。很多企业都只能是到了危墙之下,痛定思痛之后,才会长点记性。

 

生活中有一种常识:一个没有习过桩步的人,无论你学了多少套路、多少拳术,都经不起别人轻轻的一个扫堂腿,而一个体质虚弱、血脉不畅的人自然承受不了任何补品,一个不懂医理的乡村医生肯定也是治不了病。同样,落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带来的必定是城市里拥堵的交通。所以,没有扎实的管理基础,企业任何战略最终也都只能沦为一纸创意或者一种悲剧。去年,号称白电巨头的企业美的,也是不得不将再创一个美的的战略口号生生地藏起来,不得不放慢脚步,回过头来夯实内部管理基础。这是因为,一个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既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也肯定不可能为企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

 

对管理基础的疏忽已经让中国企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就算暂时成功也要比外企“多付出超过6倍的资源和精力。对于人口红利已经消失殆尽、经营环境不断恶化的中国企业而言,回归泰勒、夯实基础、苦练内功或许才是唯一的变革战略。

 

       战略一张纸,基础重如山德鲁克先生的这句话告诉我们:战略或许能都为企业带来短暂的风光,但却只有基础才能成就百年的辉煌。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不仅需要了解自己该往哪个方向前进,也需要掌握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工具,但是,比战略和战术、工具更为重要的是,完善管理规划,强化基础管理,才有可能防范遇到的风险,才能化解所有的危机,才能成就百年根基!

阅读(52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