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嵌入式
2015-01-26 18:05:08
触发信号:长时间的触发信号(例如按键按下),短时间的触发信号(例如通信命令)
动作:长时间的动作(例如温控算法),短时间的动作(例如LED控制)
1、 明确各“触发信号”的时间属性。是长时间的触发信号,还是短暂的触发信号。
2、 明确触发信号与动作之间的对应关系。
1、 外部IO有相应的变量表示状态。原因:遇到需要有时间差的状态对比,则必用此功能。例如:检测跳变沿。
2、 设备外部有插拔功能的IO,应有“连接”状态数据。以供其他程序判断外设是否连接。
1、 动作有“执行过”状态。可用于长时触发只动作一次,也可用于观察动作是否执行过。
2、 动作有“执行命令”状态。可用于短时触发触发长时动作的情况。长时动作可放在定时器任务中。
3、 阴阳属性的动作,“此类”动作要清除“彼类”动作的状态。(例如:出激光与关激光是阴阳属性动作)
4、 动作与数据要进行分离。
5、 动作要支持2套以上的数据
6、 长时动作比短时动作应更可靠
7、 长时触发和短时触发都置“触发命令”标志位。“触发命令”标志位的含义分别为进行动作/停止动作。后跟动作函数,由模式参数(uint)进行动作分类。(例如:指示光的动作可分为2种模式,常量模式和闪烁模式)
8、 短时响应不必放在定时中断中,由设计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