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1064
  • 博文数量: 26
  • 博客积分: 465
  • 博客等级: 下士
  • 技术积分: 2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09 11:5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8)

2012年(1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11-04 14:13:54

  山西有五大戏,即著名的山西四大梆子——晋中的中路梆子、晋南的蒲州梆子、雁北的北路梆子、晋东南的上党梆子。晋东南地区还有一种从河北武安引进的落子戏,经过“本地化”后,叫上党落子。祁县人看的戏演的戏,当然是中路梆子。这种戏,流行地区很广,除太原和晋中地区外,口外的包头、呼市、张家口和内蒙古的很多旗盟以及河北井陉一带,都是唱中路梆子的地方。

  说中路梆子和祁太秧歌,有一个人一定绕不过,那就是乳名狗蛮的高锡禹。人称“鼓王”。

  鼓王,鼓师之王。鼓师为乐队的指挥和灵魂。整个舞台节奏的控制与调节,戏剧气氛的渲染,艺术结构的统一完整等,都由鼓师来掌控。狗蛮师傅临场执鼓,但见他,气定神闲,而百万甲兵尽藏胸中。只那么一站,整个乐队的精气神就全出来了,而“为狗蛮师傅叫好”的喝彩声已经响成一片。

   古建筑古建筑

  狗蛮练功练得苦。9 岁开始学艺,三九寒冬,双手从猫口民居,为方便猫儿进出,常在门槛或窗户下方留一小口,有布帘遮着)伸出窗外练敲鼓,冻裂出血是常事。十五六岁时,就能熟练背诵一百二三十个晋剧曲牌。十六岁经商后常与票友聚会。后来,他索性弃商,跟外村杨老师学司鼓,在本村喜林师傅家专学中路梆子的曲牌,常常徒步百多里,到太原晋剧名家聚集的地方参与闹票儿(票友相互切磋),与好多老一辈名角是至交、乐友、戏友;是许多文化知识修养相当高深的晋剧艺术权威的座上客。他还远出北京、绥远、张家口,拜同道,访名师,把他们的技巧、奏法、打法、唱法铭记在心,琢磨回味,最终运用在自己的演奏指挥中。

  俗话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技术高妙的“角”,常常都自己留一手,不外传。狗蛮擅长“偷艺”。他的好朋友高锡铭(育林师傅,山西中路梆子曲牌传人)有一绝,那就是过目不忘。不怕他不教,几个人到台下听戏。一场戏听下来,内容、唱腔、鼓法……总之整套戏,就全部在他们脑子里了,连一个细节,一个表情都记得清清楚楚。回来再一出出试演,这就全成了自己的了。

  令人赞叹的是,狗蛮师傅不拘成法,融会贯通之后,努力地加以改革和创新。

  如在狗蛮之前,各鼓师一人一套底号,一人一套打法。高精通司鼓技术后,创立了一套能让文武场乐手和演员,一听一看就明白的底号和打法。此举对山西各地晋剧团的意义,犹如秦始皇统一文字。

  他对中路梆子丝弦(文场)音乐曲牌亦有深刻研究,兼收其他剧种的优长,作了多方位改进,并创“花通”,每逢开戏前演奏,烘托气氛。

  狗蛮对唱腔也有研究。经过他的栽培,不少演员咬字清晰,板眼准确,拖腔韵味丰富。

  狗蛮为祁太秧歌的改革倾注了不少心血。祁太秧歌本是农民田间地头自娱自乐的小曲,不上大雅之堂。他破除了秧歌仅用锣鼓伴奏的“规矩”,加了丝弦,使秧歌向戏剧化大大迈进了一步;他把中路梆子的曲牌、鼓点引进了秧歌剧中。狗蛮本是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戏曲爱好者而已,而与之厮缠了一辈子,学习创造传承,无悔无怨。这种因爱而来的纯粹和痴情,哪能为功利之士所理解领会呢?

  谷恋不是一个偶然的存在,她曾那般绚烂地绽放过,成为一个永不可及的梦。

阅读(55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