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0945
  • 博文数量: 43
  • 博客积分: 2185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9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8-05 15:2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8)

2012年(3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2-09-14 13:09:11


武汉电梯坠落19人遇难

 

武汉电梯坠落事故中,那架出事电梯的使用登记牌依然完整,上面的有效期限为2011年6月23日至2012年

6月23日。也就是说,19位工人师傅,就是登上了这架过了有效期的电梯,才再没能安全走出梯笼。真相

总是经不起掩盖,谁该担责?该如何惩处?又如何以儆效尤?惟愿武汉电梯坠落事故的调查结果能早日

公诸如众,以告慰19位从空中坠落的亡灵。

 

今日13时26分,湖北省武汉市一幢在建住宅发生载人电梯坠落事故,据官方最新消息,事故共有19人遇

难,基本都是施工人员。从媒体曝光的图片上看,发生事故的电梯是那种建筑工地常见简易升降梯,一

般供运载建筑材料或供建筑工人上下在建建筑。这种建筑工地使用的简易电梯,虽说也属特殊设备,但

是比较民用楼房里面的通用电梯的质量等级,还是有着不小的差别。

根据网友爆料的内容,当时这台载满粉刷工人的电梯(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突然失控,直冲到34层

顶层(约100米)后,电梯钢绳突然断裂,厢体呈自由落体直接坠到地面。实际上,这种类似升降机的电

梯在建筑工地随处可见,甚至有更简易的所谓“升降机”在各种大大小小的建筑工地存在着。那种以电

动葫芦作为驱动装置,通过钢丝绳、齿轮或者链条拖动吊笼的简易升降机,不仅制造简单,且无任何有

效保护措施,更是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但是,每日在建筑工地劳作的建筑工们,就是把生命交付给这样的设备。在去年的3月份,温州某地就曾

出现一起升降机意外事故,由于违规安装的升降电梯电动葫芦钢丝绳突然脱落,而升降机缺少相应的防

坠落保护装置,致使电梯货厢厢体自由坠落,将一名正处在轿厢与层门之间搬运货物的工人挤压致死。

当年的那场意外中,非法安装不合规升降电梯的企业主仅仅是为了省下5万元。

同样的悲剧在今年的3月份又差点重演。重庆江北一在建小区,一名正在粉刷外墙的工人因升降机突然失

控,无法控制正常上下,导致该工人最后被卡在10楼和11楼之间的隔断处,十分危险。最终幸好消防官

兵接警后及时赶到现场,从11楼窗户爬进被困人员所在的吊篮,用绳索助其脱险。才阻止了有一起事故

的发生。

每个人都在强调安全第一,但安全第一的思维却从来未能真正深入企业的头脑,企业乃至雇主们对效益

的追逐,往往让安全成了暂时的盲点。不安全,不生产。这六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坚持做更难

。频发的各种工程事故一次次告戒我们,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将安全放在旁边,因为无

论在何时,生命的价值总是高过一切。若忽视了这一点,企业自身也必将自食其果。

就像是那位舍不得5万元更新设备的温州企业主,最终付出的是50万元的赔偿和10万元的罚款。但是,一

条鲜活生命的价值何止这几十万元?就如同今日武汉这场电梯坠落事故,19个工人的生命,以及背后19

个家庭的幸福,尽数毁于一夕之间。

尽管目前事故原因还未有详细报告,但是太多的以往案例告诉大家,每一个事故背后,总有隐藏的违规

问题存在。设备老化失修、安装管理水平低下、规章制度执行不力,甚至是为了节省一点点成本而购置

的不合格电梯等等。尤其是一些小的建筑公司,工程施工条件较差、安全生产基础薄弱、防范能力不足

等问题一查既出,出问题只是早晚的事。

而在今天的武汉电梯坠落事故现场,有媒体曾报道,那架出事电梯已经散架,但电梯的使用登记牌依然

完整,上面的有效期限为2011年6月23日至2012年6月23日。也就是说,19位工人师傅,就是登上了这架

过了有效期的电梯,才再没能安全走出梯笼。真相总是经不起掩盖,谁该担责?该如何惩处?又如何以

儆效尤?惟愿武汉电梯坠落事故的调查结果能早日公诸如众,以告慰19位从空中坠落的亡灵。


阅读(27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