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9433
  • 博文数量: 40
  • 博客积分: 0
  • 博客等级: 民兵
  • 技术积分: 5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3-03-25 11:13
个人简介

啊啊啊啊,怎么回事@!@@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40)

我的朋友

分类: HTML5

2013-04-16 15:23:32


   

  这次去,玩了不少地方,前两天下午,我们一路驱车前往同里。结合导航资料加上问路,虽有多跑一点冤枉路,但总算在天黑之前抵达同里古镇。去,我个人认为同里是一定要去的。
 古镇每日下午17时后开放汽车进入,我们驱车直入,经过打听很顺利找到顺水湾客栈。临河而居的客栈房间较大,是个家庭旅馆。客栈由两位年过七旬的老人打 理,他们有两儿一女,客栈是在银行工作的女儿女婿两年前购买的。老人住在楼下,楼上是客房,临河的一间价格为280元/天,而靠街的一间为古典老式家具布 置的房间价格为260元/天。
  在客栈王老伯的带领下先将汽车停到古镇外新修建的文化商业广场内,然后步行回到宾馆。当天晚餐就在客栈旁边的 饭店点了三个菜和糯米圆子汤,让饭店送到我们临河房间的阳台,在观赏水乡的景色中吃了晚饭。这家客栈的临水阳台据说是整个同里古镇中最好的,面对三岔河口 视野很开阔。
  到 同里,晚饭后我们在夜幕灯光装饰下的同里古镇水乡散步半小时,见识了夜幕中的三桥和清明街。在古镇中心戏台前的广场上,一些市民正在伴随着音乐跳广场舞, 由于不是周末假日,游客显得不多。位于苏州吴江市的同里,建于宋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是江南六大名镇之一。同里旧称“富土”。唐初改为“铜 里”。宋时将旧名两字相叠,上去点,中横断,拆字为“同里”并沿用至今。古镇因镶嵌在同里、叶泽、南星、庞山、九里5个湖泊之中,镇外四面环水,镇内由 15条河流纵横分割为7个小岛,由49座桥连接。古镇内家家临水,户户通舟,明清民居,鳞次栉比,宋元明清,古桥尚存,素以小桥流水人家的格局而被游人称 道和观赏。

  其实十年前来江苏旅游时,我们就曾经到同里来玩过,如今算是故地重游。夜幕中的古镇水乡让我们又找回了当年的一些记忆。
  到 同里的第二天,早05:50起床,洗漱后出门在清晨刚刚苏醒的同里古镇游览拍照。早春旭日将霞光洒在古镇的房顶、河面和街巷,平静的河面倒影着各式各样古 桥的身影,与昨晚看到的灯光装饰形成的水中倒影形成不同的风景神韵。各种不同规格的民居在狭长的弄堂或宽敞的街道两侧悄悄站立,它们的背影无意之间也留在 了水中。临街的店铺基本都是板门排列,有些勤快的人家已经开始生火烧水,准备出摊了。而始建于清末的著名南园茶社,此刻还是大门紧闭尚未营业。
 古桥之上,狭弄之里,街道之前,看到最多的是脚步匆匆的学生和悠然取景的游客。同里的街道并不多,但各自都有特色,有的宁静恬淡,有的绿树掩映,有的依 水傍屋,有的店铺林立。这里的老街是宁静的,仿佛是远离尘世的宁静,又宛如是超凡脱俗的宁静,也许又是可以真正让自己内心求得祥和的宁静。

  到 同里,古镇内全长仅160米的明清街保存了原来的条石路面,两旁的建筑多为明清建筑风貌,此时栉比鳞次店铺尚未开门,但写着店号的各色小旗却在古街上空飘 动,给人一种古风悠悠扑面而来的感觉。费孝通先生为古街所题写的“明清遗风”四个大字,被镶嵌在高耸的大理石门楼上,此刻静静地望去,更能体会远离商业喧 嚣的可贵。
  到了水乡自然要观赏古桥,在同里据说有各朝代的古桥四十多座,出门见桥,过河跨桥,游览古桥是同里的特色。清晨的古镇,游客稀少,古桥上除了匆匆的行人,全然没有白日桥头游客拥挤不堪,取景照相各不相让的尴尬场景。

 尤其是作为同里最有代表性的三桥(即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这里虽是古镇的游览重点区域,此时仍旧非常宁静。同里人有过三桥的习俗,取其消灾解难、 幸福吉祥之意。太平桥和吉利桥均是乾隆十二年重建的。前者属梁式桥,小巧精致;后者属半月行拱桥,处于太平桥与长庆桥之间。而长庆桥俗名谢家桥,又称广利 桥,是明代改建的。如今走三桥已是到同里旅游的游客不可少的项目,从而也使三桥成为同里人气最旺的桥。依据我们多年的经验,选择在清晨和傍晚游客较少的时 候游览水乡古镇是最明智的体验。
  这就是我去同里玩的所见所闻,不知道有没有感染到你,同里是个好地方,如果下次还有机会去,我一定还要去看看。

标签:

更多欢迎进入

阅读(18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