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8532
  • 博文数量: 22
  • 博客积分: 545
  • 博客等级: 中士
  • 技术积分: 25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7-09 17:5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2)

文章存档

2012年(22)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7-31 13:38:12



  2004年7月13日,人民日报国民经济版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本版《再生铝要快快热起来》一文引起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我国首次研讨加快再生铝产业发展的消息说:
  本版3月29日《再生铝要快快热起来》一稿,引起了中央领 导的高度重视,先后作出指示,要大力扶持再生铝产业。根据中央领导指示精神,中国再生铝产业发展研讨会今天举行。
  《再生铝要快快热起来》一文发表后,国务院副总理黄菊于3 月31日批示:“应考虑通过健全相关法规,扶持再生铝产业的发 展,提高我国铝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洋也先后作了批示。
  4月1日,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批示:“铝的再生性能很强,每 再生一次的烧损率仅为5%,可多次再生使用。按照发展循环经济 的理念,应大力发展再生铝产业。此事请环资司商工业司、产业司 等研究,力争从‘再生铝’突破,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迈出重要步伐。”
  这个引起中央及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的选题,是怎么抓到的呢?
  2003年底,针对我国经济运行中出现煤、电、油、运和一些 矿产资源供应紧张等瓶颈现象,人民日报经济部工业组策划了《缓解瓶颈制约系列报道》,我承担了《警惕有色金属产品后劲不足》 (2003年12月15日)等两篇报道。此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强调“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缓解经济发展中的瓶颈制约”。 在准备材料和采访过程中,我深感我国对再生资源利用这项工作不 仅抓得不够,而且许多同志这方面的意识相当薄弱。比如,作为有色金属行业最权威的人士之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康义就缓解有色金属资源紧张提了两条建议:一是尽快开展有色金属矿 山新一轮找矿;二是“走出去”,尽快形成我国海外有色金属矿产 资源开发布局。对金属资源如何再生利用未有片言。
  我是因2003年中央多次批评电解铝过热现象才关注有色金属 工业的,对这个领域并不太了解,为什么一下子就想到资源再生利 用的问题呢?
  原因是一年多前,我曾关注过循环经济这个话题,写了《循环 经济:必由之路》(2002年6月17日)一稿,对情况有一定了解。 比如报道中,我写了这样一段:“目前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 量的62%、铝产量的22%、锌产量的30%、纸产量的35%来自于 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去年我国氧化铝40%多靠进口,按两吨氧 化铝产一吨电解铝算,我国对铝的再生利用只要能够达到世界平均 水平,就可以大大缓解铝资源进口问题。(因此,国家发改委主任 马凯作出“力争从‘再生铝’突破,使我国发展循环经济迈出重要 步伐发展”的批示,确实很有见地。)所以,再生铝虽然只是有色 金属再生利用产品之一,却很有代表性。
  《缓解瓶颈制约系列报道》版面要得急,未能涉及循环经济话 题,但这个话题却让我无法放下,特别是查阅原国家经贸委制定的 长达万余字的《有色金属工业“十五”规划》,发现这方面的表述 仅有“加强有色金属废杂回收和来料加工贸易管理”这样笼统的一 句话,更让人觉得这个问题很值得一说。为此,我采访了中国有色 金属协会再生金属利用分会,掌握了较充分的材料,于2月底写出 再生铝一稿。正逢两会召开,此稿一个月后才刊出,但因为报道抓 住了当前经济运行中一个被忽视、又十分重要的问题,所以稿子不仅很抗压,发表后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果。
  在新闻营销各职能部门分工下,作者写出了这篇文章,作者在此稿的采写过程,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必须重视积累, 重视日常对背景资料的研究。只有对相关情况和问题比较熟悉,甚 至有一定地研究,才可能产生精当的见解,从而深人下去探索、认 淸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一抓到真正的独家深度报道。如果不是对我 国再生资源利用方面的背景情况有一定了解,是不可能对发展再生 铝产业产生前瞻性思考的。
  恩格斯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新闻工作者的普遍性弱点:“新闻 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G 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 “时间不足”与抢新闻看似一对 无解的矛盾,其实不然。其破解之道,就在于能否未雨绸缪,能否 此前就挤时间、下功夫把背景好好摸一摸。如果通过掌握大量的背 景情况而获得某种总体性把握,当新闻发生的时候,就不会孤立地看新闻,而会自觉地把它放在一个较为宏大的背 景上,进行比较,作出判断,提出自己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抓 住别人看不到的新闻。
  今年年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五家渠等3座城市宣布建市。 不久,兵团38个重点小城镇也拉开建设序幕。对于这些事件,无 论是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等中央主流媒体,还是 新疆当地媒体,多以一则简讯了事。而本报驻新疆记者站王慧敏写 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实现历史性跨越》一稿,却上了头版头条。 刊出后,新疆日报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兵团日报》都在重要位置转载。
  为什么别人看来发个简讯就可以,是“树木”,而王慧敏却由 “树木”看到了 “森林”呢?王慧敏说了这样一句话:“学好才能写 好”。学好什么呢?除了学好政策把握方向,很重要的一方面,就 是力求全面地掌握相关背景情况。他说:“到新疆驻站后,我曾经 用一个多月时间到兵团图书馆系统地查阅兵团的史志、年鉴和回忆 文章。”有了历史的积累,才会有历史的眼光。如果记者不是对兵团戍边垦荒的历史背景了然于胸,怎么可能在兵团刚刚迈开城市建 设步伐之际,就敏锐地察觉这一“历史性跨越”呢!
  花个把月到图书馆系统地査阅史志、年鉴和回忆文章,王慧敏 真是下足了坐冷板髡的“笨功夫”。然而,要想写出有深度的报道, 就得这样“笨” 一点。“笨”到家,深度就出来了。舍此难道还有别的什么捷径么?
阅读(26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