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79786
  • 博文数量: 272
  • 博客积分: 3899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473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6-15 14:5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72)

文章存档

2012年(272)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6-25 17:14:51

关于P3P,还是有必要讲一下。好像之前我和朋友讨论网易那个跨域实现的时候忘记讲清楚了,那个P3P头是必须要的,后面的 set-cookie 才能成功。

对于IE来说(默认安全级别下),iframe、img、link等标签都是只发送session cookie(又叫 第一方cookie),拦截本地cookie发送(又叫第三方cookie)。当这些标签跨域引用一个页面,实际上是发起了一次GET请求。

如果这个跨域的请求,HTTP返回头中带有Set-Cookie , 那么这个cookie对浏览器来说,实际上是无效的。

看如下测试

假设有 与 两个域

在 上有一个页面,其中包含一个指向 的iframe

http:///test.html 的内容为:
----------------------------------------------------------------------



----------------------------------------------------------------------


http:///test.php 是一个对 a.com 域设置 cookie的页面,其内容为:
----------------------------------------------------------------------



header("Set-Cookie: test=axis; domain=.a.com; path=/");

?>



----------------------------------------------------------------------


此时我们请求 http:///test.html , 他包含一个iframe,会去跨域请求 /test.php ,该php页面会尝试 set-cookie

第一次请求, test.php 会 set-cookie,所以浏览器会收到一个cookie。

如果 set-cookie 成功,再次请求该页面,浏览器应该会 sent 刚才 recieve 到的cookie。可是由于前面说的跨域限制,在IE里的iframe标签是 set-cookie不成功的,所以无法sent刚才收到的cookie。 这里无论是 session cookie 还是本地cookie都是一样。
可以看到,第二次发包,还是没能sent出去cookie


但是这种情况在加入了P3P header 后会改变。

P3P header允许跨域访问隐私数据,从而可以跨域set-cookie成功

我们修改 /test.php 为
----------------------------------------------------------------------



header("P3P: CP=CURa ADMa DEVa PSAo PSDo OUR BUS UNI PUR INT DEM STA PRE COM NAV OTC NOI DSP COR");

header("Set-Cookie: test=axis; expires=Sun, 23-Dec-2018 08:13:02 GMT; domain=.a.com; path=/");

?>



----------------------------------------------------------------------

再次访问两次上面的测试过程
可以看到第二个包已经发送出了收到的cookie

而我们写的javascript也能够弹出cookie了。


值得注意的是,P3P header只需要设置一次,这样跟在这个P3P header后面的所有 set-cookie,都可以跨域访问了。也就是说: 被P3P header设置过一次后,之后的请求不再需要P3P header,也能够在iframe里跨域发送这些cookie。

但是如果用 set-cookie 去改变设置好的cookie,则不再具有这种跨域访问特性。


P3P header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同一个包里只能设置一次,后面的P3P Header不会覆盖前面的P3P header,浏览器只认第一个。

P3P 是 The Platform for Privacy Preferences 的简称

更多具体的内容可以参阅W3C的标准 
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很乱的 P3P header里的东西,都不知道是什么乱七八糟的策略内容,实际上这是一些简写

比如 上面用到的

P3P: CP=CURa ADMa DEVa PSAo PSDo OUR BUS UNI PUR INT DEM STA PRE COM NAV OTC NOI DSP COR

CP 是 Compact Policy 的简写

CURa 中 CUR 是 的简写, a 是 always 的简写

定义很多,我这里摘部分标准中的内容
[57]
compact-purpose
=
"CUR"        | ; for 
"ADM" [creq] | ; for
"DEV" [creq] | ; for
"TAI" [creq] | ; for
"PSA" [creq] | ; for
"PSD" [creq] | ; for
"IVA" [creq] | ; for
"IVD" [creq] | ; for
"CON" [creq] | ; for
"HIS" [creq] | ; for
"TEL" [creq] | ; for
"OTP" [creq] ; for
[58]
creq
=
"a"| ;"always"
"i"| ;"opt-in"
"o" ;"opt-out"

更多的内容可以参考上面提到的标准

当然P3P header也可以直接 引用一个 xml 策略文件

比如这么写
HTTP/1.1 200 OK
P3P: policyref=""
Content-Type: text/html
Content-Length: 7413
Server: CC-Galaxy/1.3.18
使用P3P的方法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


最后,利用P3P Header 的这种特性,在实际攻击中,还是可以利用一下的。

比如利用CRLF插入一个P3P header后,改变一个本地cookie的值,该cookie在之后的过程中可以被iframe引用到,也许会发生一些很奇妙的事情。

具体会变成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毕竟web应用安全和环境的关系是越来越紧密了。

阅读(91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