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923
  • 博文数量: 26
  • 博客积分: 1045
  • 博客等级: 少尉
  • 技术积分: 3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6-02 10:56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2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2-07-29 18:55:43


班里有个叫琦琦的小女孩,聪明伶俐、活泼开朗,而且爱唱爱跳,就像一只小黄莺,十分活跃,深受小朋友的喜爱。琦琦很有能力,常常组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下课后还会主动帮老师收拾玩具。但就是这么一个老师和小朋友都很喜欢的女孩,却有一个连老师都有点儿“犯怵”的习惯——爱打小报告。

琦琦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似乎很敏感,小朋友一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她就会马上跑去告诉老师: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打人,一会儿又说那个小朋友抢别人的玩具;一会儿说这个小朋友把图画贴反了,一会儿又说那个小朋友把桌子弄脏了……

琦琦妈听说自己的宝贝在幼儿园经常告小朋友的状,很担心这样时间长了,琦琦会被其他小朋友孤立,也担心琦琦太过傲慢,反而不利于她今后的成长。

   在幼儿园,几乎每个班都有一两个像琦琦一样爱打小报告的小朋友,那么,我们该怎样看待他们的状告行为呢?

   

他的小心思

渴望被关注  

很多时候,宝宝打小报告的目的并不是让老师惩罚其他小朋友,只不过是想借机在老师面前表现自己,满足自己的表现欲罢了。宝宝很喜欢被别人关注,尤其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宝宝在家时,父母长辈都是以他为中心,在幼儿园时,他同样想借助老师的力量来维持自己的中心地位。

关心班集体

仔细观察不难发现,爱打小报告的宝宝,身体都有很多闪光点:他们具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关心班集体、富于正义感,而且他们做事普遍都很认真严谨。从这个角度看,宝宝打小报告其实都是出于善意。

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宝宝还很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常常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虽然宝宝打小报告的方式欠佳,但却是他们想出来的一个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毕竟老师是一个班集体中最权威的人物,遇到问题找老师解决也很正常。

 

你的好办法

别太以他(她)为中心

现在的家庭,宝宝从出生起就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围着转,俨然成了家里的“小太阳”,这样很容易使宝宝形成依赖思想。对于过于依赖别人关注的宝宝,在家庭生活中,不去特别关注他(她),或许是个好办法。可以不用每次都陪他(她)玩游戏,而是让他(她)学会自己待一段时间。要教育宝宝,宝宝有自己想做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有啊,如果宝宝只顾自己,那爸爸妈妈的事情就没法做了。

引导他(她)自己解决问题

当宝宝打小报告时,应该引导他(她)先自己解决问题。爸爸妈妈可以在家里和宝宝一起玩模拟告状的游戏:比如爸爸把图画贴反了,可以引导宝宝帮爸爸正过来;爸爸把桌子弄脏了,告诉宝宝,可以提醒爸爸注意,并跟爸爸一起把桌子擦干净,而不是向妈妈告状。这样,宝宝可以学到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还要让宝宝体会到,这样解决问题的效果要好于打小报告。

给他(她)一点小挫折

有些宝宝能力很强,在同龄小朋友中很强势,他们像 “小大人”一样,总觉得自己比其他小朋友优秀,做什么事都喜欢指挥别的小朋友,这样的宝宝很容易形成骄傲心理。我们知道,在宝宝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永远是第一、永远强势,这样的宝宝一旦被别人比下去,往往会遭受很大的心理打击,不利于其成长。

对于这样的宝宝,家长可以在家庭生活中有意给他们安排一些比较艰巨的任务,让小困难不时挫一挫他们的傲气,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其实跟别的小朋友一样,也有做不来的事情。

让他(她)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

能够指正别人的错误当然不错,但如果能多多地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就更好了。对于爱打小报告的宝宝,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当着他(她)的面夸奖别的小朋友:小唯真乖,妈妈来接她晚了,她都不哭;豆豆真懂事,知道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别的小朋友玩……宝宝也能做到吗?

家长要教育宝宝,每个人身上都有缺点和优点,宝宝要多学习其他小朋友的优点,对于小朋友的缺点,也要尽量包容,要学会处理与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不能只知告状。

   

 

 


阅读(17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