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5034
  • 博文数量: 76
  • 博客积分: 285
  • 博客等级: 二等列兵
  • 技术积分: 1464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7-10 15:2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73)

2012年(3)

我的朋友

分类: Android平台

2013-03-16 10:41:07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各类使用条件的塑料上电镀铜++铬镀层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塑料基体上电镀铜++铬镀层,也适用于塑料基体上电镀镍+铬镀层。

 

    2、引用标准

 

    GB4955 金属覆盖层的厚度测定阳极溶解库仑方法

 

    GB6462 金属和氧化物覆盖层横断面厚度显微镜测量方法

 

    GB6460 金属覆盖层铜加速醋酸盐雾试验(CASS试验)

 

    GB9797 金属覆盖层镍+铬和铜++铬电镀层

 

    GB/T12610 塑料上电镀层热循环试验

 

    GB12609 电沉积金属覆盖层和有关精饰计数抽样检查程序

 

    3、术语

 

    3.1 主要表面制件上某些已电镀或待电镀的表面,在该表面上镀层对制件的外观和(或)使用性能是重要的。

 

    3.2 最小厚度在一个制件的主要表面上,所测得的局部厚度最小值。

 

    4、需方应向供方提供的资料

 

    4.1 本标准的标准号即GB12600

 

    4.2 镀层使用条件、镀层分类和热循环试验。

 

    4.3 外观要求,例如光亮、无光或缎面,也可由需方提供能表明外观要求的样品。

 

    4.4 主要表面应在工件图样上标明,或用有适当标记的样品表明。主要表面上不可避免的夹具痕迹位置也要标明。

 

    5、分类

 

    5.1 使用条件分类

 

    使用条件按使用环境条件的严酷程度分为四类:

 

    1——用于干燥的户内条件;

 

    2——用于潮湿的户内条件;

 

    3——用于一般户外条件;

 

    4——用于户外严酷腐蚀条件。

 

    5.2 镀层分类

 

    镀层分类依次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PL——塑料基体材料;

 

    /——斜线,将基体与镀层分开,基体在斜线前,镀层在斜线后;

 

    Cu——铜镀层,铜后面数字为铜镀层最小厚度值,单位为微米;

 

    Ni——镍镀层,镍后面数字为镍镀层最小厚度值,单位为微米;

 

    数字后面字母(小写)表示镍镀层类型:b代表全光亮镀层;s代表不需机械抛光的暗镍、缎面镍或半光亮镍;d代表双层镍或三层镍;

 

    Cr——铬镀层,铬后面的字母(小写)表示铬镀层的类型:r代表普通铬;mc代表微裂纹铬;mp代表微孔铬;字母后无数字时,表示铬层厚度为0.3微米,若需方要求其他厚度则要在字母后用数字表示镀层厚度。

 

    示例:PL/Cu15Ni.15bCrmc表示塑料基体上镀铜层15微米,光亮镍层15微米,微裂纹铬层0.3微米。

 

    5.3 热循环试验条件分类

 

    热循环试验的温度范围分为三类:

 

    A——上限温度75±2℃,下限温度20±5℃;

 

    B——上限温度75±2℃,下限温度—20±2℃;

 

    C——上限温度75±2℃,下限温度—40±2℃。
文章来源: 志云

阅读(35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