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业界
2012-06-19 10:10:46
理论都是好的,但理论用在实践上都是多少有些偏差。比如工作中,微软的Project项目管理工具多人用起来是很好的,但是,企业有企业的文化,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这个工具,随之,用邮件当项目管理工具的很多,也很常见。流程多了,会慢下来,这个是一定的。你会发现一个大公司做一个项目的时间会比小公司要长很多,这个不是有流程或没有流程的问题,这是个企业问题。你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下,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是否高效或不高效,并不是个人的问题。
如果你要建立起一个自己的GTD流程,去提升高效的工作效率,你会发现用死板的GTD流程是一件非常痛苦的过程,你要收集,整理,组织,检查,做,这一系列的动作是非常的刻板。但同时,我们不能不承认,这样刻板的过程是有效果的。因为他建立起了一个机制来约束你在工作上的行为,防止你偏离“高效”。
反过来看,我认为讲这句话的人,是对自己言行要求比较高的人,他们对目标的把握和强烈的推动性都是优于常人的。正因为如此,盯着目标或结果的人,是不在乎有没有这些流程,他们只需要快,不需要流程来制约我对工作的推动。再看现在企业提倡敏捷,也是一样的道理,快鱼吃慢鱼。
还有一种情况是,就是 “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我已经对流程很熟悉了,不需要再建立一个流程再来阻挡我的高效工作,但同时,这种想法也是比较狭隘的,这是把已经熟悉的东西作为黑盒子来处理,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一个人了解。弊端是流程是封闭的,比如我做一个产品的开发,这个流程只有我了解,换了另外一个人可能不知道如何接手。仔细看,这一种其实还是有流程的,只是流程在心中,流程不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