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87953
  • 博文数量: 292
  • 博客积分: 2931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210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4-18 18:24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92)

文章存档

2014年(67)

2013年(146)

2012年(79)

分类: IT业界

2013-03-04 09:12:34

       追追的虐心虐肺的日子里,错过了很多精品,《》是近几年难得的佳作,值得一看! 
 
      《降世神通》现在是我最喜欢的动画片,两年前我曾经迷过《》,但自从《火影忍者》八十集至一百集以后我就对它越来越不耐烦了,感觉《火影忍者》仿佛琼瑶阿姨的忍者版小说:煽情、默汲,除此之外情节唐突、勉强,很多时候会有一种强加附会的感觉,后来再也不看了。
 
        我喜欢《降世神通》有些相似当年迷火影,不同的是我在看《火影忍者》时只是看一种乐,而看《降世神通》不知不觉间竟看出一种情感来,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情感。我记得这种情感只在小时看一部武侠小说如痴如醉时才有过,隔了几年后玩游戏《仙剑奇侠传》又体味了相同的情感,而现在看这部动画片重新又感觉到了这种情感。
 
      《降世神通》有些像《火影忍者》,比如故事的世界观都是虚拟的:《火影》的世界是个忍者割据的世界,几大国度--火之国、水之国、风之国等最强的军事力量是忍者。而《降世神通》的世界则同样是不存在的四大国度,甚至名字也相同--火之国、水之国、风之国、气之国,最强的军事力量是各国的御术者。再比如两者的世界里,使用的术法都是以印度瑜珈功里的查克拉为能量。 
 
        但两者又截然不同,《降世神通》格调明朗、健康而积极,情感丰富而细腻,故事中的打斗都是单纯地围绕着四大元素想像的术法,神通的最高本领通灵境界有些像《火影》中小李的“八门遁甲”,不同的是达成途径不是自残,而是鼓励修行自心,抛开以往的负面情感--恐惧、羞耻等,拥抱积极情感,从而获得新生。《火影》的格调则是诡异和阴暗的,情感简陋而概念化,情节以暴力为表现形式。比如大蛇丸通过侵占他人的身体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以自己弟子为祭品役使死人(初代和次代火影)、三代火影以自己的灵魂为代价请来死神、鼬为得到万花筒写轮眼而杀光自己一族的情节(据说鼬有隐情但这种情节本身仍是阴暗的)都表现诡异和暴力。因此我更喜欢《降世神通》。
 
       《火影忍者》虽想像更离奇打斗更有节奏感、背景音乐也更出色但因情节阴暗甚至血腥、过于强调暴力而显得格调不高。在塑造人物上,《火影》的众人物都个性十足,但稍显单调,有时流于概念化。描述他们的情感更是简陋和勉强。
       《火影》的主人公们虽大多是孩子却缺乏孩子的灵透气(只是有时为了照顾孩子的身份和搞笑,作者岸本齐史才让鸣人做一些看似出格的傻事,冒冒傻气--比如那个后宫术),相反有时这些孩子行为极端。比如在鸣人第一次执人保镖任务时由于恐惧而拖了组员的后腿,他竟用手里剑刺穿自己的手掌以示警戒和惩罚,虽然初看时热血沸腾,但冷静后只觉得变态(我想像不出一个健康的故事会以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的自残做情节)。  
 
         无论是描述情感、心理还是人物个性《降世神通》都更加丰富,人物人情味浓郁甚至复杂而立体。作者甚至巧妙地将人物的性情与其所处的宗族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欧美动画和日本动画的不同。以情节和画面来表现人物,来叙述情节,这是这部动画的特点,没有多余和强加附会的东西,一切自然而然,行云流水,奇趣、简洁、生动而丰富。可是我看日漫感受是相反的。日本动画的大部分情节表现的都是暴力内容,在情感和人物塑造上苍白无力,因此只能靠大段大段的旁白来弥补补。尤其那些热血动画,就因为热血,更要表现暴力,甚至血腥。比如《》,表现几小强意志的坚强,总是没完没了地打倒在地又爬起来的场面,甭管受了多重的伤流了多少血都会从地上爬起并照样抡拳头。好像对手对于他们的打击都只是皮毛等级。而《火影忍者》也是这种表现。挨揍了,挺痛苦,但那是因为我不够强,好,打人的,你等着,我回去练,回头再削你。于是主角发狠练功,终于强了,再回来把那人打倒。千篇一律。总的来看,与其说热血不如说功利心极强,好像只要主人公暴力升级,无敌于天下后就会拥有一切。而且每个人几乎每一集都有一大堆琼瑶式的台词,来表现自己的不幸、痛苦,来表现人物的坚忍和宏大的梦想。
 
          用暴力和煽情的台词来表现主人公的性情,以功利化的目标来表现梦想,这就是日本动漫的特色。反正就是你怎么打我都无所谓,反证我就死不了,而我非但不死还可比以前更经打和能打,而我能打则表现我牛叉,则能表现我有志气有骨气有能为实现梦想。靠,什么是梦想,就是老子天下第一!
        《降世神通》是一部以中国和其他东方各国的文化元素做为表现形式的西方动画。制作者很多是亚裔。于是我们可以看到片中的人物很多穿着古中国的服装,有的像战国时期的,有的像明朝时期的,最有表现力的土之国的永固城内的皇族穿着满清时期的衣服。高滨武士像日本人,有一集火之国的王子苏克和皇叔借住的土之国民家的打扮则像朝鲜人。而各宗族的御术者的对打则有中国武术的特点,比如水宗的御水术很像是太极拳(其实太极拳的原理和哲学思想就是来自于至柔至刚的水),还比如神通安在巨钻上对阵火之国公主阿祖拉,将土石凝在右手成一副石手状摆的架势是中国的铁线拳。 
 
          说起来看到土之国的皇帝满清人的打扮统治着汉人打扮的将军,这多多少少让我这个汉族人有些不舒服,它让人想到满清时汉人让外族人统治的屈辱。不过想一想这是不该计较的,现在满族人同是中华民族的一支,美国的白人都能容许黑人做为共同国家的元首,做为汉人的我又为什么不能容忍在一个假想的世界里由另一个少数民族的人成为全国的统治者呢?
 
     说完这些,再说说。 
   看了这部《降世神通》我的感觉是中国三年内的动画水平不会及上这部动画片的一半,五年内也不会有太大的成就。 
  事实上光看画面我们会觉得中国的动画水平与欧美和日本相差不远,如定格一集《》和《》,定格一集《神通》,你会发现《哪咤》和《西游》画面的细腻和丰富绝不输于《神通》或《火影》。甚至拿《火影忍者》来说,有的画面十分粗焅,基本就是大粗线条。 
 
  但是无论《火影》和《神通》都比《哪咤》和《西游》更吸引人,更出色。为什么?除了镜头语言、声乐、画面表现形式上的巨大差距外还是因为情节和人物塑造上的差距吧。 
 
  当我看《哪咤》和《西游》时我的心中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想:中国的动画人,画的是好了,但思路或说动画制作意识却没有变。还是停留在老一辈的世界里。 
 
  中国的动画人似乎有一种担心,一种恐惧,总怕老师、家长、学校和社会指责他们,指责他们的动画教坏了孩子,指责他们的动画没有教化孩子,没有给孩子的“学好”以正确的引导。因此中国的动画人(其码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动画片总是要给孩子们立一个,不,是N个好的学习榜样,好人和坏蛋泾渭分明。好人的脑门上都带着字:“好人”,坏蛋的脑门上也写着“坏蛋”。生怕孩子们认不出来而学坏了。 
  他们的哪咤因此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个三好学生。 
 
  我敢说他们制作的动画片里,决不会有安那样的角色,一个御气者,用空气制作成小气踩在脚下四处狂飙,他们会担心孩子们学习这种大胆举动。他们也不会让他们的主角将一个城市的运输系统当过山车玩,因为他们认为这明显是一种不道德的破坏行为,是好孩子所不耻的。还不要说让自己的主角到湖里陪怪兽嬉戏了,因为这分明是教唆孩子做危险的事。他们的故事中的孩子永远都是规规距距的,即便表现活泼玩乐的一面也要在规规距距的前提下,比如玩乐时碰掉了女仆姐姐手中的果子要赶紧帮助她们拣起来。他们的故事中主角们也要像日本动画中的主角一样喜欢讲大道理,即便被追兵围追堵截,父亲仍不会忘了教育儿子:“孩子,你要记住,邪恶是无法战胜正义滴!”
 
       由于这种“文以教道”的意识的束缚,中国的动画人绝对制作不出优秀的动画片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是在为孩子们制作动画片,而是为老师、家长、学校和社会。 
 
  因为有这样的愚蠢的意识吧,中国很难发展出一个像样的动漫市场。这是我认为中国的动漫在五至十年内不会有太大的进步的理由之二。中国缺乏像样的动漫市场。 
 
  市场是什么,是氛围、是温床、是态度。它能使一个行业火热,引起大众的关心,催生行业精英。看看中国的动漫市场什么样?漫画是动画的主要来源,但中国的漫画市场几乎没有。中国最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新华书店几乎不卖漫画书。你只有在街头小店里才能看到漫画书。而且这些漫画书也是经过扭曲的--日欧漫画都是印刷在十六开大的纸张上的,而中国小店卖的漫画都是巴掌大小的“口袋书”。你知道将一部电影缩在手机上看是什么感觉吧。 
 
  这就是中国的漫画市场。而对于动画片,现在中国很少引进,各大电视台播放的动画片大多是老片,中央动画台才会放一些经过挑选的外国动画片。我们看外国动画片,最好的媒介是网络(也无怪乎现在盗版那么娼獗了)。 
 
  意识守旧,没有市场,中国的动画片还想有好的发展吗?
阅读(150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