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52555
  • 博文数量: 275
  • 博客积分: 3904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460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4-17 21:10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275)

文章存档

2014年(9)

2013年(124)

2012年(142)

分类: 系统运维

2013-06-17 10:46:43

综合布线(GCS,Generic Cabling System),又称结构化布线(SCS,Structured Cabling System),或称建筑物布线系统(PDS,Premises Distribution System)和开放式布线系统(OCS,Open Cabling System)。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开放式的传输平台,包含了 各种多媒体通信业务网的最后100米传输线路,起到了智能化建筑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从广义上来将,不管是OA,CA,BA,FA还是SA,甚至包括 MA,理论上都可以通过一套综合布线系统来实现各种设备间的信号传输。但是,由于各个系统设备之间的阻抗,连接端口类型等各不相同,需要增加各种适配器才 能真正实现。所以,这里我们讨论的综合布线系统,只是局限于连接电话和电脑(也包括无线AP等)的目前大家所习惯的传统的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一般可划分为六个子系统,不管你是哪种类型的建筑,综合布线的设计都可以根据这六个子系统来进行设计。当然并不是说任何的项目都包含这六个 子系统,这要看具体的情况,有些项目可能会缺少一个或几个子系统。如单体建筑就不牵涉建筑群子系统。以下为综合布线的六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ubsystem):

      常用设备是工作站产品、计算机(PC,终端,打印机),电话,传真机等设备。

管理区子系统(Administration Subsystem):

      其实现配线管理;设计完善,使用颜色编码,利于追踪和跳线;体积小,比传统配线间节省了50%的空间。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Subsystem):

      其包括: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跳线架)的连接,常用五类、超五类和六类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

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 Subsystem):

      其实现计算机设备、程控机PBX和各管理子系统间的连接。常用通信介质是光纤,系统传输率可达到GBPS。

设备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ubsystem):

      其实现布线系统与设备的连接。主要产品为配合不同设备用的有关的适配器。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Subsystem):

      实现布线系统在建筑群中大楼之间的连接。

 

   当你开始一个项目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时,首先要明白,综合布线系统作为物理层的信号传输平台,其主要功能和目的是要帮助来实现其实际的网络应用,为 的 实际业务带来方便,并保障用户的业务高效、稳定和安全地开展,最终达到提升用户生产力和增加经济收益的目的。所以任何一个项目,都必须要从用户的实 际需求出发,根据用户的业务模式和网络环境,来设计真正符合用户业务需求的综合布线系统。了解用户的业务模式,网络环境和信息点位布置需求,是综合布线系 统设计的起点和重点。

  拿到一个项目的建筑平面图后,和用户确认每一个信息点位的分布,标明每个信息点位的类型和位置,是电话点还是数 据点,是内网点还是外网点,亦或是业务专网点,是地插还是普通的离地面300mm的墙插,或者是靠近天花板的无线AP墙插,还是办公隔断上的插座,都要一 一标明。另外还要标明每一个信息点的接口类型,是光纤还是铜缆。光纤的话是多模还是单模,是ST,SC,LC还是其他连接头,是多少芯的连接。铜缆的话是 超五类还是六类,亦或是为了实现水平信息点位的互换全部采用同一种类型信息模块。所有的信息点位明确之后,就可以进行下一步的设计了。当然在实际过程中, 由于用户在新项目建设初期,很多信息点位是不确定的,需要我们根据用户大概业务需求和我们的工程经验来进行预估了,这个时候就必须要保有一定的余量,否则 由于综合布线是个隐蔽工程,等装修全部完工后再来增加点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具体点位的估算,真的是要看不同的用户,有的是平均10平米一个点位,有的是 一平米一个点位甚至更多,完全是凭经验和跟用户商定的标准来规划了。在实在无法确定的情况下,目前按照5平米一个工位两个信息点设计,可算是没有办法的办 法了。

  信息点位确认后,可以说你的设计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一,接下来就是要确认楼层配线间和每个信息点的水平走线路由了。根据终端设备 到有源网络设备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90米的原则(加上两端的跳线总长度不超过100米),确定楼层配线间的位置,而且最好是每层的楼层配线间在同一个垂直 线上,这样方便以后主干电缆的放置。当然确定楼层配线间位置的工作,目前基本上不用我们太关心,因为这个基本上在设计院的大楼结构土建时已经确定和预留 了,我们唯一要看的是信息点位到楼层配线间的水平路由长度是否超标。如果超标的话是否可以更改路由,或者在超大水平面积项目中有多个楼层配线间的,我们就 要合理安排每个信息点连接的是几号楼层配线间。如果实在超长的话,就要考虑在中间加设桥接设备或者更改传输介质了(如将铜缆改成光缆)。在水平路由的布置 过程中,还要注意水平线缆不要和电力电缆紧挨着平行走线,更不能和电力电缆在同一个桥架内走线。另外还要注意一些消防管道等的避让。最后初步计算出各段路 由的桥架大小(多少深度,多少宽度等),并且在设计桥架的时候还要考虑线缆的弯曲半径,避免桥架的直角转弯。至此,水平部分设计基本完成,总的水平线缆长 度也可以基本确认。

阅读(892)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