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8889
  • 博文数量: 370
  • 博客积分: 14445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08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3-16 16:4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370)

文章存档

2012年(370)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11-09 13:28:46

(l)水泥砂浆的容重往往比陶粒砂的容重大很多,因而在振捣的时候,一部分轻的陶粒砂会“漂浮”在试块的表面,这样就会出现陶粒砂混凝土拌合物分层离析的现象,导致不能获得良好的强度和外观质量。

在其混凝土形成过程中,页岩陶粒砂、水等比重较小的部分会上浮,比重较大的水泥浆和细骨料却会下沉,造成了混凝土的不均匀性,使陶粒砂混凝土不同位置上其组成也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陶粒砂混凝土在宏观和细观上的内外分层结构,从而降低了陶粒砂混凝土的强度,同时其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侵蚀、抗化学侵蚀等性能也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在配制陶粒砂混凝土时,必须要控制水和轻骨料的运动,阻止水和轻骨料的自由运动。

(2)由于陶粒砂的品种很多而且各不相同,在配制陶粒砂混凝土时的最佳用水量也不同,一般各品种都存在一个各自的最佳用水量,若用水量不当,试块成型会出现孔洞等不良的现象。使得在配比时比普通混凝土要复杂很多。

(3)由于陶粒砂具有粗糙多孔的特点使得其具有很高的吸水率,吸水率太高会导致陶粒砂混凝土工作性差,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这严重影响了轻骨料混凝土的应用,如果长时间长距离运输、振捣时间过长等施工处理不恰当,很容易使陶粒砂混凝土拌合物产生离析现象。

、正确把握发气量:发气量是陶粒膨胀的最基本因素,对它的正确把握至关重要。膨胀模式理论可使我们在配方设计或工艺控制时,能够更为准确地把握陶粒坏体的发气量,使之既不会完全被液相始终抑制,达到要求的膨胀力,又能有一定的释放量,形成减压收缩,并且不造成大量气体的逸出,使液相对其的抑制难以进行。这对于原料中发气成分的尤为重要。生产的系列,等破碎设备,在我国矿山破碎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正确把握液相量及液相黏度:液相量和液相黏度也是生产出来的陶粒形成良好膨胀的最基本条件。如果液相量不足,它就无法包裹坯体产生的大量气体,如果液相量过大,就会使它的抑制作用过强,而使气体的膨胀力被过分地抑制,陶粒坯体不能膨胀。液相的黏度也对膨胀有极大地影响,黏度越大,对气体的抑制力就越强。当液相黏度过小时,对气体的抑制力达不到,坯体产生的气体会过多的外逸。陶粒就膨胀不起来。而当黏度过大时,抑制力又过大,陶粒坯体内的气体可能会完全被抑制,陶粒同样也膨胀不起来。

膨胀模式理论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地把握液相量和液相黏度,焙烧中使它既要在膨胀早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使大部分气体不能逸出,造成一定的坯体内膨胀气压,又会有少量的气体逸出,为后期的减压收缩创造条件。它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应以达到这样的抵制效果为标准。我们可以据此来设计配方和工艺控制。

选铜矿设备:

阅读(23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