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8913
  • 博文数量: 105
  • 博客积分: 2570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1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3-15 10:0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5)

文章存档

2012年(10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IT职场

2012-04-11 15:56:23

造船企业不断完善船舶配套产业

  2011年至今,我国造船行业普遍遭遇“寒冬”,造船业三大指标不容乐观,造船完工量增速放缓,新接订单量同比大幅下滑,手持订单量也加速下降。针对进口船用设备数量大、批次多,且大部分涉及到办理CCC业务的特点以及目前造船行业存在的问题,检验检疫部门建议造船企业及时采取以下应对措施:认清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同质的小型造船企业应开展战略联盟,优势互补,形成一致对外的竞争机制,提高议价能力。

  提高技术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LNG船、大型海工装备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生产能力,提高船舶制造行业整体竞争力,实现从成本优势向技术和产品优势的转变。 重视国际造船新规范、新标准对船舶工业的影响。认真结合降耗和节能要求开发新船型,避免陷入技术壁垒的陷阱。加强生产管理,提高生产效益。避免因制造周期、产品质量问题导致交船困难。同时,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采取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技术进步、降低采购成本、、等水泥设备,提高钢材利用率、降低能耗等措施,努力提高盈利水平。千方百计保交船,全力以赴接订单。高度关注集装箱船、LNG船、、等烘干设备,多用途船、特种船和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的市场机会。

、、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加强银企合作,探索新的融资方式。大力开展与船舶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利用船舶产业基金等建立产业链融资模式。

  应该看到,未来3年整个国际造船业将呈下降趋势,预计到2015年以后才会逐渐好转,这是倒逼中国造船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尽管散货船和油船市场低迷,但高附加值船舶、节能船舶、海工设备的订单却没有受到影响,反而有较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新船需求高峰的结束也意味着船舶修理的高峰期即将来临,未来船舶配套产业将蕴藏巨大商机,借助港口优势实行船舶配套产业集群式发展,也是国内外船舶产业发展的成功模式。国内造船企业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此次行业危机,抓住其中蕴藏的机遇,转变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水平,实现“造船强国”的目标。

阅读(27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