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46066
  • 博文数量: 770
  • 博客积分: 2698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85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2-28 14:5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70)

文章存档

2012年(770)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Mysql/postgreSQL

2012-05-23 16:53:50

浮选技术近年受到国内外普遍重视

         近年来,选择性絮凝——浮选法作为处理细粒物料的浮选技术,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其实质是,微细有用矿物颗粒,在絮凝剂分子中极性基的“桥联”下,发生絮凝,而不能絮凝的脉石矿物,则呈悬浮状态被分离出来。沉淀物再用浮选法加以回收。所谓絮凝剂是一些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其分子中带有数量较多的极性基,且极性基普遍分布于整个分子中;同时,其分子量较大,分子较粗,在与矿物颗粒作用时,在不同条件下具有絮凝及对矿物的抑制作用。
     
        矿泥分散及团聚的机理是改变矿粒表面的电荷性质。当加入不同电解质后,如果使矿泥微粒表面都带有同名电荷,因为同性相斥,矿泥就分散悬浮;如果使矿粒表面的电荷中和——即电荷为零,则细粒彼此失去相斥力,由于表面相互之间的自然作用而团聚下沉。而当浓缩过滤时加入团聚剂,又可使矿泥团聚,加快沉降速度,回收极细矿粒,防止尾矿水“跑浑”,提高回收率。常用的矿泥分散剂有:水玻璃、氢氧化钠、六聚偏磷酸钠。团聚剂有:石灰、明矾、硫酸等。

        其抑制作用机理是,它的分子中的某些极性基与矿物表面发生亲固后,分子中其余的极性基朝外,使矿物表面亲水性提高,从而产生抑制作用;在另外的一些情况下,由于矿浆中酸碱度的影响并有电解质的存在,会影响矿物表面的电性质,此时高分子有机化合物靠静电力(当呈离子状态时)或靠氢键力(非离子状态)与矿物相互作用而“桥联”,从而产生絮凝。可见,有些高分子化合物,既可作为抑制剂使用,又可作为絮凝剂使用。


  

 

阅读(35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