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9874
  • 博文数量: 24
  • 博客积分: 174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8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2-02-19 12:38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24)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PHP

2012-07-27 11:33:15

 来到的游客肯定也有被它的盆景所吸引,其实苏州园林是经过名家之手创造的一个大自然的宠物,它有它这么多年所积累的文化底蕴以及苏州文化,苏州以苏州园林吸引了各方的游客,下面小编就带您详细介绍一下这片天地。

 留听阁西竹篱相隔,集萃着精美绝伦、多姿多彩的苏派盆景。这座开辟于1954年的盆景园,是建国后苏州古典园林中最早建成的专业盆景园。创建伊始,就得到了苏州两位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和朱子安的特别关注。1955年,朱子安经周瘦鹃推荐来到盆景园工作,并在这里开始了对传统苏派盆景的改革。他大胆尝试,不受传统束缚,改过去小树栽培为挖掘野外的老树桩剪扎培养,加速了盆景成型时间。并按照每个树桩的特点进行扎片造型,融树桩自然美与造型艺术美于一体,形成了苏派盆景以桩景为主的特色。改革后的苏派盆景,古雅拙朴,老而弥健;粗扎细剪,结顶自然;潇洒 秀,耐人寻味,独特的风格,促进了苏派盆景进一步的繁荣发展。

  苏派盆景讲究桩、盆、架的协调配置,盆景园内有不少古盆、古架与古树桩相配。在充作盆景底座的很多石础中,年代最久远的,要数元代至正年间的九狮墩了。九狮墩是吴王张士诚的女婿潘元绍驸马府殿柱石础,础上的动物实是六面蟠螭,下列三只狻猊穿于蟠首之下,制作奇古。因为狻猊为狮子形状,所以俗称九狮墩。现在我们看到的这个九狮墩是复制品,原件保存在园林博物馆展厅内。

  盆景园内还有几座汉白玉石柱础十分引人注目,础上采用圆浮雕技法,雕镌的花叶图案具有西洋风味,透溢出异国艺术风情。这些石柱础是北京圆明园西洋楼遗物,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辗转流落到苏州,建国后持有人捐献给了拙政园。盆景园里的每一棵桩景,每一具盆、架,几乎都有它的历史,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盆景是无声的画,立体的诗,活的文物,浓缩了大自然的精华,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遐想。

  这里环境清幽,不仅常年可欣赏苏派盆景独特的艺术风貌,而且四时有景。初春元宵,梅桩红花绿萼,与迎春老桩斗艳争妍;阳春三月,则桃李争春,几十个品种数百盆杜鹃花,竞相怒放;到了盛夏,紫色、白色、红色的紫薇花姹紫嫣红,如火如荼;金秋之时,海榴笑绽,红枫迎霜,木瓜生香;寒冬腊月,则松柏长青,山茶吐艳。

  卅六鸳鸯馆,十八曼陀罗花馆

  出盆景园后走过铁栏石桥,就到了西部的主体建筑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两馆采用鸳鸯厅形式,中间用隔扇与挂落分成南、北两部分,四隅各建耳室一间。建筑设计独具匠心,造型别致,既可避免进出时寒风侵袭,又可作宴饮时仆从待召之处,同时又作演唱侍候的辅房之用,这在古典园林建筑中是一个孤例。馆的内顶是卷棚式,适宜于演唱拍曲,具有较好的音响效果。

  馆南向阳,宜于冬居,前有小院。清光绪年间西部为补园时,园主张履谦在此栽种东方亮、渥丹、西施舌等名种山茶十八株。曼陀罗花是山茶花的别名,馆因以为名,也给拙政园历史上的山茶名花留下了余韵。馆北背阳,面临荷池,清爽凉快,适宜夏居。池中有鸳鸯戏水,取《真率笔记》“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卅六对,望之灿若披锦”语意而名。

  馆四周窗格都嵌着菱形蓝白色的玻璃。从蓝玻璃中望馆外景色,犹如雪景,在盛夏艳阳下,一种明净晶莹的感觉格外强烈,也给人清凉的感觉。

  题写卅六鸳鸯馆和十八曼陀罗花馆两块匾额的,分别是苏州清未两位状元洪钧和陆润庠。苏州文风特盛,自古人才辈出,清代112科会试,共取114名状元,其中苏州府就有27人,接近总数的四分之一,居全国榜首。园主人能同时请来两位状元题写匾额,为这座建筑增色不少。

  苏州话中“洪、陆”与“红、绿”两字读音相同,苏州人因此戏称两位状元为红、绿状元。两位状元中,洪钧是同治七年(1868)状元,曾出使俄、德、澳、荷四国;陆润庠是同治十三年(1874)状元,曾为未代皇帝溥仪的师傅。由于洪钧娶名妓赛金花为妾,携之出使四国,借小说《孽海花》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使洪钧的知名度也随之大为提高。陆润庠的女儿嫁给洪钧儿子为妻,两人是儿女亲家,关系密切。

  卅六鸳鸯馆悬草书对联:

  绿意红情春风夜雨;高山流水琴韵书声。

  译意是:绿叶红花景色艳丽,春风袅娜夜雨萧萧;高山流水乐曲绝妙,琴调有韵书声琅琅。上联写春天绚丽的景色,花红柳绿,春风轻拂,细雨润物,万象更新,一片生机。下联用“高山流水”一典,春秋时俞伯牙工琴,琴曲托意遥深,常人难解,仅钟子期能赏。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赞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旋又志在流水,钟子期叹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钟子期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废琴终生不弹。后人遂以“高山流水”喻知音难遇,亦指乐曲绝妙。

更多信息和旅游线路报价就在

阅读(50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