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2121
  • 博文数量: 12
  • 博客积分: 485
  • 博客等级: 下士
  • 技术积分: 16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2-23 15:0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2年(1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5-16 15:01:25

喜欢厦门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这个城市中所有的颜色都是强对比度的,大海,天空,树木,花朵,都能牵连着看风景的人的心情,随着它们的纯粹的颜色一起明快起来;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碧海环抱中的鼓浪屿,它的每个建筑,每棵树木,每寸沙滩都洋溢着欧式小资情调。

 

          第一次上鼓浪屿是1992年,当时还在读小学,只记得老师在沙滩和菽庄花园各帮我拍了几张单人照,那时无故地就非常喜欢大海,总想与大海近点,更近点,最好就常住大海边上。以至于来厦门找工作时,除了租住在走出来便可以看海的中山路附近,我还在鼓浪屿的鹿礁路住了3个月,直到工作确实不便利,才依依不舍地换地方。独自创业时,也选择离海不过几百米远的厦大分校,闲暇时看尽大海的日出日落。

 

          鼓浪屿,面积1.87平方公里,1万多人口,据2010年报载,原住民才6800人,却有600多架钢琴,密度居全国之首;岛上有100多个音乐世家,培养出周淑安,林俊卿,殷承宗,许斐平等一大批杰出的音乐家。因此鼓浪屿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

          鼓浪屿同上海一样都曾是租界,19世纪有13个国家先后在鼓浪屿建了领事馆,历史的屈辱除了留给我们厚重的包袱,也馈赠我们如此多风格不一的古建筑。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之称,随意走在福建路或复兴路,你就会发现不虚此名,日式,英式,法式,美式,哥特式,欧式,中式等风格的古建筑在绿树香花的掩映下优雅自在地矗立着。

          鼓浪屿名人史迹众多,这里是民族英雄郑成功史迹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之一;这里有林语堂与廖家千金结婚时的婚房;这里有我国现代妇产科医学的奠基人林巧稚的纪念馆——毓园;这里有500米刻有标点符号与汉语拼音的石板小路是为纪念现代语文的先驱卢赣章......记得有位美国人对鼓浪屿的概括非常贴切“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小岛,在如此狭小的岛屿上,居然拥有如此之多风格迥异的建筑,如此之多的英才与风雨人物。可以说无论在艺术.教育,还是医学.建筑,鼓浪屿都扮演了一个时代先锋的角色,遥遥领先中国其他地方。。。。”

          而我提起鼓浪屿就想起“南国有佳人,绝世而独立”的诗句,用它形容鼓浪屿应该不为过的。且不提可以俯瞰厦门,对望台湾的日光岩;也不提洞中藏水,水中有洞的菽庄花园;也不提海浪拍打,声响如鼓的鼓浪石;更不提皓月园,毓园等景点。单单是中国唯一的钢琴博物馆,风琴博物馆,刻字博物馆,这么多的唯一就足以见到它的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不俗的历史积淀。

 

          鼓浪屿没有新颖的大桥和壮观的隧道,没有川流不息的车流,没有工业的污染,没有机器的轰鸣,有的只是那已过时的轮渡,那连座位都非常少的客轮,那不知重复多少遍的抛锚和解绳。迄今我还保留着当时住鼓浪屿时为求方便和节省的轮渡磁卡,说是卡,其实是一个塑料制品,像一钥匙扣,上面有我的照片和一圆圆的小磁孔,当时的轮渡是3元/次,回来则免费,磁卡更便宜;现在好像是8元/次了。每次当客轮缓缓驶向这美丽的小岛时,在我心底总萦绕着郑绪岚的《鼓浪屿之波》,“鼓浪屿四周海茫茫,海水连着波涛。。。。。”

 

          上了鼓浪屿的钢琴码头,那是游客聚集地,拿小旗子戴小帽子的旅游团超级多,所以不喜热闹的我很少在白天的钢琴码头上逗留。几步之远,穿过大榕树,拾级而上,就到了鹿礁路,我2001年时就在那住了3个月。鼓浪屿上到处是曲径通幽,深巷琴声,繁花绿树,青苔痕深。左手物质,右手梦想,鼓浪屿在最繁华与最桃源之间的地带滑行。很感谢自己当时找到这么一处幽静闲散,从来都不会喧嚣的世外桃源。如果你一不小心也找到它,请一定要珍惜它。因为我们庆幸,可以在这浮华的世界里找到一处安静的角落,闲庭散步,坐看岁月静好。。。。。

 

           没有车水马龙,没有都市喧嚣,没有色彩艳丽热闹复杂的夜生活,很简单干净的小岛,很有文化气息的小岛,很有欧式情调的小岛。在岛上,随处可见咖啡厅,茶座,可以来杯卡布基诺或芒果奶特,或品一壶功夫茶,坐在那儿一整天发呆。可以买到,,最喜欢吃了,还有。可以在海边的沙滩上散步,想心思。可以到音乐厅听免费的音乐会,可以参观博物馆,可以看展览或街头艺人的表演。在鼓浪屿上,时间就是用来浪费的,而且浪费得这般心安理得。

 

          而我最经常的是在没有人的小巷里穿行,听自己的脚步声,看群花压弯了古旧颓败的屋檐,看古宅里坐在摇椅上看书的老人,看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被单在夏日的太阳下慵懒地日光浴;看三两只肥硕的家猫在屋顶或树下嬉戏打滚。。。。。。或者忍不住走进一些老宅看一看,对着青苔横生的台阶兀自想象,曾经不知住过怎样的主人。那些荒芜的院子,曾经花草成荫吧。是不是也有一个少年,黄昏时站在阳台上看着它们;或者是一个穿华美旗袍的女子在那窗前凭栏远眺;又或者是一老者在那石桌上泡茶下棋,又或者是一洋装女子坐在窗前弹奏钢琴。。。。。。

 

          最记得的是旗山路5号,真正让我见识到别有洞天。宅门很小,进去却惊喜连连,先是一主楼四层楼的楼群,气派繁华,四边上种着四棵大树,直入云霄;侧门左手边有一假山,原以为是附庸风雅,爬上依山而建的长椅却着实吓了一跳,除了可以把园中景色尽收眼底,扭头确是碧蓝的大海。这蓦然回首的惊艳迄今还历历在目,有限的空间,却有无限的大海。这主人真的用心良苦,建一座假山,大海就成了他府中的私人景观,不知道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日子有否受到政治动荡的影响。

 

          行走在烟雨缭绕的鼓浪屿的青石板上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小雨飘飘洒洒,撑把伞听屋檐的滴雨声,看雨珠肆意滚动在翠绿的叶儿上,观赏妖娆的花儿在雨里抒情地绽放。放眼远望,有淡淡的清辉像一层薄薄的轻纱覆盖在周围的环境里。一栋栋风格迥异的建筑,随着轻缓的脚步慢慢映入眼帘,别墅,公馆,民居。。。。。。似乎每一扇橱窗都值得我眷念,每一扇木门背后都有一个远去的故事,岁月的变迁已将故事中的人物与情节淡忘了,只留这美丽的老房子兀自在那百转千回,哪怕花窗生锈了,哪怕护栏断裂了,哪怕台阶生苔了.......不过它依然美丽而宁静。时光就在这一步一停的欣赏中流逝,这样的风情似乎永远也感受不完。累了,就在某个台阶坐下来休息;饿了,如果恰巧有卖茶叶蛋的就来两个,如果走到叶氏麻糍那更好,来两个,满口糯香;渴了,随便拐几条小巷就有鲜榨甘蔗汁。

 

          我亦喜欢光脚独自一人漫步在黄昏的沙滩上,任由余热的沙粒轻轻刺痛着足底的神经,任由正在退去的潮水冲打着脚面的肌肤。这一切的美好是来去匆匆的游客无法体会的。总有些跟团来鼓浪屿匆匆玩一上午或一下午的朋友抱怨鼓浪屿名不副实,我能理解那样的抱怨,但如果你在鼓浪屿住上几天,哪怕一晚,你都不会有这样的抱怨,甚至只是那一晚的时间,你就喜欢上它。白日的喧嚣只是旅游经济下商业化的繁荣,黎明初现时的优美和夜幕降临前的宁静才是深入骨髓的精华,这也是那时住在岛上的最大的享受。我在日光岩上看过日出,在海滨浴场看过日出,在皓月园看过满天的晚霞,在钢琴码头观赏对岸厦门的灯光璀璨,在百鸟园的晨雾里听鸟儿鸣唱,在孔雀园观赏孔雀在黄昏的光炫下美丽开屏。。。。。。那时即便只是买捆时令绿蔬回去下碗面条都觉得是无与伦比的快乐。

 

           现在的鼓浪屿多了很多家庭旅馆和咖啡屋,每个旅店和咖啡屋上面的话语,都会勾起你心底的那份小资情调,无病呻吟也好,放荡不拘也好,相逢知己也好,对酒当歌也好,选择一个喜欢的风格,一份适合的心情,选择一个自己在鼓浪屿落脚的小店,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发现和记录鼓浪屿的魅力吧。之类的,我们都是在买的,他们价格最便宜,还可以机场提货,超级便利哈。

 

           一直以为鼓浪屿是用来怀旧的,用来冥想的,用来安静的,用来对抗内心的嘈杂,也用来对抗鼓浪屿自己的日渐繁杂。但经历过昔日贵族般的繁华,鼓浪屿却显露出令人痛惜的平庸。这大概也是时代的平庸吧。2010年鼓浪屿迎来了650万人次的游览,而原本旅游书上写的鼓浪屿的年游览量应在250万人次就已相对饱和,鼓浪屿在负重前行,岛上的艺术家名人名流也在日趋减少,也许哪天再上鼓浪屿已听不到悠扬的琴声了。连早已习惯生活在鼓浪屿的舒婷都在厦门买了公寓,说,哪天也许也将搬离鼓浪屿。幸好鼓浪屿已在申遗,虽有些晚,但总还是有些好的念想。希望鼓浪屿不要沦陷为金银岛而只剩下空壳,那真的就只能是名不副实了。

 

           其实真的怀念,怀念那时自由慵懒,无拘无束,过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活。很想再在岛上住上几天,很想再穿梭于林荫幽静的小巷,很想再漫步于海浪声声的沙滩;很想念白粥配黄金香肉松的味道,很想念麻糍的甜腻馥香,还有龙头路的鱼丸汤.....听说现在岛上最负名气的欧式奶茶店是张三疯奶茶店,那只一天疯三次的流浪猫也因此声名远扬,哪天也去尝尝它的欧式锡兰红茶,还有潘晓莲酸奶店里的芒果酸奶,还有喜林阁咖啡馆里的酸梅汤......

 

           写不下去了,那些红砖老房,那些轻风树影,那些山峦叠翠,那些残存在旧梦里的古宅花园,那些一步一叹息的历史回音,那些深夜和白天的行走,那些潮湿或明朗的记忆,短暂凌乱,恋恋不舍........

阅读(2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