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62732
  • 博文数量: 71
  • 博客积分: 165
  • 博客等级: 入伍新兵
  • 技术积分: 43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1-17 00:35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3)

2012年(68)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11-29 09:07:12

1.分层 : TCP/IP分为四层: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其中最为关键的两层是网络层和传输层,网络层提供点到点的服务,进行ip寻址,传输层实现端到端的服务,进行TCP的可靠数据传输和UDP的数据报传输。

2.封装和分用:应用层数据经过协议栈进行传输,在不同的层次将进行封装,每一层都对该数据加上该层的首部信息如下以太数据祯图:


分用:当目标机收到一个以太数据祯时,会逐层向上传输,同时去掉各层协议的首部,各层根据其首部中的协议字段来决定将该数据传输给上层的何种协议,如ip数据报中的协议字段有四种类型,分别为TCP,UDP,ICMP,IGMP,在ip首部中有一个8bit的协议域,1表示ICMP,2表示IGMP,6表示TCP,17表示UDP,ip数据根据协议域中的值,决定将数据传给ICMP,IGMP,TCP,UDP。
其他各层都有类似的协议域,其中传输层向应用层进行传输时会根据其首部中的端口号决定传输的应用层软件。以太祯的分用,如下图:


3.RFC: 所有关于Internet的正式标准都以RFC(Request For Comment)文档出版,如需了解协议标准可查看RFC文档,此处不详述。

4.端口号:TCP/UDP都采用16bit的端口号来识别应用程序,知名端口号介于1~255之间,256~1023之间的端口号由UNIX系统占用,TCP/IP分配给客户端过的临时端口号介于1024~5000之间。

在一个互联网上,接口用ip地址来标识,域名系统提供主机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端口号用来标识互相通信应用程序,服务器使用知名端口号,客户端使用临时端口号。

参考文献:TCP/IP详解(卷一)
阅读(138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