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46898
  • 博文数量: 89
  • 博客积分: 3650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9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0-25 11:5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72)

2011年(17)

我的朋友

分类: 网络与安全

2012-02-10 11:11:33

元宵节过完了,北京这边烟花炮竹满天飞也告一段落。让爆竹飞完之后,检讨声随之而至。毕竟从客观现实来看,噪音升级,空气吧变差,PM2.5暴表,环境堪忧,而且实打实的数字,每年因为放炮造成的死亡人数不下千人,受伤的更是多达数十万,财产损失不计其数。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这个传统的成本是不小——毕竟北京也禁放禁了有十几年。不少人认为,包粽子、赛龙舟、赏花灯、吃汤圆,这些无论在精神文化,健康身体,品尝美味方面都是有很多好处的。至于放炮这种,弊大于利,应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而逐渐淘汰。 “不适应当代社会的传统习惯不能抱到死!比如,现在哪个女生还会裹脚呢?”先说裹脚这件事。现代确实没有裹脚了,但是各式各样的变种“裹脚”,也就是女性通过修改甚至摧残身体而取悦男性的例子并未改变。病态减肥、超级隆胸、高跟鞋、整容,你要说对身体骨骼的璀璨,其实比裹脚更加厉害。男权社会从古至今一直如此,就算形式有变,但雄性至上的核心价值观从来没有太大变化,这种价值观的产物也就变着法子的保留至今。所以咱们不能光看一个传统的形式,还得看价值观影响的效果。而放炮竹这件事,其实是另一个问题。在所说的放炮不好理由中,最重要的是两个。第一,放鞭炮带给人们的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过年气氛”,多是商业炒作,但却产生了种种恶果。另一个,就是社会经济的效应,放鞭炮形成了噪音和污染,对其他人形成了负面影响,所以应该禁止。放鞭炮有没有这些坏处呢,有。完全禁放有没有可能,不可能。不然政府就不会做出规定改变了。这个结论在几年前就能看出来,因为古老的民俗自有它的文化活力,而使用电子鞭炮等替代品的作用也有限。有两点需要注意,中国历史上强盛的时代,我们的文化圈覆盖了大半个亚洲,影响了现在数十个国家,他们在某些甚至很多方面,对汉文化的传统继承比我们还要好。而当一个民族都讨厌自己的文化习俗的时候,这个民族就真的没有一点文化留下了。第二,其实由于近代被欺负的太惨,师夷长技之心过盛,我们对于破坏腐朽的文化和历史变得很有一套——也就是说,如果能决定事儿的老大们觉的这个大有问题,放鞭炮是绝对落后的,不用咱们议论,人家早就行动了。我们的人民也是这样,如果大家都不喜欢,也不会在今天还继续去放鞭炮了。退一步说,难免有人就是不喜欢放炮。但节日的核心就是娱乐,是放纵,是脱离日常无聊的循规蹈矩的生活的一种手段。而娱乐和放纵不可能满足所有人。为了一些的快乐而忽略另一些,和因为部分人的痛苦就要剥夺另一部分人的快乐一样荒谬。所以现在咱们的举措已经比较好地平衡了这两点。大部分城市有禁放区,有禁放时段,但也有可以燃放的区域和时段,这些已经充分考虑到了不喜欢噪音的人的需求了。而且也有相应法律法规对违反条例的处罚。真要说外部性影响,什么节日都有影响。说死伤,西班牙奔牛节,比放放鞭炮弄死的人多了。我在欧洲一个大城市过过一个新年,当天晚上从7点到十二点半焰火爆竹漫天飞,跟地震差不多。如果总要把文化行为和危险、环境、经济挂钩,那这文化基本都没存在的必要了。 说到底,环境的因素、安全的因素都不是最根本因素。纽约从2004年就宣布农历春节期间可以放鞭炮。新加坡这个管理变态的地方也部分解禁鞭炮。并不是它们就不考虑安全和环境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观念。当他们认可了中国文化的地位、了解了中国文化的习俗后,允许放鞭炮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把放鞭炮当陋习的,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禁止它;把放鞭炮当传统民俗一部分的,同样可以找到各种措施来减少放鞭炮的负面影响。现代崇洋过盛,其实西方文明仅仅是文明的一种,而不是文明的标准。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反而会使我们产生中国人独有的归属感和自豪感。这也是以放鞭炮为代表的其他传统文化习俗逐渐复兴的原因。
阅读(27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