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92832
  • 博文数量: 29
  • 博客积分: 797
  • 博客等级: 上士
  • 技术积分: 31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0-18 15:36
文章存档

2011年(29)

最近访客

分类:

2011-10-19 09:53:11

一是溺爱子女的父母不知道情感是一种利器,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是孩子心理成长的丰富营养,给孩子的第二生命以活力,自信和意志(自制力),用得不好却会使孩子放任,懒散,以自我为中心,贪图享受。这些父母还不知道婴幼儿对于成人情感的接收最为敏锐,因为他们正处于右脑优势时期,极微小的情感流露它都能接收到,而其很强的适应性生存能力会使他很快就能适应那种溺爱的情感环境,此后得不到这种情感的满足就吵闹。而孩子一哭闹父母祖辈又连忙去满足他,于是恶性循环就形成了,孩子越大就越不能自拔,父母也难以自拔。

 二是溺爱的父母总以为教育是孩子长大上学以后的事,现在只要让他快乐,健康,最大程度地满足他的欲望就是对他最大的幸福。他们根本不知道早期教育的极端重要性,更不知道早期教育就是良好的习惯,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的培养,孩子有了好的习惯,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的基础,人才的摩天大厦才能建立起来。如果他们懂得这个道理,怎么会放弃这个令孩子一生幸福,快乐成才的基础工程呢?而且孩子的幸福并不在乎物质享受的多少,孩子的最大快乐是精神上的快乐,是在自然中学习,在体验中求知,是高高兴兴地完成他年龄段内所能完成的“伟大工作”。例如学会吃饭,学会走路,会认很多物,会认几个字,会叠纸飞机等。

三是宝宝的可爱笑容,笨拙动作和银铃般的声音让父母,祖辈爱得不能自己,深深陶醉于那种有了掌上明珠,心肝宝贝的爱的亲情里。但你要了解,一切生物的幼崽都是可爱的,这是大自然为了生命的延续而做出的巧妙安排,以利于博得爱心和保护,利于他的生存和发展。人类时智慧和理性的动物,我们发现:婴儿8个月前父母,亲人的爱怎么外露都没关系,但孩子大一些后,就得施与科学,理性的爱,同时也要让孩子有理智,并具备他这个年龄段所应有的坚强。所以我认为爱孩子要做到三个“表里不一”:心理认他是孩子,表面把他当大人;心里特别关注,表面适当大意;心理爱之切切,表面淡如平常。而且所有的家人和亲戚朋友都应持同样的态度。

 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很值得父母长辈们思考。他说:“不要让孩子感到,因为有了他,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而要让他觉得,因为有了父母,给他带来了生命和幸福,他是一个负债的人”。

阅读(90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