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11521
  • 博文数量: 74
  • 博客积分: 3565
  • 博客等级: 中校
  • 技术积分: 117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10-14 16:1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71)

2011年(3)

我的朋友

分类: PHP

2012-10-18 15:55:40

    茶叶产量增加,但产值增加趋缓。我国茶业在十一五期间得到持续进步,名优茶发展迅速,2009 年产量达53 万吨,产值为308 亿元,分别占全国总产量和总产值的39%、75%,总体趋势是产值上升幅度低于产量上升幅度。今后若干年内,全国茶叶内销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将是以中高档名优茶消费为主,消费主体以公务和礼品等特殊通路消费为主,市场消费需求弹性大。2009 年茶叶出口首次超过30 万吨,总销售额为7.05 亿美元,但我国出口茶叶中以散装中低档眉茶、珠茶为主,且大部分是作为国外大公司的原料茶。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单价为2 美元/ 千克左右,同比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等出口国低20% 以上,这一局面与中国作为全球茶叶生产第一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近5~10 年,我国茶叶外销量将不会明显增加。

  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新产品创新力度不够。随着我国茶叶经济从计划经济时代成功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型,茶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上世纪80 年代中期到本世纪初,名优绿茶发展迅速。进入新世纪以来,名优茶发展势头趋缓,茶深加工产品异军突起,茶饮料每年以近30% 的速度递增,茶多酚生产已基本完成从实验室向产业化转移,茶氨酸、茶黄素等成分的提取工艺技术也日趋成熟,茶粉向食品和化妆品行业渗透,茶制品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但新产品创新力度同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目前我国深加工茶叶占茶叶总比重不足10%,而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约为22%,日本约占33%。我国茶产品结构正从数量扩张型向效益增长型转变,茶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十分广阔。

  产业组织形式日趋合理,经营秩序有待规范。我国茶叶生产经营除边销茶外,已完全市场化,对茶业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茶叶市场一度无序竞争,鱼目混珠,全国各种茶产业组织应运而生,这些以企业性、区域性、行政性的茶产业组织形式和功能或交叉重叠或出现管理真空或彼此不协调,曾造成了行业监管的混乱。经过近10 多年的优化组合,逐渐形成了一套较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业组织形式,如以地方政府引导,行业协调,龙头大型企业为主体的产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等很好地将茶农、企业、市场有机地链接起来,维护了市场秩序,推动了行业的整体良性发展。随着茶叶市场准入标准越来越高,对生产经营要求也越来越严,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茶产业,产业组织形式和经营秩序还需进一步调整和规范。

就选择福村梅记,将会是不悔的选择

  是当下热卖产品,很多人开始投资此茶。

阅读(67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