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IT业界
2011-10-17 11:18:55
由一组“人生压力图”引起的思考今天你有压力吗?
说实在的,不少人都感叹过:“你有压力,我有压力!”
前段时间,网上热传一组从“从出生压到入土”的“人生压力图”。它用一张张漫画的形式,形象地展示了现代社会各个年龄段所面临的压力。发帖的网友称,人们一出生,就面临着奶粉安全问题;上了学,又要面对做不完的作业和沉重的升学压力;工作以后更被事业、买房、养家糊口等一座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到老了还得面临子女啃老,丧葬费用高昂等压力,着实是“从出生压到入土”。当下,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个人都面临沉甸甸的压力。正由于这些漫画切中了社会最敏感的神经,在激起无数人共鸣的同时,催生了“压二代”。
◎“人生压力图”被热传
这组漫画一在网上公开,就被众网友竞相转发,不少网友在评论和跟帖中都表示,现在生活中的压力真的太大了。有网友称,“太经典了!我们都是被压垮的压二代!”,也有70后表示:“每当看到80后的人已经成长,不得不承认自己青春已渐逝去,然而让我感到压力的并不是容颜的老去,而是沉重的生活和工作,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常常压得我透不过气来,每当听到电话铃响,心里就不由担心是不是家里的父母打来的,他们又有什么事。最担心的是听到他们又病倒的消息。工作也常常让我如履薄冰,不敢犯错!”
◎专家与您Q&A
其实作为生活在后工业时代的我们,多多少少会时常感觉到压力。演员排戏有压力,球员踢球有压力,职工上班有压力,学生考试有压力。压力来自于哪?为吃饭?为穿衣?为升迁?为发财?为名利?为生存?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记者找到了帮达(珠海)心理机构首席心理咨询师曹泽能,让他和大家聊一聊这组“人生压力图”,并告诉大家如何去减压。
Q:“人生压力图”为何会引起共鸣?
A:之所以产生大的共鸣,是因为大家心里都有共同点。打个比方,你调试一把吉它的音准,一个房间相同音准的其它吉他都会响。压力图的确冷峻、犀利,将人的一生压力特点非常形象、非常完善地表达出来,完全切中当前各种社会因素的弊端。
一是因为,本来这些弊端,平时日夜“摧残”着大家的神经系统,大家时时处处感受强烈,留下深刻印痕。这么一系统汇编,好像用一条线串连起来,直观清晰,一目了然,过目难忘,容易传递。
二是因为,生存焦虑、死亡焦虑人人有份,生活状况好的“贪生怕死”,物质条件差的“希望荣华富贵”,人生的不完美、不满足正是“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的焦虑源头。也就是说,压力图唤醒了人们心中或冬眠、或兴奋的压力恐惧意识。
Q:人真有那么大的压力吗?
A:是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身特征的压力,如果你的眼里更多关注消极的内容,那你活得“生不如死”。换一句话说,压力时时有、人人有,为什么有的人依然积极乐观、笑口常开,这是因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不一样。
有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亮点寻找者,另一种是挑错者,我们都处在这两种两端的其中某个位置。一般来说,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有很好的事物,也有糟糕的事物。你关注什么,什么就会成为现实;你在寻找什么,就会看到什么,什么就会成为你的体验。我们对世界的体验,因为我们如何安置我们的注意力而大为受到影响。如果我们去选择关注生活中正面或负面的方面,这个关注本身就决定了我们生活的样子。
Q:如何缓解这些压力呢?
A:先要明白,什么是压力的本质?就是,当外部剌激大于自身应对能力时,就会产生压力。譬如在“20岁~25岁中,工作压力大”这个问题上,如果对一个品学兼优、生活适应能力强的大学本科生来说,就业问题不大;而对一个生活懒散、无一技之长的初中生说,就业压力较大。这个压力的造成,并非由就业市场引发,而是缘于当事人自身因素。因此,如果一味外归因,不能理性评估,就会让人平添“伪公平”及浮躁心境,而远离正确减压之路。
妥当的减压方法有两类:
一是从外部入手解决,理性解读外部剌激,如求助外援,放松身体(吃美食、泡温泉、运动、看电影、K歌等)。当一个压力,如喝奶粉,我们费用尚能维持,就只要托人去境外购买就OK;如钱不够,我们就加班,或打多一份工,钱自然挣多了;如心情烦躁,就去打球出一身汗,自然就轻松了。
二是从内部入心解决,提升自身应对能力,如加强学习专业知识,调整思维认知。也就是说,学历不高,就加强学习吧;能力不强,就多问多练吧;思想消极,就转换积极频道吧;不够坚持,不够恒心,就参加专业训练吧。也就是说,当人有烦恼时,是因为我们的能力不够、境界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