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源于《论语·为政》的成语,意为人到了30岁就应该去面对一切困难. 这是《·为政》中对于自己在30岁时所达到人生状态的自我评价。
原文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虽然不是人人都能做孔圣人,但后人往往把孔子的这些自我评语作为人生不同阶段所应达到的生活理想状态。
对于“三十而立”这句评语,后人给出的解释有很多,比较受认同的说法是“30岁人应该能依靠自己的本领独立承担自己应承受的责任,并已经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发展方向”。简单一句话,30岁,人应该能坦然地面对一切困难了。
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中的"立"不是指成家立业,而是在对社会和自己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理
解的基础上的一种自觉的或者是有相对觉解的意识,一种自我人格独立的意识.人的"立"意识是一种普遍的精神现象,具有自觉性、独立性、阶段性、过程性、内
在和外在统一性等特征.在对生命之"立"反思意识有所忽视和遗忘的今天,我们应清醒地认识到"立命"才能真正安身,承担崇高的人生使命、培养高尚的道德情
操,投身于国家和社会的建设中,我们的人生才有意义.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大学之道;三十岁能够自立于道;四十岁能无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道物理的根本规律;六十岁所闻皆通;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法度。”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
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身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
的境界。
三十而立
并非“立业”、“立家”、“立志”、“立名”,甚至“立言”,
而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面对“人为什么活着”、“世界是什么”这样的问题,作出自己的回答。
三十岁:“我认为是这样的”。
四十不惑
不惑,并非意味着通晓一切答案,而是能够在作出人生选择时,不被虚幻迷惑,时刻校正自己的人生道路,尤其是发现错误时能及时纠正,而不是不犯错误。
四十岁:“我的底线是......”。
五十知天命
知天命,是了解事物运行的一般规律,洞悉事物的发展趋势。
五十岁:“我知道事情的本质”。
六十耳顺
耳顺,不仅了解事物的规律,还能了解事物的各个方面。在听到不同意见时,也如同是从反面引证自己的观点。
六十岁:“我们观点不同,其实殊途同归”。
七十而从心所欲
从心所欲,物我两忘。天人合一,顺其自然。
七十岁:“一切尽在掌握”。
当然,上面所说的是理想境界,要靠个人努力,而不是自然而然就可以达到的.
阅读(803)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