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72752
  • 博文数量: 105
  • 博客积分: 2258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922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8-23 13:2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05)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2年(10)

2011年(94)

分类: Delphi

2011-09-14 12:58:24

有一次与一位同事交流,我说:“今年应该看了不少书吧?每次我到你的座位上都能看到桌面上摆着各种不同类别的图书”。

这位同事抿着嘴,笑着说:“呵呵,工作需要没办法,逼着自己去看,如果不抓紧学习脑袋里的知识就可能供不上工作需要,工作无法完成。正如羚羊妈妈教育小羚羊那样:‘孩子,你必须跑得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肯定会被它们吃掉。’”

我相信这一定是发自他肺腑的回答,未经雕琢和修饰。这比我此前经常听到的诸如“多学习是有好处的”此类话更让我触动。仔细琢磨:难道不是么?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就是在逼着自己成长。

通常,并不是我们不具备某种能力,而是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竭尽全力去尝试。科学家研究发现,每一个人都具有巨大的潜能。若一个人能够发挥一半的大脑功能,就可以轻易学会40种语言、拿12个博士学位。著名心理学家奥托指出,一个人所发挥出来的能力,只占他全部能力的4%。也就是说人类还有96%的能力尚未发挥出来。而未发挥出来的那部分潜能或许需要在某种特定的环境逼迫下才能被激发出来。

我们常说要主动学习,其实学习的背后都有一个动机或者说是内驱力,确切地说就是某种东西在逼着我们去行动。就像雅思考生,因为要出国所以需要取得理想的雅思、托福、SAT等考试成绩,不得不经历一段痛苦的备考过程,逼着自己去学习……,事实上“被逼”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认识、接受、内化的过程,就是从下意识到习惯再到自然的循环。那些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学生一定是实现了从“被迫上阵”到最后的“全情投入”的角色转化,他们在享受学习过程,英语学习已经内化成一种兴趣和习惯。

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被“逼”出来的,任正非下海创业前曾是国企一名高管,因为一笔生意被骗,货款无法收回,而此时的他下有一儿一女要抚养,上有退休的老父老母要赡养,还要兼顾6个弟弟妹妹的生活,正值“上有老下有小”、青春不在、未来尚长的中年之际。但是,任正非没有时间去感伤,家庭的责任、事业的急迫让处于中年危机之中的任正非被逼上梁山开始创业,诞生了华为。创业之初,四十多岁的他亲自背着产品带着同事去跑业务、做推销,对于创业初期的任正非而言,他就是为了面包、为了糊口、为了家人而选择了奋斗。

我相信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是一根不可雕的“朽木”,也没有人愿意做一个扶不起的“阿斗”,在困难的“逼迫”下有的人选择迎难而上,结果突出重围;而有的人畏缩不前,只能仰视成功,永远碰触不到自己的梦想。

单论美国影片《当幸福来敲门》,影片的故事情节没有惊人的大起大落,那它是靠什么引起观众们发自肺腑的共鸣呢?我想这无非与影片主角克里斯•加德纳(Chris Gardner)在面对现实的种种压迫下依然保持乐观、热情的工作和生活态度密不可分:妻子琳达因不能忍受养家糊口的压力,只留下他和5岁的儿子克里斯托夫相依为命;因没钱付房租,他和儿子被撵出公寓,无处可去,只能拥着儿子睡在地铁厕所里;为了一个救济床位,他与流浪汉失态地争吵;借着从楼道里折射过来的灯光他修理“维持生活”的仪器……但生活的穷困潦倒并没有打垮克里斯的意志和信仰,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获得了一个股票投资公司的工作试用机会,他最终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成功进入那家声名显赫的股票投资公司。整个影片观众们能够看到的最直接、最朴素的感情就是:养家糊口,抚养孩子。这种要求很简单,也正是这种最基本、简单的生活压力的逼迫,让克里斯面对困难时表现出了顽强的意志和走出穷困的不息动力。

总有一种力量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环境下逼迫着我们前行,面对各种压力和环境的逼迫,我们脱口而出的不应该是“被逼无奈”而应该鼓起勇气、勇敢面对,因为所谓的成长其实就是不断地逼着自己向前迈。

成长就是逼着自己向前迈

成长就是逼着自己向前迈

 

阅读(697)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