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437
  • 博文数量: 11
  • 博客积分: 766
  • 博客等级: 军士长
  • 技术积分: 1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9-23 14:1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9)

2011年(2)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2-01-04 11:29:07

美化和修饰——拍摄人像的技术规范
     由于多百年来超大量的实践,人像、人物摄影是比较成熟的领域。也由此形成了一些技术、表现方面的规范、模式。
 (一)光比控制和用光:人物脸部光比(明暗对比)以控制在1:2或1:4之间为好,即明、暗间不要超过两档光圈值。为达此目的,柔和的光照条件是首选。阴天拍摄是比较安全的光线条件。或者,大逆光下的近、特写摄影也可以使脸部光比处于平衡。而强侧光、侧顺光则多不被看好。
 (二)色彩再现:人像摄影以还原或达到表现“健康肤色”为追求。其评判的原则是光洁、柔和、温暖。1、感光材料特性的影响。    银盐胶片摄影有专门的人像摄影用胶片,特点是明亮、低反差、暖色调、细颗粒、中性色彩表现,以获得相对细腻、淡雅和微琥珀色的肤色效果。    数码照相机有许多设有人像摄影模式,其出发点与胶片类似。某些型号照相机在“色彩模式”选项中也有专门的“人像”选项。而某些照相机更不讳言自己在人像摄影(影楼摄影)方面有专长。    2、色温控制的影响    专门的感光材料对色温已经有了一定的预设,但是拍摄环境、条件对色彩再现仍有比较大的影响,这需要加以注意。    如阴天、阴影下或逆光下拍摄、中午拍摄等,色温偏高,可采用镜头上安装柯达雷登81系列(如81A)等进行校色。而在日出日落期间色温偏低,则可用柯达雷登82系列(如82B)等进行校色。    拍摄环境色彩对肤色还原影响极大,会产生所谓“染色”现象。如在草地、树林里,将会有“绿染”等,而红地毯等则有浓重的“红染”。    对于偏色或肤色再现不良,一定程度上通过电脑后期制作可以改善。对于染色现象的修正则相当困难。
 (三)虚实对比与背景虚化: 环境人物摄影的主体是人,如何既把人从背景、环境中分离出来,又交代清楚人和环境的关系是一个难点,适当的度要靠表现的需要而定。但是不做分离就肯定会被认为人像摄影不入门。    在这里,对焦点的选择和景深控制变得尤为重要。选用恰当的光圈f/值,则是最直接的调节、控制景深的方法。    • 在人像特写中,背景必须完全忽略,而让观者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被摄对象上。而被摄对象的最重要、最精彩的部位无疑就是眼睛。因此,人像特写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眼睛上,同时脸部其他部位可以也应该适当虚化或柔化。    特写人像景深可以做得相当的浅,以突出眼睛和柔化脸部并完全虚化背景的效果。拍摄时的具体手法则为使用镜头的最大光圈。    如果是抓拍人像特写镜头,为保证不至于脱焦,一般使用镜头的第二大光圈即可。

 本文编辑:上海婚纱摄影团购  

 

阅读(21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