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4864
  • 博文数量: 40
  • 博客积分: 826
  • 博客等级: 准尉
  • 技术积分: 727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7-22 15:1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0)

文章存档

2016年(1)

2015年(1)

2013年(12)

2012年(5)

2011年(21)

分类: LINUX

2013-03-21 16:28:48

H.264/MPEG-4 Part 10 White Paper 译(四) Transform  Quantization(上)--转 - wsyjwps1983 - wsyjwps1983的博客


变换和量化

1.                  引言

联合视频工作组(JVT)正在定案一个新的自然视频图像编码(压缩)标准。新标准[1]被称为H.264或称作MPEG-4 Part 10、“高级视频编码(AVS)”。这篇文档描述了标准所定义或隐含的变换和量化过程。


每个残差宏块被传输,量化并编码。之前的标准如MPEG-1,MPEG-2,MPEG-4和H.263使用了8X8离散余弦变换(DCT)作为基本变换。H.264的基本规范使用三种变换,采用何种变换取决于被编码的残差数据:(1)对宏块内部(以16X16模式预测)的亮度直流系数4X4数组进行变换。(2)对(任何宏块中的)色度直流系数2X2数组进行变换(3)对所有其它的4X4块的残差数据进行变换。如果使用了“自适应块大小变换”选项,则根据运动补偿块大小(4X8,8X4,8X8,16X8等等)选择更进一步的变换。


宏块中的数据以图Figure 1-1中所示顺序进行传输。如果宏块以16X16帧内模式编码,则标注为“-1”的块(包含每个4X4亮度块的直流系数)首先被传输。然后,亮度残差块0-15按所示顺序传输(16X16宏块内部直流系数被设为0)。块16和块17各自包含一个来自色度分量Cb和Cr的2X2排列。最后,色度残差块18-25(直流系数为0)被发送。

2.       4X4残差变换和量化(块0-15,18-25)

在运动补偿预测和帧内预测后对4X4残差数据块(在Figure 1-1中标志为0-15和18-25)使用这个变换。这个变换基于DCT但是有一些基本的区别:

(1)       它是一个整数变换(所有的操作可以用整数算术进行,没有降低精度)。

(2)       逆变换在H.264标准中已经被充分描述,如果这个描述被正确的继承,那么编码器与解码器之间不应该存在不匹配。

(3)       变换的核心部分是没有乘法的,即它只需进行加、减和移位。

(4)       一个缩放乘法(完整变换的一部分)被融入到量化器中(减少了总的乘法次数)。


变换和量化的整个过程可以使用16位整数算术来进行,并且每个系数只乘一次,没有降低精度。

2.1              从4X4 DCT推出的整数变换


对一个输入阵列X进行4X4 DCT变换:

CXC^T(即CXC’)是一个“核心”2-D变换。E是一个比例因子矩阵,并且符号⊕(圆圈中实为X号)表示(CXC’)的每个元素与E中对应位置的比例因子相乘(用点乘代替矩阵乘法)。常量a和b与之前值相等,d=c/b(近似于0.414).


为简化变换实现过程,d被近似成0.5。为了确保变换仍然正交,b也需要进行改变。所以

a=1/2   b=(2/5)^(1/2)   d=1/2

矩阵C的第2行和第4行和矩阵C’的第2列和第4列以一个2为比例因子缩放(乘以2)并且后缩放矩阵E也被按比例缩小来进行补偿。(这就避免了核心变换CXC’中乘1/2的运算,使得使用整数算术运算不会降低精度)。最终的变换变成:

这次,Y的每个系数与矩阵Ei中对应位置的合适加权因子相乘,以此来进行预缩放。注意矩阵C和C’中的+/-(1/2)因子;它们可以通过一个右移来实现并且不会造成明显的精度损失,因为Y已经经过了预缩放。


正变换和逆变换都是正交的,即T^-1(T(X))=X.


2.2                  量化

H.264使用了一个纯量量化器。它的定义和实现因为实际要求而变得复杂。它有以下要求:

(1)避免除法和(或)浮点算术运算。

(2)使上述的后缩放和预缩放矩阵Ef,Ei中的因子统一。


基本的正变换量化器操作如下:

Zij = round(Yij/Qstep)

Yij是上述变换的一个系数,Qstep是量化步长,Zij是一个量化系数。

标准支持的量化步长有52种,量化步长根据量化参数QP建立索引。每个量化参数对应的量化步长的值如表Table 2-1所示。注意QP每增加6,量化步长约增加一倍;QP每增加1,量化步长增加12.5%.各种各样的量化步长使得编码器可以精确,灵活的在比特率和质量之间权衡。亮度和色度的QP值可能不同,虽然两个参数的变化范围都是0-51,但QPChroma是从QPy中得来的,QPc比QPy小,QPy的值大于30。一个用户定义的QPy和QPc之间的偏移量或许可以从一个图像参数集中得到。

这里MF/2^qbits=PF/Qstep,qbits=15+floor(QP/6)

用整数算术,Equation 2-6可以用下述方法实现:

表中第二列和第三列(因子为b^2/4和ab/2的位置)的值对Equaton 2-6的结果做了些小的修改(因为只有逆量化过程被标准化,所以为提高解码器的可感质量而改变一个前置量化器是可以接受的)。


QP>5的时候,MF因子保持不变(以6为周期重复上表)但是QP每增加6,除数2^qbits增加一倍。例如,当6<=QP<=11时,qbits=16;12<=QP<=17时,qbits=17等等。

原文:http://wsyjwps1983.blog.163.com/blog/static/68009001200991434055891/

阅读(241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