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62494
  • 博文数量: 70
  • 博客积分: 2345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10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7-18 14:2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70)

文章存档

2012年(42)

2011年(28)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2-08-15 16:58:06

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第二天,您必须面对的第一个现实是: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整个过程之中,没有老师。说起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理解,古今中外有很多的解释和著作,我最推崇的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的巨作《师说》:

 

【原文】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有了疑惑,如果不跟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的问题,就始终不能解开。出生在我之前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拜他为老师;出生在我之后的人,如果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拜他为老师。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因此,无论高低贵贱,无论年长年幼,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所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要人没有疑惑也难了!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要跟从老师请教(他,焉为代词);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那些儿童的老师,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不知句子停顿要问老师,有疑惑不能解决却不愿问老师;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一类人,听到称老师弟子的人,就聚在一起嘲笑他们。问他们,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懂得的道理也差不多。把地位低的人当做老师,就足以感到耻辱;把官大的人当做老师,就被认为近于谄媚。哎!求师的道理的难以恢复由此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了,这真是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郯子这些人,贤能都比不上孔子。孔子说:几个人同行,那么里面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而已。

 

如果说父母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那麽老师就是我们人生中的第二任父母。韩愈先生在公元803年就把“师者”阐述的如此透彻,确实难能可贵。曾几何时,我们都有过奉老师之命为最高指示的经历,都有过好为人师的内心冲动。业余营销选手总是渴望有一个老师能够“传营销之道,受营销之业,解营销之惑”,业余营销选手甚至认为职业营销选手的状态就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业余选手,无法真正成为职业营销选手的根本原因。业余营销选手总是把营销当成学问来做,但事实上营销从来不是一门学问,职业营销是不断探索市场价值的一项实践。在业余营销选手和职业营销选手之间,有一道必须打开的门,这道门从来不是老师帮助业余营销选手从外到内打开的,从来都是职业营销选手从内到外自己打开的。职业营销训练的每个关键环节,都要求受训者能够无师自学,无师自通。

 

业余营销选手认为,能够训练出职业营销选手的人就是教练,也有很多讲营销的老师自称为营销教练,但实际上,职业营销选手的整个训练过程中,都不会有教练这个角色。教练(Coaching)起源于七十年代初的美国,是从日常生活和对话、运动心理学及教育学等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兴的、有效的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并发挥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

 

从实践中看,教练实际上是一种教练者(Coach)和当事人(Coachee)之间进行的有效对话,这种对话是一种发现性的对话,支持当事人发现问题,发现疏漏,发现答案;这种对话是一种扩展性的对话,令当事人看到更多机会,更多选择;这种对话也是一种动力对话,激发教练者与当事人朝向预期的目标,并不断挑战自己,提高业绩,力争创造非凡的表现。《有效授权》一书中这样评价一个教练:教练是提出问题的总结者,提供行为反馈的人,鼓舞人心的人,模范的改革家,解决问题的合作者。教练常常也是一个系统管理者。从商业交换本质上讲,“教练”一项对外输出的服务,对于教练服务的品质要求称为“4个约定”:

 

1、重视言语的力量(Be Impeccable With Your Word)——说话要有诚信。直接表达你想说的。避免用言语来说反话或说别人的闲话。把你的语言力量建立在真相和爱上。

2、不要把事情个人化(Don't Take Anything Personally)——别人所做的事都不是因为你而做的。他们所说和所做的都是他们自己的现实与理想的一个缩影。当你能放下对其他人的言语和行动的执着时,你也不会再成为背负着不必要痛苦的受害者。

3、不要自定假设(Don't Make Assumptions)——鼓起勇气发问并表达你真正想表达的。为了避免无谓的误会、伤感和悲剧,与他人沟通时越清晰越好。单单做到这一点,就能令你完全改变你的生命。

4、做到最好(Always Do Your Best)——你的最佳表现时时刻刻都会改变,当你身体健康时和你生病时是不一样的。但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你事事做到最好,你就能避免自我批评、自责及后悔。

 

以上的这些,我这个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引导者,全部都无法做到。因为对于营销这个职业,只有一个人可以训练出职业营销选手,这个人不是我,而是职业营销选手自己。职业营销选手训练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练,这句话说起来简单,甚至说穿了也没有什麽内涵,但要一个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引导者,自己明白这其中的真正含义,确实是一种历练。下面我们就一同来分享一下“职业营销选手第一教练”的心路历程。

 

咨询培训业被称为阳光行业:高智商,高回报,耀眼的光环包裹着丰厚的利润。正象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他的女人,人们坚信几乎每一家持续成长的公司幕后,都有一些咨询培训公司和智囊人物。做咨询培训真的很难避免好为人师,我也不例外。3年前在河北邢台为一家企业做培训,我第一次提出了“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概念,自己确实有些沾沾自喜。培训后的饭桌上,当地的一位领导说:赵老师,您真是我们这个行业的营销教父啊!我也泰然受之。于是在“商业社会你不说自己是第一没有人有义务说你是第一”的理念的许可下,我多了一项头衔:职业营销选手训练教父!

 

自我满足之余其实内心难免忐忑,在内心的忐忑中,我不断的在内心与自己交战:难道职业营销选手训练不是我第一个提出来的吗?教父这个头衔难道不是客户授予的吗?结果这种交战没有持续一个月,我就自动败下阵来。我们咨询过的企业的业绩,其实并不是我们的业绩,你是给通用电器做过咨询,但你的企业并不比通用更卓越。我们培训过的人的成就,其实也并不是我们的成就,你是给柳传志和张瑞敏上过课,但你并不是他们的教父。于是百年盛世咨询的员工手册就有了下面这一条职业守则:

 

百年盛世的每一个员工必须牢记,做咨询和培训一定要有分寸,永远不要妄想成为任何企业和个人的教父,因为所有直面竞争的企业和个人都有迫不得已的选择。

 

我的头衔也改为了“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第一教练”。为什么叫第一教练呢?因为“第一教练”不是“教练”,“第一教练”等于“陪练”。任何一个职业运动员,几乎都有自己的教练,从业余选手到职业选手的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当中,不一定有教练,但一定有陪练。陪练的最简单解释就是陪别人练习。陪练环节是业余选手成为职业选手的最基础的,不可或缺的部分,所以我们称陪练为第一教练。入行十五年,我终于翻然醒悟,在把业余营销选手训练成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过程,我不是老师也不是教练,我就是一个陪练。

 

金牌排球教练陈中和,就是从陪练出身的。中国女子柔道队的徐立功当了十几年的陪练,陪出了孙福明、唐琳、刘霞、冷春艳、袁华五名女子柔道世界冠军。徐立功每天承受450次高强度的背摔。刚入行的时候,他最想知道的问题是:到底陪练是谁发明的训练方式?他们成天摔人我天天被摔?他没有自诩为老师,更不敢自称为教练,他只知道:要让队员体验高强度的对抗还不能让他们受伤。训练职业营销选手与训练职业柔道选手一样,要在高强度的对抗中不断练习。

 

职业营销选手训练中,没有老师。作为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陪练,我没有“四度春风化绸缪,几番秋雨洗鸿沟”的胸襟;没有“黑发积霜织日月,粉笔无言写春秋”的辛勤;没有“蚕丝吐尽春未老,烛泪成灰秋更稠”的奉献;更没有“春播桃李三千圃,秋来硕果满神州”的成就。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整个过程当中,都没有老师的身影出现。每个受训者都不用尊我为老师,因为每个职业营销选手都只能无师自学,无师自通。

 

职业营销选手训练中,没有教练。在27天的训练过程当中,我们无法进行及时和具有针对性的对话,更无法兑现教练的4个约定。所以每个受训者也不用称我为导师或者教练,因为我这个职业营销选手第一教练,实际上就是您的陪练。我不需要象对待老师一样的尊敬,也不需要象对待教练一样的绝对服从,职业营销选手训练整个过程当中,唯一的主角和权威,就是每个参训者自己。陪练提供给每个受训者的27天都是一样的,但27天以后是否能够成为职业营销选手,完全取决于您自己的练习。

 

职业营销选手训练,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练。“老师您太好了”“老师你教的不对”“教练我感谢您”“教练你训练的不好”“今天累了我明天再练”“今天心情好我全部都练习完”,所有类似这样的感慨,对于职业营销选手训练,没有任何价值。职业营销选手训练这个鬼东西,除了您自己与自己的对抗,不断的对抗,就只有我这个职业营销选手第一教练静静地陪着您。

每个业余营销选手要成为职业营销选手,都必须适应在没有老师的教导和教练的约束下自我训练。职业营销选手训练的真正价值,与任何人都没有关系,只与您自己的成长相关。

 

阅读(23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