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59387
  • 博文数量: 1481
  • 博客积分: 26784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70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7-12 09:2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81)

文章存档

2014年(10)

2013年(353)

2012年(700)

2011年(418)

分类: PHP

2013-08-01 13:59:43

前言:对于学习某一新的事物,如果对其没有兴趣,那么对于这件事物的吸收的效率会大大下降。对此,仅以此篇献给那些正在学习拼搏的人们——————
⒈增加知识储备,培养兴趣的基础
  知识是兴趣产生的基础条件,因而要培养某种兴趣,就应有某种知识的积累,如要培养编程的兴趣,就应先接触一些编程的作品,就拿我们php来说,先体验一下php开发出的一些作品,如Thinkphp,phpcms,帝国,织梦之类的相关作品,了解一点编程的基本思想,这样就可能诱发编程的的兴趣来。可以说,知识越丰富的人,兴趣也越广泛;而知识贫乏的人,兴趣也会是贫乏的。
⒉开展有趣活动,培养直接兴趣
  所谓直接兴趣就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本身的外部特征发生的兴趣。是学生对新鲜的事物或内容在感官上产生的一种新异的刺激。这种刺激反应表现为强烈但比较短暂。我们每上一堂新授课时,学生往往表现为极大的兴趣,而且也较容易激发,但自上了复习课起,学生的兴趣就大不如前,有的甚至随着教学的深入,难度的增加,导致失去兴趣。直接兴趣是对活动本身感兴趣,因而要培养这种直接兴趣,应使活动本身丰富而有趣。例如,有趣的编程问答,能引起每个人参与群体活动,体验思维相互传达的兴趣;新颖的教学内容和有兴趣的教学方法,能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生动的课外实践活动,能培养学生学习实践操作、动手动脑、发明创造的兴趣;开展劳动竞赛、体育比赛、文体活动,能激发学生对劳动、学习、体育、文体活动等的热情与兴趣。
⒊明确目的意义,培养间接兴趣
  所谓间接兴趣就是人对活动的结果及其重要意义有着明确认识之后所产生的兴趣。这种兴趣是由于认识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而引起了求学的状态,既有理智色彩,与个人的指向密切连带,既有远景行,又持久的定向作用,且不会偶遇挫折便轻易悔改。在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这样的情形:教一个班的学生篮球,刚开始学大家一样的表现出很高的热情,但遇到相对枯燥一点的练习,有点学生在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注意力开始不集中,感觉篮球也没有那么好玩,而参加过篮球训练,经历过重要篮球比赛洗礼的学生则并不因此感到无趣,相反对他来说学起来更有挑战性,更能提高自己球技而感到有意义。这就是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最大区别。间接兴趣是对活动的结果或意义感兴趣,因而,要培养人们间接的稳定的兴趣,就应让人们明确活动的目的与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要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我们应当追求的是哪种兴趣呢?毫无疑问是后者了。我们在教学中其实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兴趣的真正内涵。一般只是发展了学生的直接兴趣,这种兴趣更多的考学生的本能,老师不需要花太多的功夫就能激发的,他靠得是一种新异的刺激,是事物本身的属性。也有教师为了满足学生的直接兴趣就采用“放羊”式的教学方式,其实是非常不可取的,这种方式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实践可以看到“放羊”放到最后多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下降,不是去聊天就是回教室做作业。从直接兴趣过渡到间接兴趣是有一个过程的,这个就是教师教授的过程,也是学生通过反复甚至枯燥练习达到掌握技术,提高技能的过程。当学生利用了他掌握的技能去获得的运动和成功的快感,感受的体育运动的无穷魅力,他就能对此项技能的意义产生了认知,那么这就能使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发生了迁移,学生的兴趣才是真正的建立起来。
  看来,兴趣的激发主要在于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培养是对于学生的间接兴趣。我们平时往往重视了学生的直接兴趣而忽略了学生额间接兴趣,导致学生兴趣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比如,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访就是一个例子。
⒋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培养优良的兴趣品质
  由于所有的人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及主体条件各不相同,所以学生的兴趣都带有个性特点,因而要根据自身条件进行兴趣爱好的自我培养。例如,有人兴趣广泛而不集中,就应加强中心兴趣的培养;有人兴趣单一而不广泛,就应加强兴趣广泛性的培养;有人兴趣短暂易变,就应加强兴趣稳定性的培养;有人兴趣消极被动,就应加强兴趣效能性的培养;有人兴趣在网络世界,容易沉糜,那么就要加强引导,同时又要注意培养这些年轻人的高尚的人格。
阅读(399)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