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1558349
  • 博文数量: 1481
  • 博客积分: 26784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17045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7-12 09:2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481)

文章存档

2014年(10)

2013年(353)

2012年(700)

2011年(418)

分类: IT职场

2012-08-23 09:06:29

俗话说:“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说的是人应该拥有怎样的境界,阐述是的是君子之道。中国古典文化中的积极入世之道为“修齐治平”。那么修身才算是其中最关键部分了。
我们都是平凡于世间沧海一粟,也没想过要去做多么伟大的圣贤之类的角色,且今人非古人,今日非古日,不可同日而语。境界只是用来标榜追求的,不应该成为限制。只要把每天过的很坦然很踏实,那么我们这一粟就有存在的价值感和幸福感,而这些,就成为我们追求前进的动力。
lampborther这里,能够真实体会到在青春道路上为未来狂奔的不竭动力。
每天晚上你是否会很晚离开教室,每天晚上你是否会让自己的心安静一会儿,没有手弹键盘般的乐曲,没有机器的喧嚣,没有他人的谈笑,夏夜嘤嘤的蝉鸣都戛然而止,欺骗你对四季的感觉。每天晚上如果很晚离开的话,我就会沿着校园林荫道一个圈回到寝室,那个时候,纵然很疲惫,却丝毫不感到害怕。反而四周的漆黑却很空虚般映衬。宁静以致远,很早的时候就喜欢这句话,读起来给人一种很安全的感觉,不知道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一样。不过,教会我们人生的态度却是一样的,要求我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豁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我释怀。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在所难免的坎坷困难,也有各种好大喜功的念想。面对问题和选择解决方式的时候就会一蹴而就的面不改色,后来却脸红脖子粗将苦水往肚子里咽。都是些许得不偿失的。所以说除了我们在为人做事要考虑周全之外,我们需要静下心来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浮躁才是成功路上的绊脚石,会让你一次又一次摔的很痛。
Lampborther_No.50开班的时候让我印象深刻,张晓光老师的解决问题论和无借口论。这些又成为了最高标准的行为准则,让自己更加明晰什么才是最根本和重要的,但归结起来还是两个字:态度。态度决定一切,这句话是我的信仰,从做一个职业学生开始,这句话就刻在脑海,从来没有忘记。而如今我的态度很简单,正如标题的五个大字。古有煮酒论英雄、关公刮骨疗伤,也有诸葛孔明江东舌战群儒的谈笑自若,突然发现这些人都有相同的特点:爱喝茶、喜博弈。显然这些都是中国历来修身养性的产物,我是经常的饮茶者,现在只不过把棋子换成键盘而已,自己跟自己玩罢了。
当自己进入lampborther的第一天,是害怕的。这本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况且对于基础非常薄弱的自己来讲,担心和害怕是正常的。可后来就不那么害怕了,甚至有些放松,这不是基于国人的Mr Q精神,而是这种淡然宁静的态度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被牵制,否则会很累会让自己无法释放,有时候需要一个柔和的窗口,晒进来北国固有的明净的阳光,偶尔站在属于自己的窗口放眼望去,会看到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累了烦了委屈了,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厌了闷了纠结了,需要一个人静一静,在这里的短短的日子,我只不过把他当成人生的一个精彩过程,全力以赴去学,为的是踏踏实实的心静,至于结果怎么样,我还真没有去想,因为我会得到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我也喜欢得到与众不同的感觉。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人生分为三个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可能正真达到的第三个境界的何尝不是一种超然的宁静与思考。这种最终的自我回归才算的上是真正的强大吧。
现如今我们做不到五柳先生的“采菊东篱下”般的怡然;也做不到竹林七贤的“放浪形骸之外”的洒脱;可能也不需要去做,但渐渐充实的内心会让自己体会到这种境界带来的愉悦,后来就会演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受益终生的习惯。
宁静以致远,相信未来的自己更加踏实、努力,有着更加执着的信念和淡然的心境。
原文地址:
阅读(23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