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7266
  • 博文数量: 38
  • 博客积分: 1066
  • 博客等级: 少尉
  • 技术积分: 4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5-19 16:10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2年(16)

2011年(22)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2012-01-10 13:38:49

如果说企业办学有利于“以销定产”人才,那么吉利集团恰恰适用于这一模式。他们从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中,科学配方人才饮食结构,其优势显而易见。北京吉利大学为吉利集团、社会需求提供了一个动态的人才蓄水池。
  无论是有实力的企业办学,还是教育机构办学,在教育消费时代,教育订单对于教育机构来说,是其生死存亡的关键。
  公办高校的历史背景使其拥有天然的“订单”优势,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与人才结构不能相适应的矛盾的加剧,这一优势也因多种原因将有可能逐渐减弱。加之,我国民办高校的飞速发展和实力的增强,使其对“人才饮食”结构配方有着长期的研究、实践和创新,抢占了高职教育的制高点。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一直致力于人才结构、人才培养和人才发展链等方面的研究,他从产业经济的发展中,看到了“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价值。而罗晓明从吉利集团副总裁到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正是在对李书福的人才理论的感悟、理解中形成了独特思维,创造性地延伸了吉利集团的“人才”理论。他将北京吉利大学的办学理念定位于“大学者,大楼、大师、大思想也”,并提出了“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开出了人才“饮食”结构新配方。
  理论够用:不是忽视理论,强调的是应用型理论,是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提升理论,这一理论不是原来课堂、课本上的理论,而是加入了实践中对理论的体会、感知、升华后的“复合理论”。这一理论的够用、实用,不仅体现了理论的量,更重要的是其中被实践升华后的“质”,这个“质”的内涵除了自然科学的理论法则,还包含了人在实践过程中的情感、心理与理论的碰撞。因此,含有被激发出科技含量较高的智慧因素。“自信、兴趣、快乐”是其质的精华。
  实践为重: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实践,既然为“重”,更强调了其与理论够用形成的这一对存在于任何学科中的难以解决的矛盾统一体。“实践为重”紧紧依托“理论够用”的思维逻辑,把实践作为“扬弃”所学理论的重要过程,螺旋式上升的这一理论指导下的“实践为重”,体现了罗晓明校长的新思维方法论,充满了哲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把教育本质和教育价值放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互动中,研究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结合的成果,其研究价值,对于解决目前社会中学历、文凭泛滥,就业压力相关联的考研热、证书热、出国留学热、实用型技术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一方面经济发展急需的人才紧缺,另一方面,手持各类学历、证书的人过剩。“实践为重”的理念,倡导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原则,并不是“政治概念”,而是向办学机构、教育消费者善意的提醒。“实践为重”对办学者来说,提出了请企业进校园参与教育的重要意义。企业将其生产、经营、管理中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及其应具备的知识结构、能力等信息带给学校,为学校调整人才培养的“饮食结构”配方提供了科学依据。
  “实践为重”对于学生来说,不仅理解、提升了理论,而且感知、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把实践过程的经验和知识,高度融合为社会需要的能力,而这一能力中的知识含量(不是原有意义上教师传授的知识或书本知识),加入了社会实践反馈的信息、新的知识点、交叉点,使学生从思维、心理、情感各个方面产生新的变化。他们对社会有了新的认识,也为将来就业、适应社会打下了基础。
  学生被实践这把尺子量出了自己的不足,他们会思考如何演好适合自己的社会角色,从而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降低生活、求职期望值,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拼搏进取的精神。
  “实践为重”对于加盟北京吉利大学、将自己的智慧成果为企业服务的大师们,有着更重要的意义。民办大学一般都从公办名牌高校中聘请专家和教授。北京吉利大学聘请的则是不同学科泰斗式的人物。他们来自国内名牌大学,都在带博士生、研究生,有多项研究课题及成果,不少人还仍然主持着国家级科研项目,有着广泛的科研信息、人际资源、隐性资本资源及多种机会。一些公办高校在经过人事制度改革后,有些已经让“贤”但仍然精力充沛的学者们不仅继续肩负着所在名牌公办高校带博士生、研究生及其他科研的任务,还在北京吉利大学担任校院级领导。他们手中有多年的研究成果,由于公办高校多种原因,还未能转化为产品,这一转化移师到北京吉利大学,可以继续进行研究型实践,学校为他们提供了优越的实验环境。同时,有些研究成果需与企业结合,着手于转化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吉利集团所涉及的产业群为这些科研项目转化为产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雄厚的实力。
  大师们的产、学、研一条龙发展思路得以实现,同时也为实现现代化、国际型、综合型的北京吉利大学的发展战略提供了成功经验,为学校实现“一切从名牌做起,办中国最好的大学”的目标奠定了基础。“实践为重”既是指导思想,又是必经过程,同时又是知识与经验提升为能力的大熔炉,科研项目能转化为成果的前提……
  对于企业来说,这个过程,无论是对于人才培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都是至关重要的。这一切为“实践为重”的教育理念增添了新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这不仅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我国的高职教育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
  中科院院士闻邦椿、原新民晚报总编辑丁法章及加盟吉利大学的大师们认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的教育理念的提出,显示出北京吉利大学对人才“饮食结构”的独特思考,是对如何培养、为什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研究,对于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矛盾,有着重要贡献。
  “理论够用,实践为重”,也是培养学生知识转化为新的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提高竞争力,实现科技创新的前提,而罗晓明校长将“人格本位”作为“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的中心,并与素质教育思想分帜融通,是北京吉利大学塑造人格、培养人才的战略思考。
  “人格本位”学说,所表现的是吉利教育重视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精神、团队合作、适应生活的能力。
  从传统知识、专业、技能教育延伸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塑造人格。罗晓明校长曾撰文说,蔡元培把他的人格主张作为办学理念直接融入到北大的文化中,其理念有被稀释的时候,有被隆重的时候,却总是鲜艳的。……
  罗晓明作为中国人格本位学说的第一人、创造者,与大师们产生了共鸣,为北京吉利大学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适应21世纪的需要提供了理论依据,形成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学术性、实践性、方向性,有很深的研究价值,丰富了素质教育理论,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国家经济改革的协调发展提供了思想方法、实践经验,也得到了教育官员的充分肯定。
  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对此十分赞赏。有领导曾撰文说,罗晓明同志是一位企业家,事业有成之后转而热心办学。办学之后又潜心研究教育问题,他的远见卓识和超迈之志实属难能可贵……
  有关经济学家评论罗晓明这位教育企业家倡导的“理论够用,实践为重,科技创新,人格本位”理念,为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人才提供了科学配方,其对人才“饮食结构”的划分、排列,体现了北京吉利大学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华,汲取世界优秀文化的跨文化特色。
阅读(26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