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458
  • 博文数量: 6
  • 博客积分: 130
  • 博客等级: 入伍新兵
  • 技术积分: 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6-23 17: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虚拟化

2011-08-17 14:50:45

国产服务器产业发展可概括为发展期成熟期再到细分期三个阶段。相对国外知名品牌来说,国产服务器的发展起步较晚,技术水平较低,在芯片等核心技术的把握上也不尽如人意。种种现实将国产服务器挤入了狭缝之中。  随着中国服务器市场的成熟,客户采购逐渐趋于理性,价格不再是客户关注的最重要因素,效能成为客户关注的新焦点。因此,服务器厂商间的竞争焦点开始由价格战转向围绕客户应用而展开的全供应链竞争。

对在中低端市场占优的国产服务器而言,高端市场的攻而不摧,一直是国产服务器厂商的通病。究其原因,既有深层次的历史原由,也有各种条件还不成熟的现实。但今年这种局面有望得到很大的改观。对于高端市场的抢占,国内服务器厂商从来就没有放弃过,首先,国产服务器厂商经过几年的发展,在产品技术研发、服务理念等多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从开始曙光、浪潮、联想、百联创智等国产服务器厂商就开始对HPC领域发起了进攻,随着高端服务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国高端服务器市场国外三巨头的霸主地位也变得岌岌可危,国产服务器厂商在HPC集群领域已经有了不俗的表现,虽然还没有动摇国外巨头的根本,但却也不能让国外巨头们小视,毕竟在PC领域,国外巨头们就已经尝到了小窥国内厂商的苦果。

2006年无疑是国内服务器市场硝烟弥漫的一年。一直雄踞高端市场的国际品牌,如IBMHPDELL等,突然向中低端市场大举进逼,带头挑起了价格战,把战火燃烧到三四级市场,对国产品牌形成巨大的压力。

2009年,以联想、曙光、清华同方、百联丰为代表的国产服务器厂商采取正面防守、高端突围的战略,抢占高端,普及低端一时成为国内服务器厂商的暗中口号。联想的国际化战略整合,开创了服务器普及时代的来临;曙光技术先锋的确立,打破了国产服务器进军高端领域的大门;清华同方以应用为导向的新品发布,在资源整合中折射出强大的综合竞争能力,空前规模的产品线缔造了国产服务器大规模定制化应用的普及航向。由此,国产服务器厂商以各自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逐步吞吃中国服务器行业的蛋糕。

厂商对渠道的争夺全面升级,全新的竞争态势并未打破目前服务器市场的竞争格局,中外品牌阵营的较量仍处于僵持状态。早在2006年,IBM就启动蓝天碧海渠道战略,旨在通过广泛覆盖和与当地合作,使其最新科技能达到中小企业身边。最新数据显示:截止2007年年底,IBM覆盖城市已超过320个。IBM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发力中小企业级用户,是因为虽然服务器领域竞争日益激烈,但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区市场依然是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发展引擎。此外HP展开了精英计划,浪潮的翔龙计划也使得1-3级城市增值渠道增长60%4-6级市场覆盖率达到了80%,渠道数量从06年的1100多家增加到了1800多家。

深入行业细分市场,加强本地化服务,建立特色渠道,国产服务器仍然大有可为。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在特定领域战胜对手,是国产品牌厂商的共识。目前,国际品牌虽然有着众多的技术优势,但由于其产品主要在国外生产,很难根据中国用户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生产,这就使得国外厂商在行业市场的优势稍逊一筹,如联想、曙光、清华同方、百联丰等品牌。但相对于国外厂商而言,国产服务器厂商能够更加贴切地服务本地用户,同时更加及时地获悉本地市场的实际需求。因此,本地化的需求挖掘、产品开发以及后续服务等,为用户提供了非常良好的消费体验,国产服务器厂商的主要优势尽显于此。

显然,行业市场是国产服务器厂商很得力的一个突破口,但在具体推进时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时至今日,用户市场日渐多样化,适用、细分的产品也受到市场的认可。综合来看,国产服务器厂商都已瞄准了行业用户群,并积极应对用户需求,无论采取什么策略都只为贴近本土用户的实地需求。 

阅读(17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