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5654
  • 博文数量: 9
  • 博客积分: 249
  • 博客等级: 二等列兵
  • 技术积分: 8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28 10:57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9)

文章存档

2012年(4)

2011年(5)

分类: IT业界

2011-03-28 22:34:13

       当时的我认为,那是我一辈子见过的最优秀的作品。现在回想起来,它还有很多缺陷,我们看到的东西并不完美,开发人员犯了很多错误,不过,当时的我们并不知道这一点。但我们仍然认为他们有了思考的种子,而且他们做得非常出色,10分钟之内我就清楚地认识到,将来所有的电脑都将是这样运作的。施乐公司的高层人员基本上都是管理复印机业务的负责人,他们根本不了解电脑,或者说他们根本不了解电脑能够做什么。因此在电脑行业,他们从这一最了不起的成功发明中收获的只是失败。施乐公司本来有可能拥有如今的整个电脑行业。
 
——Steve Jobs谈及他1979年参观施乐公司帕洛阿尔托研究中心时第一次看到图形用户界面时的震撼
 
 
 
       我们是一群特立独行且不与传统妥协的人,目标是给众人的心灵以当头棒喝——我们要推陈出新,不落俗套。
 
——Steve Jobs 1982年重整Macintosh电脑小组时的一位成员的感慨
 
 
 
        当你开始着手解决一个问题并认为它非常简单的时候,其实你并没有真正了解到这个问题有多么复杂。等你真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他其实非常复杂,你会提出很多的解决方案,但这些解决方案往往只能在短时间内奏效。真正了不起的人将会继续前进,找出问题根本并提出在各个层面都能够运行的一流的解决方案。我希望Macintosh电脑能够做到这一点。
 
——Steve Jobs 1983年对Macintosh电脑设计者们说
 
 
 
        糟糕的出租出司机与优秀的出租车司机之间并没有大的区别,糟糕的酒店厨师与优秀的酒店厨师之间也没有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在工业设计领域或者编写程序方面,优秀与糟糕之间的区别却非常大。好的设计师要比糟糕的设计师好上100倍甚至200倍。在编写程序方面,优秀程序员与普通程序员之间也有很大差别。我过去常常认为一位出色的人才能顶两名平庸的员工,现在我认为能顶50名。
 
——Steve Jobs谈他自己独特的团队及人才观
 
 
 
        “谁会去看计算机的内部呢?”NeXT的一位设计师问。
 
        “我会。”乔布斯回答。
 
——Steve Jobs 1987年针对NeXT设计团队所强调的理念
 
 
 
        在苹果电脑的第一份宣传材料上,大家可以看到一个苹果的图案。简单的一个水果的图形——苹果:如此简单的图案呈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平。当你开始注意到一个问题,并且认为该问题看起来似乎十分简单时,意味着你根本不了解问题的复杂性。唯有深入问题的核心,才能明白其复杂性,也才能找出其根本的解决方案。这就是我们在设计Macintosh电脑时的野心。
 
——Steve Jobs 1994年在Macintosh电脑诞生10年后的真诚告白
 
 
 
        我的工作不是对人表现得和蔼可亲。我的工作就是把我们手下这些“牛人”们召集起来,然后督促他们,让他们做得好上加好。对付“牛人”有什么招数呢?只能采取更为极端的思路和手段。
 
——Steve Jobs谈自己独特的用人术
 
 
 
        我们没有机会去做那么多事,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极其优秀才行。因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人生苦短,你总有一天会离开人世,对吧?因此,这就是我们为我们一生做出的选择。我们可以再日本的某个寺庙打坐,我们可以出海远航,高级经理团队中的某些人可以去打高尔夫,他们可以管理其他公司,而我们都选择用我们的一生去做这件事。因此,最好把它干得漂亮些。
 
——Steve Jobs 2008年接受采访时所说
 
 
 
        我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大概只有12岁,那天晚上他们展示了一款新型桌上型电脑让大家玩,当时我认为这些电脑完美无瑕,真想拥有这么一台电脑,好好地玩玩。
 
——Steve Jobs回忆自己12岁时第一次在惠普公司看到电脑时的感受
 
 
 
        可以确切的说,乔布斯心里总是装着他的苹果电脑。从更深层次上分析,他的成功是由于其内心怀有一种深切的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使他必须出去闯荡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Steve Jobs大学好友丹斯科特对乔布斯的分析
 
 
 
        我受够了所有这些方正,矮胖的类似箱子外观的电脑。为什么我们不能制造一台更高,而不是更宽的电脑呢?大家想一下。
 
——Steve Jobs对Macintosh团队说的话
 
 
 
        问:你们二人分别对计算机行业有过怎样的贡献?
 
        乔布斯:比尔建立了行业中第一家软件公司,而且是一家大公司。我想他是在业内的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什么是软件公司的时候就建立起了第一家软件企业。比尔完全专注于软件行业。
 
        盖茨:首先,我需要澄清,我不是假乔布斯。乔布斯的成就非常显著。他拥有难以置信的品位和高雅。他永远活在未来,能够明确指出明天的方向。苹果公司一直在追寻这样的梦想——打造我们想要用的产品。他总是能指出行业的下一步动作,整个行业都能从他的工作中受益。
 
        问:苹果公司怎么看微软?
 
        乔布斯:苹果公司是一家把美丽的软件装进美丽的盒子里的公司,苹果公司从本质上来说和微软一样也是一家软件公司。AlanKay说过:“热爱软件的人会希望制造自己的硬件。”除了微软以外,我看不到任何一个例子将硬件和软件结合得这么好。
 
——Steve Jobs与Bill Gates在2007年的一次公开会晤
 
 
 
        似乎总会有失灵的时候。以iPhone为例。当初,我们为这款手机的外壳准备了不同的设计,直到问世时间已经近到很难再对它作出更改的时候。一个周一的早晨,我来到公司并且说:“我还是不喜欢这个。我无法说服自己爱上这款iPhone。而这是我们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产品。”于是,我们决定从头再来。我们仔细检查了已经生产出的大批模型以及过去想到过的点子。最终,我们创作出了你现在看到的iPhone手机,它比之前的版本好得太多了。虽然过程中充满了困难,因为我们必须走到工作团队面前对他们说:“你们去年为此所做的所有工作,我们都不得不彻底放弃,并且要从头来过,而且我们现在还得加倍努力,因为时间不够了。”你知道大家说什么?“那就把我们都算上。”类似这样的困难比你想象的要多得多,因为这不仅仅关乎工程学和科学,它还是门艺术。有时,当你陷入这样的危机时,你并不确定能否最终走向成功,但我们总是能够成功,因此我们有了一定的自信,尽管有时我们也会彷徨。
 
——Steve Jobs 2008年接受《财富》杂志的采访
 
 
 
        我们的竞争对手,包括戴尔、Gateway以及康柏,事实上都是渠道商。它们采用微软以及英特尔的技术,在远东地区进行组装,然后再进行配送。它们能否成功取决于铺货的模式以及后勤支援的效率。但是,它们本身并没有创新行为,创新的速度在这个生意圈里很不幸地慢了下来甚至于停止了。苹果电脑是这个产业里硕果仅存的一家,还一手包办了硬件、软件,与研发人员维持关系以及建立营销公司。
 
        就我看来,这也是苹果电脑的王牌秘诀。
 
    ——Steve Jobs 1999年接受《时代周刊》杂志专访
 
 
 
        苹果公司对目标市场的概念不以为然,它甚至从不组织核心小组。“如果东西不在眼前,你怎么能去问别人想要什么。”苹果公司CEO兼联合创始人乔布斯说。这家公司的新产品开发始于内心深处,随后通过不断的对话酝酿成熟,对话的内容是这样的:我们讨厌什么?(我们的手机。)我们用技术生产什么?(内置MacOSX系统的手机。)我们想拥有什么?(你猜对了,iPhone手机。)“对苹果公司而言,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我们能否生产出真正能够激发我们兴趣的产品。”乔布斯说。
 
    ——一家媒体如此披露乔布斯的用户体验秘诀
 
 
 
        问:你是否考虑过成立创新中心之类的部门,系统化地激发创新?
 
        乔布斯:没有。我们很认真地思考如何制造了不起的产品。我们并不会有这样的想法:让我们变得富有创意吧!让我们去参加一个研习班吧!这里有5条创新法则,让我全公司都来遵守吧!系统化创新就像不酷装酷的人一样,让人看着感觉非常痛苦……就像看着迈克尔?戴尔尝试跳舞一样,太痛苦了。
 
——Steve Jobs透露自己的创新观
 
 
 
        创新来自于那些在产生了新想法或者想到了使人一直迷惑不解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后,无论多晚都要给合作伙伴打电话的人,来自于那些认为自己拥有了最酷想法并且征得别人看法的人所召开的特别会议。
 
    ——Steve Jobs 2004年对《商业周刊》杂志的记者说
 
 
 
        我们把屏幕上的按钮(buttons)做得如此之好,真让人恨不得舔一下。
 
    ——Steve Jobs谈及苹果公司的用户体验哲学
 
 
 
        优秀的艺术家复制别人的作品,更优秀的艺术家则偷窃别人的作品。我们从不以偷窃别人的伟大作品为耻!
 
    ——Steve Jobs谈创新(前一句话是毕加索的格言,最后一句是乔布斯的原创)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各种活动越来越依赖科技。我们照相不再需要胶卷底片,但需要一些处理来让它们可以使用。我们从网络上下载音乐之后,可以存在MP3中带着四处跑——不论是在汽车里还是在厨房里。苹果公司的核心优势是能够给平凡人感受高超科技的机会,让他们感到又惊又喜,而且很快就学会如何使用。软件是其中的关键。事实上,软件就是使用者实际的体验。
 
    ——Steve Jobs 2005年在一次采访中谈创新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相信动机具有多么大的意义。惠普公司的首要目标是生产了不起的产品。我们苹果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制造世界上最优秀的个人计算机,而不是成为全球最大或者最富有的公司。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赢利,一方面是为了多挣点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制造更优秀的产品。苹果公司曾经一度偏离了这些目标,正是这一小小的偏离导致公司出现了巨大的变化。我重返苹果公司后,我们不得不重新恢复它以前的身份。
 
————Steve Jobs 2006年在苹果公司全球开发商大会上的讲话
 
 
 
       当年我和乔布斯是邻居的时候,他一件家具也没有。乔布斯竟然找不到符合自己要求的家具,我挺意外的。如果不达完美他宁愿不添置任何东西。
 
       我曾开玩笑说:“我与乔布斯的区别就是,我愿意享受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但对他来说,永远没有最好。”看看乔布斯是怎样开发出一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的,实际上他是在追求技术和美学上的双重完美,绝不妥协!
 
       然而乔布斯却从不为金钱所驱使。有一次我俩去远足,乔布斯交叉着双臂抓住我的肩膀,看着我说:“拉里,我之所以能成为你的朋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钱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
 
       乔布斯非常自豪自己掌管着全硅谷市值最高的公司,高过思科、Intel和Google,还有甲骨文。
 
    ——甲骨文公司创始人、CEO拉里埃里森2009年评点乔布斯
 
 
 
       他是那种大眼睛、带点疯狂色彩的人物,但不会比我更疯。最后他选用了我的一个程序,并付给我50美元,虽然这个程序只有短短的两行,但他认为相当划算。
 
    ——苹果“粉丝”布鲁斯托格纳志尼1978年如此评价乔布斯
 
 
 
        这里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人,他们与社会不同调,在方、圆规矩中不协调,对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是规则的破坏者。你可以引述他们的观点,或是不同意他们的见解;以他们为荣,或是鄙视他们。但唯一无法做到的,就是忽略他们,因为他们改变了世界,使得人类进步。当时他们被视为疯子,现在则被视为天才,因为不同凡“想”,才能改变世界,就像你选择了苹果计算机。
 
——苹果电脑1997年9月28日推出了一则电视广告Think Different!
 
 
 
        乔布斯在回到加州海湾区之前到农场工作了几个月。在一次旅行后驱车返回的路上,乔布斯说他想到了一个好名字:苹果公司。这也许是因为他曾在苹果树下工作过;也许对他来说,有其他意义;也许是源于AppleRecords,与许多技术人员一样,他是一位音乐爱好者。
 
        这个名字既好听,也有一定的内涵。但我立刻想到,“我们将会有许多版权方面的麻烦”。我们俩都试着从技术方面考虑单词的组合,如Executek和Martix Electronics,但是试了10分钟后,我们都认为找不到比苹果公司更好的名字。
 
——沃兹尼克回顾1976年苹果品牌的创立
 
 
 
 
 
(摘自《史蒂夫乔布斯管理日记》)
 
 
 
       我不会让钱毁了我的生活。这难道不好笑吗?你知道,我对这些钱的主要反应就是觉得这很幽默。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钱上,但这根本不是过去十年间发生在我身上最深刻或最有价值的事情。这有时反而会让我感觉苍老,当我在大学演讲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我最多的了解就是,我是个百万富翁。
 
 
 
 
 
       我们将来会生产一款可移动电脑,具有Mac的性能和一本书的体积。
 
 
 
       拥有你一生都花不完的钱是一种巨大的责任。如果你死了,你显然不希望将巨额资产留给子女,这只会毁了他们的生活。如果你死而无后,你的钱会被政府收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自己把钱用于慈善,要比把钱交给政府支配合适得多。你所面临的挑战是,用这些钱回馈社会,体现你的关切和价值观。
 
 
 
       当你承担起实现自己梦想的责任时,生活就会困难的多了。当你有能力践行自己的一些理想时,同时也承担着更多的责任。
 
 
 
       印度有一句老话:“生命中的前30年,你培养了习惯;后30年,习惯培养了你。”我马上要30岁了,这句话仍然时时回荡在我的脑海中。我将永远和苹果联系在一起。尽管我会离开几年,但我最终会回来的。
 
 
 
                                             ——Steve Jobs 1985年接受《花花公子》杂志专访

 
阅读(3040)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