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奥运会的闭幕式上,似乎只供体育精英汇集的会场中央,突然出现了志愿者代表的身影。奥委会运动员委员向他们献花的仪式虽是奥运惯例,但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这一幕仍然让人感到新鲜。
在国际媒体对北京奥运的好评中,志愿者总是被频繁谈及。有人说,中国自身获得了第52块金牌,而这块金牌在很大程度上应该挂到志愿者集体身上。当全世界都盛赞中国志愿者亲切而友好的同时,闭幕式上发生的这一幕,也让更多的国人意识到中国志愿浪潮与全球的同步。
如果说,当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成千上万志愿者的参与救助还使得整个世界感到困惑,纷纷探究这一志愿者大潮所带来的变革意义何在。那么,数月后,奥运会上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志愿者则体现了志愿精神在中国的成熟与主流化。
就奥林匹克运动而言,志愿者这个词并不陌生。可以说,奥林匹克运动本身的基石就是志愿精神,而志愿者正是整个奥运精神的形象代言人。当奥运会与北京相遇的
时候,国人不但强调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而且还真正学会了“重要的在于参与”。在这里,参与的含义不仅仅体现在运动员身上,也包括千千万万的奥运
志愿者。所以,罗格在他的致词中说:没有这些志愿者,奥运会根本不可能发生。
而对于中国来说,志愿者在奥运会上大放光彩并非偶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共青团对于志愿活动的艰难推动算起,前后二十年的历程才迎来了志愿精神的主流化。
更重要的是,今天的志愿者运动不再像学雷锋年代那样一个劲地鼓吹大公无私,志愿者在奥运会中同样有收获、有分享、有快乐。他们奉献了自己的时间、精力乃至
金钱,但同时也收获了眼界的开阔,精神的满足,甚至是贝克汉姆的足球。这种互惠的性质决定了志愿精神在任何一个普通人身上都有可能具备,并被他们所喜欢。
而在这种新的文化转型中,志愿者在奥运会上的崛起也说明国家不再只是由政府或者精英所代表,也可以由一位普通的志愿者所代表。一个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公民,完全也可以成为这个国家精神的体现和象征。
在这一主流化的过程中,志愿者的组织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说在汶川的志愿者那里,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缺乏管理的混乱情况,让人忧心。那么,从奥运会的志愿者
活动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与国际接轨的有效志愿服务,它们在质量上丝毫不比商业服务逊色。这一切归功于有效的组织,经过招募、筛选、培训、监控、相互激励
以及评估等一系列完整的机制,使如散兵游勇般的志愿者能够赢得出色的表现。
由此可见,成为志愿者不难,提供高效的志愿服务却并不容易。奥运会向我们展示了志愿者组织化的必要性和趋势,志愿者需要被有效地组织,形成有行动力的志愿
团队。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而这样的组织化可以依靠奥运会组委会这样的大型组织,也可以通过许多小型志愿团队的培训而达成。
我们将看到,志愿者可以参与并发挥作用的已经不仅仅是救灾和奥运会,而是整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志愿者应该也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公共空间和公民社会组
织,来提供越来越有效的服务。而在这一服务的过程中,志愿者同时成长为新一代的公民,志愿者的组织也构成为未来公民社会的基石。
阅读(886)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