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40281
  • 博文数量: 49
  • 博客积分: 4696
  • 博客等级: 上校
  • 技术积分: 6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26 16:5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49)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BSD

2011-10-19 12:41:14

  文/李国卿

  日本《朝日新闻》不久前在招工版介绍了加藤嘉一(微博)在中国的留学经验,说他的成功得益于留学生时代经常和小卖部的大妈聊天,最长一天聊8个小时;还和门卫交朋友,从他们那里获取免费的《》。

  一次会面时和作家萨苏(微博)说起这件事,萨苏说据他对日本的观察和了解,“加藤将来一定会从政的”。本来以加藤嘉一的出身和背景,要想进入日本主流社会并不容易,更何况从政;但现在他成了小有名气的“中国通”后就另当别论了。不过,这种名声对他将来的设计并非只有好的影响,“亲中”标签也可能成为妨碍其长远发展的不利因素。因此,在公开发表的一些言论中,加藤已经在有意识地做一些预先消解工作—从而让观察者更加注意到他努力背后某种有趣的挣扎。

  加藤的“老乡”和同龄人、近年在中国逐渐为一般所熟悉的铃木美妃则为我们展示了日本青年在中国生活的另一番图景。这位舞台剧童星出身的女演员,岁入行,十几岁就到达演艺的巅峰;她成年后最为焦虑的却是如何摆脱刻板冷漠、似乎一成不变、对于未来不能激发任何想象力的“主流生活”。2005年底,一次临时起意的中国之行竟让她就此留在了。在古老的胡同里,她心满意足地享受着生活的随意、人情的友善和明天的不确定。

  这两个日本人的追求虽然大异其趣,但他们实现梦想的径却有一段关键的重合—中国。同样的特点也出现在另一个外国人—吉乐?杜福尔(Gillesufour)的故事中。

  这位大名鼎鼎的法国时装设计师全职加盟鄂尔多斯已经有三年了。刚开始的时候,他所在的那个封闭小圈子称他的选择是“东方冒险”,当然还有洞明世故的评论说他只是到中国挣一笔养老的钱。冒险当然有一点,但养老之说却未必像听起来那么靠谱儿。了解他的人会知道,杜福尔多年的挣扎,就是想走出曾与之共事15年的Chanel灵魂人物—“老佛爷”卡尔?拉格菲尔德(KarlLegarfeld)的阴影,而中国并不是他的第一次尝试。在欧洲,家用数码相机排行榜他不仅加盟过其他的公司,甚至还曾推出个人设计品牌,但即便在与卡尔分手多年,甚至刻意不联系之后,人们在介绍他时仍以“拉格菲尔德的左膀右臂”作为开始,对此,圈内免不了还有一个封号送给他—“千年老二”。

  中国让他有了不同的表现。一个引人发笑的细节是,刚来中国当“老大”的时候,杜福尔对待助手的方式完全亦步亦趋地效法拉格菲尔德当年对付他的那套手段。而后来的结局却是,杜福尔为了表示对团队的依赖和感谢,把以自己两个助手—Sarah和Bei为原型的头像印在了大衣内衬上。“在这里,我们就像一家人。是吧,我的Bei!”这可以视为杜福尔在心理上摆脱卡尔?拉格菲尔德的关键一步—当然绝非唯一的一步。

  三星数码相机抢拍啦因此,我们就要讲述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外国人在中国的话题,我们的话题乃是关于外国人如何在中国寻找和实现梦想;两年前让我们惊奇的也许还仅仅是中国向外国人提供商业机会,今天让我们惊奇的是中国甚至还能提供梦想和生活方式。虽然这与孔夫子“近者悦,远者来”的理想仍有相当距离,可也毕竟是一种值得玩味的变化。

  就是最纯粹的商业层面,现在也有迥异以往的表现。蓝石(PierreDeVilmorin)初来中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暑期游客。那次旅游之后,他找了个机会重返并长驻中国,后来便是居停、创业。有人说这个法国小伙子骨子里其实是个温州人—他16岁时在上看到一款中国女孩们喜用的手机链,就通过一个深圳的外贸公司趸了一批到法国去卖。最近,他引进Venteprivee.com模式开办的网

阅读(425)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