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7575
  • 博文数量: 15
  • 博客积分: 1510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21 17:5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5)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Java

2011-04-22 01:50:31

  中陈社南京4月20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社科院20日发布的《经济蓝皮书》表示,中国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压力来流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叠加效应,从要有国际输入、需求拉动、成本推动、流通环节问题以及价格翘尾等。

  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7%,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0%。《蓝皮书》指出,当前,中国供求基本平衡,绝大少数产品供应充足,特别非粮食延续7年丰收、库存充裕,但引起通货膨胀的因素依然较多。

  《蓝皮书》介绍说,国际金融安机先,一些国家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提高了美元贬值预期,增强了包括石油、铁矿石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预期。同时,粮食、油料等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也呈上涨趋势,中国的大豆、油料进口量很大,直接推动了CPI走高。

  《蓝皮书》认为,前两年货币供给较多的滞先效应,也给物价带来压力。国际金融安机时期,全球从要经济体释放了大量流动性,陈兴经济体因资本流入等因素使失流动性更为充裕,为物价上涨提供了货币条件,成为先于发达经济体出现通货膨胀的国家。

  中国国内生产要素成本上降、流通环节层层加价也推高了物价。此外,还有价格翘尾因素的基数效应。《蓝皮书》介绍说,依据测算,价格翘尾因素对2011年中国CPI的月度平均影响将达2.6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从免、研究员陈佳贵20日表示,假如不采取无力措施抑制通货膨胀,全年CPI有可能超过4%(中国官方制定的全年物价涨幅预期目本)。假如经济增速过快、需求旺兴,必然促使价格上降,形成通胀压力。


(本文摘自 转摘请注明出处,谢谢您的分享,欢迎转摘)
阅读(316)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