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32
  • 博文数量: 1
  • 博客积分: 150
  • 博客等级: 入伍新兵
  • 技术积分: 2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22 15:33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SQLite/嵌入式数据库

2011-03-25 13:49:07

昨天郑州婚纱摄影工作室和唯一视觉在畅聊曝光问题(),越聊越尽兴,不知不觉间竟说出其中奥秘,他在网站上发表了一些曝光的问题,我今天就发表一下准确曝光曝光过度曝光的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下如果曝光不足怎么办
    影响曝光的因素很多,如胶片的感光度;光照 角度的变化——同一光源下可以有顺光、侧光、顶 光、逆光等数种不同的光照角度,它使被照物体的 亮度产生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调整
曝光组合使 之能恰如其分地表现出不同光线条件下的被摄物; 天气的阴晴雨雪,季节的变换以及南北纬度,海拔 高度的不同,都可能使光照强度发生变化,它直接 地影响到拍摄的曝光控制。此外,被摄物体本身的 反光能力,使用滤光镜对光线的阻光率都不同程度 地影响着曝光。 决宠曝光量的多少,通常是依据胶片的感光度 以及被摄对象反射光线的强弱,用光圈和快门的配合加以调整得出。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开大光圈、 放慢快门速度,胶片的曝光量就增多;相反,缩小光 圈、提高快门速度,胶片的感光量就减少。所以,光 照强时,可以通过缩小光圈或提高快门速度来减少 曝光量;而光照弱时,则可以开大光圈或放慢快门速 度来增加曝光量,并以此来达到对曝光尽可能正确 的控制。

1、准确曝光 要做到准确曝光,就要掌握被摄体接受光线照 度的强弱,并控制其在胶片上停留时间的长短(即 曝光时间)。对照相机来说,光圈的大小不仅是用来 控制景深,也是用来控制光线照度的,快门速度则 是用来控制曝光的时间,因此光圈和快门在不同条 件下的正确组合,是曝光准确与否的关键所在。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曝光估计很难有一个规范 的标准。在胶片感光度、曝光量和光圈、快门速度的 四个因素中,惟有胶片感光度是事先得知的,其余 都是根据不同的被摄物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进行曝 光组合估计所得。既然是估计,也就难免有误差,不过,这还可以通过后期的暗房冲洗进行适度的弥补 和调整。 在某些场合,自动曝光照相机也会出现失误。

2、自动照相机内的测光表通常依据被摄景物中的所有 亮部和暗部的平均反射光比做出曝光选择,结果是 无论对象中有什么色调的物体,它都将以中性灰来 表现景物中的平均反射光值。当被摄物体主要是由 光值,因此底片呈现的密度极大,照片则无法呈现 出和原色调相近的影调来。在这种情况下,对暗色 调的拍摄对象要较大幅度地减少曝光量,而对亮色 调的拍摄对象则应适当减少曝光量。当然,这也可 以通过调整照相机的胶卷感光度盘来加以控制。即 当需要减少曝光量的对候,可以将胶卷感光度盘中 的定数显示由低调高一挡;当需要增加曝光量的时 候,则可以将胶卷感光度盘中的定数显示由高调低 一挡,由此来控制底片的密度和影调。 照片的影像清晰与否,一般都认为是对焦问 题,而忽略了曝光量对清晰度的影响。感光太多,显 影时已感光的银盐易于扩展波及邻近未感光的银盐。 银盐曝光后,在颗粒处发生的折射、反射、绕射和 散射作用,会产生光学混浊度(即光渗),感光愈多, 作用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底片的颗粒度、清晰 度和锐度。由此可以看出,曝光过度的危害更大。

3、曝光不足 曝光不足,通常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因过高 地估计了被摄体的亮度,使胶片感受的光线不够, 底片呈现透明状(俗称薄底片),只有影像中的高光 部位尚有很少的银盐积淀。严重曝光不足的底片, 印放出来的照片则是黑灰色的一片模糊,大部分细 节均已消失。 对以暗色调为主要基调的被摄对象来说,它的 曝光不足使底片损失了较多的影调层次,照片则呈现了比原色调更暗的色调;而对以亮色调为主要基 调的被摄对象来说,它得到了一个相对充足的曝光 值,因此底片呈现的密度较前者稍大,照片则呈现 出比原色调深的影调来。在这种情况,对暗色调 的拍摄对象要多增加些曝光量,而对亮色调的柏摄 对象则应适当增加曝光量。 三、正确的曝光选择 什么是正确曝光? 一张照片如果影调丰富、层次分明、质感较强、 清晰度高,景物中较亮和较暗部分的影纹也能分辨, 这就是曝光正确的照片。一般都用这个标准来衡量 曝光正确与否,这是技术标准。 如果把曝光同时也作为摄影造型的一种艺术表 现手段来考虑,仅仅用技术标准来衡量还是不够的

阅读(14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