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00530
  • 博文数量: 117
  • 博客积分: 6001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231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17 14:0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2)

2012年(35)

2011年(80)

分类: Delphi

2011-06-15 10:01:31

调查说明:
 新华社5月30日消息 今年5月31日是第24个世界“无烟日”,也是卫生部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要求修订《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满月”的日子。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日发布《2011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坦承中国禁烟面临诸多挑战和难题。

  连日来,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在多个城市走访发现,公共场所禁烟效果的确不尽如人意。

  “国家禁令”不敌“烟民口令”?

  记者调查发现,今年5月1日卫生部实施“禁烟令”之前,有的地方政府已经颁布控烟法规:杭州2010年实施“控烟细则”,广州2009年推出了号称“史上最严”的控烟条例,规定餐厅、网吧、公园、车站等公共场所全面禁烟。

  记者分赴各地走访发现:

  ——广东省汽车客运站购票大厅,空气中飘着的不仅有汗味、各种行李味,还有烟味。购票厅吸烟督导员吴仁顿说:“每天遇到在大厅里吸烟的不少于20个,有人经提醒后自觉去吸烟区,遇到不听劝导的也只能叹气,甚至有人刁难问条例在哪儿。”

  ——浙江新昌高速公路服务站自助餐厅,虽然门前摆放了“禁止吸烟”的黄色醒目标志,但餐桌上都摆放了烟灰缸。记者问:“可否在此吸烟?”服务员一脸茫然:“你抽好了,没人管你。”

  ——杭州星速网吧,几个沉浸在游戏世界中的青年旁若无人地吞云吐雾。问:“怎么不制止?”网吧一工作人员:“我们只能劝一劝,他们不听也没办法,又不能罚他们钱或者把他们赶走。”

  ——杭州文三路一家川菜馆,觥筹交错中烟雾缭绕。饭店周老板说:“现在餐饮业竞争很激烈,我们这里如果不让吸烟,谁还愿意来啊?”

  无可否认,禁烟法规实施也取得一些效果。杭州市卫生局副局长周智林说,杭州控烟一年来,吸烟人数比例下降了2%,公共场所控烟效果最为明显的是行政机关、医疗机构、学校等。

  有禁无罚:“禁烟令”难以操作?

  一些部门执法人员反映,卫生部的“禁烟令”,只规定了公共场所禁烟,却未规定任何处罚措施。

  有的法律人士认为,缺少惩罚措施,会影响法律的威慑力,“因为违法成本太低,甚至没有成本”。

  浙江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张效羽说:“缺少有力的法律依据和法律责任认定,要想发挥规范作用是很困难的。”

  广州市26日对外通报控烟阶段总结,承认对于个人违法吸烟的执法,存在公众劝阻缺失和执法取证难问题,而当日主管部门的通报中也未见任何有人因违法吸烟被罚的信息。

  事实上,广州控烟条例制订之初,就确立了一个包括卫生局、公安局、教育局、市地铁总公司等15个部门分工负责的控烟管理体制,声势浩大。随后遭遇了公共场所“禁烟难”的尴尬。有人戏言“一支烟”难倒了15个部门。

  “公共场所禁烟,除了对消费者执行外,在烟草生产、销售、税收等环节还要有配套措施,‘禁烟令’才不会变成‘一纸空文’。”浙江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小章说。

  烟草部门的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烟草行业实现工商税利6045亿多元,同比增加876亿多元,增长16.95%。

  “吸烟危害”不敌“烟草利税”?

  有关资料显示,我国目前吸烟人数已超过3亿,遭受二手烟危害的非吸烟人群高达7.4亿,每年有120多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的疾病,超过因艾滋病、结核、交通事故以及自杀死亡人数的总和。

  “吸烟危害”不可谓不深,但“公共场所不能吸烟的观念并未深入人心,公众对此淡然处之,缺少了这巨大的社会力量,有关部门的单一执法显得力不从心。”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副所长梁理文说。

  他说,“禁烟难”问题涉及减少烟草需求与增加烟草供给的矛盾,由于烟草行业可为地方政府带来可观的税收,加上烟草行业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控烟行动可能带来的“负效果”会削弱一些“利益攸关方”的积极性。

  也有专家认为,社会文化和思想意识问题才是“禁烟难”的深层次原因。梁理文说,“烟搭桥,酒开路”,在中国的社会习俗里,“拉关系”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就是抽烟,递上一支烟,陌生人也能掏心窝子说话,而且在不少应酬场合,香烟更是不少人士“联络感情”的重要物品。

  广东省社科院社会学和人口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邓智平说,香烟文化已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积弊很深,非短时间可以消除。“而且一些时候吸烟者处于强势,比如在餐馆,顾客是店主的衣食父母,很难让顾客不吸烟。从根本上说,文明意识和公共道德的缺失,是公共场所禁烟难的一个重要原因。”邓智平说。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调研中心主任杨建华说,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不仅表现为公共场所“禁烟难”。如“限塑令”已经实施多年,可是塑料袋这一白色垃圾仍然大行其道。这些现象表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滞后,遵守法律是公共道德的下线而不是上线,法律不被遵守,大国崛起从何谈起?

来源:第一调查网[]

参与调查:你怎么看公共场所“禁烟难”现象

阅读(804)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