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300485
  • 博文数量: 117
  • 博客积分: 6001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231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17 14:0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2)

2012年(35)

2011年(80)

分类: Delphi

2011-04-12 14:05:06

调查说明:

因“瘦肉精”事件下架20多天后,双汇熟肉制品近日在重庆各卖场重新上架。为证明重新上架的产品安全放心,双汇集团重庆区域经理在卖场大吃火腿肠,但此举却只引来市民“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的冷讽,认为这不过是作秀而已。家住渝北区加州花园颜女士说:“问题出了才来这一招,明显是做样子给我们看。”家住江北区建新东路的刘先生说:“早知如此,当初为什么要用瘦肉精?为什么就不把好关?”(4月7日《重庆晚报》)

  双汇重新上架,区域经理携促销员现场大嚼火腿肠。新闻配发的图片显示,经理先生手持双汇火腿肠,吃得那叫一个“卖力”哟。此情此景让我心中突然响起儿歌《拔萝卜》那熟悉的旋律:拔萝卜,拔萝卜,嗨吆嗨吆拔萝卜;吃双汇,吃双汇,嗨吆嗨吆吃双汇……

  经理“嗨吆嗨吆吃双汇”,消费者却冷眼旁观打酱油,怎一个“尴尬”了得!事实证明,在一次又一次食品危机之后,老百姓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慎重。他们不仅“不信广告信疗效”,更是学会了笑对商家的“危机公关”——你且卖力“表演”,我自岿然不动。面对日渐“成熟”的消费者,我们究竟该喜还是该悲?这是否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了当前食品安全的现状和整个社会存在的信任危机?

  据“嗨吆嗨吆吃双汇”的经理称,瘦肉精事件后,重庆超市30多个双汇产品全部下架,20多天来销量减少数百万元。商家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前有三鹿、后有双汇,教训不可谓不够深刻,难道不值得其他商家怵然而惊吗?

  经理万般无奈之下跑到卖场吃双汇,其实也暴露出当前一些企业危机公关手段缺乏创新的问题。每当食品领域出了问题,“商家亲自吃X”便会闪亮登场,这基本上已经成为“常态”了。有的地方甚至还出现了“官员吃X”这样的“升级版”。我大胆推测,由于双汇是其所在地的支柱企业,如果其销量继续在市场上低迷下去,说不定当地的官员还真会在“适当的时候”表演一把“官员公开吃双汇”呢。商家(包括官员)此举,当然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产品没有问题。可毋庸讳言的是,在绝大多数消费者心目中,此种做派的作秀的成分要远远大过实际效果,已经很难对此产生兴趣了。

  要挽回产品声誉、重塑企业形象,商家就必须痛定思痛,在深刻认识错误的基础上拿出真正的诚意来保证产品质量。否则的话,你“吃”得再卖力,又于事何补呢?另外,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政府必须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监管体系,单纯依靠企业自律和道德约束很难收到应有的效果。政府部门在食品安全的监管上,能否再多些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第一调查网[]:你怎么看双汇经亲食双汇,百姓打酱油,怎一个“尴尬”了得!

参与调查: http:///Survey/SurveyDetail_sh_35566011592107.html

阅读(69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