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99742
  • 博文数量: 117
  • 博客积分: 6001
  • 博客等级: 大校
  • 技术积分: 231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17 14:01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3年(2)

2012年(35)

2011年(80)

分类: Delphi

2011-08-10 18:48:06

723”重大动车追尾事故公共调查报告

 

[关键词] 7.23   动车事故 追尾  温州民意调查

调查背景2011723日晚上2030分左右,甬温线永嘉站至温州南站间,北京南至福州D301次列车与杭州至福州南D3115次列车发生重大追尾事故,事故造成39人死亡,210人受伤。在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仅20小时后,官方就宣布现场搜救工作结束,并对车厢进行拆解。在拆解过程中,一名女童获救,引发公众质疑。

对于此事故,网络市场调研公司QQSurvey )运用旗下第一调查网( )20117月专门就事故本身、后续援救、赔偿金额、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国人对动车、高铁的信心等问题做了《723”重大动车追尾事故公共调查问卷》,回收有效样本共1644个。

 

调查内容:

您认为“7.23”动车追尾事故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事故?

从调查结果来看,40.24%的受访者认为是人为事故,31.89%的受访者觉得是自然灾害,还有15.91%的受访人觉得二者都有。事故发生后对于事故造成原因版本很多,有说是极端天气原因,也有说是没有安装避雷针的关系,还有说是信号灯的问题,但不管哪种说法在安全生产专家和铁路人士看来,其中人为、管理因素不容忽视。"即使列车信号失灵了,电话总能沟通吧?咋能撞上呢?"不少乘客发出这样的疑问。列车体积大、速度快,刹车距离至少以数公里计,高速行进的动车距离则更长,防止列车追尾不可能凭司机目测。列车行进中,不仅有一套行车控制系统,更重要的是还要听从调度中心指令。应该没人会相信本次事故完全与人为因素无关。据悉目前动车的"黑匣子"已经找到并正在进行数据调查,我们等待有关部门能尽早给我们造成这起事故原因最终说法。

 

 

 

如果搜救工作继续下去,拯救到其他的乘客的可能性有多大?

从调查结果来看,37.23%的受访者认识拯救其他乘客的可能性比较大,28.58%认为可能性非常大,3.17%的受访者认为完全没问题,还有21.69%认为可能性比较小,只有9.32%的受访者表示说不清。由此可见超过90%以上的受访者认为搜救活动继续还是有可能拯救其他乘客的。专业人士也于第一时间发表看法认为“不应放弃黄金72小时救援”,他们表示针对有外伤的情况48小时内存活率最高,24小时内存活率高达90%以上,过72小时存活率才降到20%以下。小伊伊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和小伊伊同车厢里一名四岁男孩就没有这么幸运,他在几乎没有外伤的情况仅因为车内温度过高最终导致窒息而死。这都说明当时如果继续进行援救、使用正确的救援的方式可能救出更多乘客。

 

 

 

726日,“7.23”动车追尾事故首个赔偿协议达成,50万元赔偿额。您觉得合适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近31%的受访者认为该赔偿额是比较低的,17.5%的受访者认为该赔偿额非常低,还有26.71%的受访者认为赔偿额适中,另有7.68%5.43%的受访者认为已经比较高和非常高了。由此看出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认为生命无价,50万的赔偿额还是相对较低的。29日从“7·23”事故救援善后总指挥部发布了最新赔偿金额, “7·23”事故遇难人员赔偿救助标准为915万元。

 

 

您认为铁道部公布的“7.23”动车追尾事故39210伤的数字属实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44.42%的受访者选择不一定属实,33.39%的受访者选择肯定不属实,仅有11.64%的人觉得39210伤的数字属实。如此高速的动车追尾,造成“6节车厢脱轨、多节车厢坠桥、一节车厢悬空”而死亡人数仅为39人,对此数据大部分的受访者都觉得数字不一定属实。当然值得考虑的因素是有些事故发生之后,在遇难人员遗体还没有全部找到的情况下,一般是作为失踪,找到遗体之后,再计入死亡人数。因此39210伤并非最终数据,729日死亡人数升至40人。

 

您认为铁道部对于“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处理是否做到了公开透明?

从调查结果来看,47.59%的受访者认为不太透明,25.78%的受访者认为完全不透明,还有14.02%的人觉得比较透明,只有5.30%的受访者觉得非常透明。由此看来绝大部分的受访者觉得本次处理不够透明。因为在受访者看来大部分数据并没有对外公布,事故的原因版本众多,甚至连温总理亲临事故一线指示讲话时都要求对于这起事故的调查处理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民众的监督,同时严肃追究责任者。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会影响您选择乘坐动车和高铁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只有23.02%的受访者表示会和往常一样乘坐,18.68%的受访者表示不会再乘坐了,45.67%的受访者会减少乘坐次数。“7.23”事故发生后暴露出铁道系统等相关部门的一系列问题,如果不能就此警醒彻底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全面排查和消除安全隐患的话,相信大众也将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他们的民意。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您对中国动车和高铁的安全还有信心吗?

从调查结果来看,对中国动车和高铁的安全还有信心的受访者不超过30% ,有45.27%的受访者表示不太有信心,更有16.29%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完全没信心。毕竟此前的铁路事故发生概率还是相当小,对于本次事故铁道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将深入调查分析,查明原因,深刻吸取教训,坚决杜绝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希望通过血的教训有关部门会认真汲取这次事故的教训,从多方面改进工作,特别是突破技术,加强管理。

 

您认为此次“7.23”动车追尾事故会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影响吗?

从调查结果看,近40%的人认为将减慢中国经济发展, 37.42%的受访者认为不会减慢中国经济发展,还有近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 此前市场预期高铁的建设将带动相关行业及区域快速发展,高铁建设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之一,国家也正是为了拉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开始投资大量建造高铁。事故发生后高铁概念板块整体重挫,高铁指数下跌5.81%33只高铁概念股(剔除停牌个股)总市值蒸发316亿元。尽管随后多家上市公司发布澄清公告,撇清与事故的关系,但仍然未能遏制整体颓势。不仅如此,在外媒对中国高铁也是一片"唱衰",风头正劲的高铁出口前景也黯淡了。至于究竟本次事故会给中国经济发展造成多大的影响,还有待时间的检验。

 

样本说明:

本次调查采用在线方法,在样本库获得有效样本1644份。

性别分布:男性样本占52.84%,女性样本占47.16%

学历分布:样本中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75.06%,高中学历的占17.98%,初中学历的占6.96%;年龄分布:21-30岁占52.23%31-40岁占22.60%18-20岁占11.73%41-50岁占9.07%51-60岁占3.29%60岁以上的占1.04%

 

总结:

事故已然发生了,事后的追究和要求公布真相即是告慰死者的在天之灵,也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将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认真吸取事故教训,防止发生新的严重事故。什么都不能与生命相比,“7.23”事故死伤者的“今天”都有可以成为我们的“明天”。

 

原调查地址:

 

关于QQSurvey

QQSurvey是一家领先的在线调研公司,为客户提供更快速、更经济、更高效的专业服务。

更多资讯,请浏览

关于第一调查网:

第一调查网是中国最活跃的在线调查社区。你可以自由地发布各类热点话题,了解到大众的意见,也可以对第一调查网内所有网友发布的热点话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更多资讯,请浏览

法律声明:

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QQSurvey第一调查网,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联系我们:

地址:上海市吴兴路2772号锦都大厦912

电话:021-5237 9150  

传真:021-5237 9151 

邮箱: 

QQ1223421741  719146368  MSN

 

阅读(75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