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2480
  • 博文数量: 136
  • 博客积分: 2919
  • 博客等级: 少校
  • 技术积分: 1299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11 09:08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136)

文章存档

2013年(1)

2011年(135)

我的朋友

分类: IT职场

2011-04-07 08:53:51

声明:本文为转载,原文发表于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跟Steve Jobs學簡報

作者:蔡學鏞

你可以在張惠妹和瑪丹娜演唱會的前排位置,看到許多歌手,他們之所以會到場,有一部分原因是去作觀摩──學習張惠妹的舞臺魅力、學習瑪丹娜的舞臺設計。換句話說,他們是去做案例研究的。

案例研究(Case Study)的目的,是讓我們從別人(公司、產品)身上,學到實務的經驗,並對理論有進一步的體認。對於IT演藝圈的人來說,Apple的執行長Steve Jobs就是相當值得我們觀摩學習的對象。

Steve Jobs的Keynote演說時間一般約90~120分鐘,和一部電影相當,但是你如果看到演說完畢後觀眾出場時的表情,你會發現Steve Jobs的演說,對觀眾內心的觸動能力,不下於一部好電影。對於研討會來說,這相當難得。一般講師大多沒有Steve Jobs的功力,演說內容單調得讓你分不清站在臺上的是講師,還是僵屍。我就曾在我的技術研討會上,看到許多人睡得不醒人事。(難道他們沒聽過「懸梁刺股」成語的故事?)

綜合過去觀賞Steve Jobs演講的印象,加上今年他在Macworld和WWDC的兩場Keynote演講,我整理出這篇文章,當作IT演藝圈表演課的案例研究對象。

講臺與燈光

不管是Macworld或WWDC,舞臺的布置幾乎都一樣,相當簡單素雅。講臺相當長,中間有一個很大的螢幕,螢幕後方的布簾橫跨整個講臺。講臺不使用聚光燈,因為聚光燈的「綜藝效果」太明顯,對講臺上的人來說也太刺眼,使用Ambient Light,光線比較柔和。燈光隨時視情況調整明暗與色調,最常用的顏色是藍色調,因為藍色具有專業與科技的感覺,偶而會使用暖色系的紅棕色。

通常講臺的一邊會放置講桌,可以讓講師放置筆記型電腦、筆記、礦泉水。由於Steve Jobs不會死板地站在講桌後面,所以你在Steve Jobs的講場上看不到講桌,而是一般高度的桌椅,上面擺設一部蘋果桌上型電腦和礦泉水。當需要操作電腦以展示軟體,或者需要喝水時,Steve Jobs會到此桌椅處,否則他通常站在講臺中央。

比較特別的是,桌椅位於講臺左側,且桌椅的角度安排,使得Steve Jobs背對舞臺螢幕的正中央(而不是面對舞臺螢幕的正中央),這是有目的的。這個角度,只要稍微側身向左就可以面對觀眾,且由於Steve Jobs是右撇子,使用右手操作電腦滑鼠,所以側身向左時不會被右手臂擋住。

出場前

在主講人出場之前,一般會在螢幕上投影出演講的主題和主講人,以免觀眾跑錯場地。由於Steve Jobs的Keynote一直都是該時段唯一的一場,加上入口有相當明確的標示,所以螢幕上沒有主題和主講人的資訊,而是一整頁的版權聲明。

在Steve Jobs出場前,可能會播放一小段趣味影片,當作暖身。這段影片完全符合Apple的企業文化,而且內容會和對手(微軟)有關。在WWDC’07中,就播放了一段具有Apple風格的「Mac Guy和PC Guy」影片,能引發觀眾一陣陣笑聲,整個會場的氣氛也就活絡了起來。

說到影片,多年前我曾在Borland的產品發表會上,看過一段改編自星際大戰(Star Wars)的短片,其中的正義派人士都是Borland的高官,大反派黑武士由一個酷似Bill Gates的演員扮演,最後兩方拿著光劍展開廝殺,黑武士敗下陣來。現實世界中做不到的事,可以在影片中達成,聊以自慰。該影片的暖場效果之好,是我看過最棒的一次。

Steve Jobs的暖場方式,和我們臺灣大老闆的暖場方式相差很多。臺灣大老闆的暖場方式,可能是找辣妹勁歌熱舞,或親自變裝登場,扮成當時流行的電影人物,或者找來名模跳貼身交際舞。堂堂大老闆把自己搞成醜八怪或色老頭,形象都毀了,還自得其樂……學學人家Steve Jobs吧!

開場白

一般在主講人進場前,會有一個司儀,字正腔圓地說:「讓我們熱烈歡迎X公司Y職位的Z先生。」但是這種做法似乎太過死板,和Apple的形象不符,所以在Steve Jobs的Keynote上,你不會聽到司儀的聲音,Steve Jobs不需要別人介紹,自己直接走上舞臺,這個時候,觀眾便很自然地鼓掌,全場歡聲雷動。

當然,Steve Jobs的臉孔無人不識,所以他可以不需要司儀的介紹。如果是其他比較小牌的人上場,其實最好還是在螢幕上顯示出主講者的公司、姓名、職稱,免得講完整場之後,還沒有人知道你是誰。(關於公司、姓名、職稱的呈現方式,下回會有建議。)

主講人進場後,通常會先歡迎大家蒞臨會場,畫面同時會切換成該會議的名稱,例如:「WWDC」或「Macworld」,可能沒有背景圖,或用研討會舉辦地的知名地標當背景(例如:舊金山的金門大橋)。這部分,Steve Jobs通常只會以簡短的一兩句話帶過,沒有太多客套話,直接切入會議的主題。

展示大綱與否,有訣竅

許多主講人習慣在演說一開始,先列出Session內容的大綱。這是比較偏IT工程師的作法,而不是IT藝人的作法。Steve Jobs的Keynote因為偏向產品展示與作秀性質,所以他不會在演講一開始列出大綱,觀眾不知道他下一步會說什麼、作什麼,使得整個Session的進行,能讓觀眾驚喜連連。

要不要列演說內容的大綱,端看你的演說內容而定。如果你的演講內容相當偏技術,那就採取IT技術或理論書籍第一章的作法(列出全書各章內容概要),列出大綱;如果你的演說內容技術性不高,那就學習Steve Jobs的Session、小說、電影的作法,一步步鋪陳內容,先不告訴觀眾你要說什麼,免得讀者一開始就知道劇情,破壞了觀賞的樂趣。

段落設計

一場演說的內容,往往可以分成數個章,而每個章內可能又分成數個節。章與章之間的串連,以及節與節之間的次序安排,都要盡量流暢,或者至少做到不突兀。

Steve Jobs的Keynote演說,在章與節的次序安排上,煞費苦心,所以不會讓人覺得無聊。Steve Jobs擅長吊人胃口,而且會安排有趣的demo,整個演說過程像是一篇具有豐富標點符號的文章,讓人感受到問號,驚嘆號,逗號,句號,頓號,破折號…。

在章與節的次序安排上,具有括號的層次感,不會讓人忘了身在何處,不會有迷路的感覺,這是因為Steve Jobs不管是切換章或節時,都會使用「括號式流程」。我所謂的「括號式流程」,就像是用左右括號把每個主題包圍起來,讓你很清楚地知道,現在進入什麼主題(感覺像是一個左括號),以及現在此主題要結束了(感覺像是一個右括號)。

「括號式流程」,例如,進入廣告影片展示的前後,都會出現一頁畫面,上面呈現大大的「Ad」字樣;Demo前後,畫面上會出現「Demo」字樣。廣告和Demo是屬於前後一樣的括號,另外一種是前後不一樣的括號,例如,解說某產品或某特色之後,會用一頁畫面展示該產品或特色的Summary,此畫面不僅可當右括號,也具有「重點整理」的效果。

劇本提示

為了避免講師忘了內容要講些什麼,當然要編排劇本。Steve Jobs顯然演練多次,對劇本相當熟悉,但是在舞臺和第一排觀眾之間,還是有放置螢幕,以為重點提詞之用。螢幕的高度當然不可以影響到觀眾的視野。為了避免眼睛一直瞄向某個位置的螢幕,Steve Jobs準備了至少三個螢幕。而且由於螢幕接近第一排觀眾的位置,所以看螢幕時,觀眾會覺得他是在看觀眾,不會有臺灣綜藝明星看大字報時眼睛不看攝影鏡頭的突兀感。

當Steve Jobs進行demo時,是坐在桌子前,不方便看舞臺前的提示螢幕,所以必須在桌上放置紙本的劇本,以供翻閱。

不見得一切都會照劇本進行,意外總是有可能會發生的,這時候臨場反應就很重要。可能發生的意外包括電腦當機、摔下舞臺(像林子祥和陳奕迅那樣)。在Macword 07時,Steve Jobs手上的遙控器忽然不管用了,這時候桌上有一個替代品。Steve Jobs也順便向觀眾講述一下他過去的相關趣事,也可以讓工程師利用這個空檔排除問題。意外沒有造成這場表演的扣分,反倒小小地加分。

穿著、語調、肢體語言

Steve Jobs的穿著相當固定,都是中腰中直筒藍色牛仔褲,沒有繫腰帶;長袖中高領深色毛衣,紮入褲子;腳踩白色的休閒運動鞋;整體打扮相當樸素。Steve Jobs可以有他自己的穿衣風格,但一般來說,講師還是穿襯衫會比較適當。

Steve Jobs戴著銀色金屬框斯文型的眼鏡,他的眼鏡是高雅風格(有別於Bill Gates眼鏡的經典傳統和YouTube陳士駿眼鏡的時尚誇張)。他可能有近視或老花眼,在看近處時會把眼鏡上推到額頭。

Steve Jobs使用隱形麥克風,不需手持麥克風,且在右手掌心的遙控器相當輕巧,所以雙手可以盡情地做出肢體語言。他的肢體語言相當豐富:說道「I apologies」時拱手做揖;兩隻手做出雙引號的手勢表示「所謂的」;類似吹口哨的聲音表示「鬆一口氣」;雙手合十表示「感謝」…。他的肢體語言不會讓人覺得僵硬,也不會讓人覺得是廢話。什麼是「廢話肢體語言」?舉例說,我發現有些人提到「一張紙」或「一張表格」時,會用雙手食指畫出一個方形。這就是廢話肢體語言。

Steve Jobs講話的語調緩和,清晰易懂。這一點並不容易做到,反觀微軟CEO Steve Ballmer在興奮時講話速度就會變很快,Ballmer不太適合做這樣的表演。Steve Jobs講話時使用的詞彙年輕而口語,例如,Steve Jobs經常用super取代very,當作修飾形容詞的副詞。

畫面設計

Steve Jobs的簡報畫面,不使用底圖,以免畫面雜亂;不使用單色背景,以免單調;不使用高亮度的背景,以免刺眼;而是使用深色漸層的背景,上深下淺,前景則使用高亮度的顏色。除非你對配色有特別的把握,否則「背景深色、前景亮色」是最保險的作法。我最近去參加一場會議,他們的簡報畫面背景是草綠色、前景是黃色,這讓我大吃一驚,我之前只有在色盲檢測時看過這麼瞎的配色方式。

Steve Jobs畫面設計的兩大原則:(1)簡單高雅,重點清楚(2)畫面不會停留太久。為了要簡單高雅、重點清楚,簡報大量使用icon(包括公司、產品、特色、人物,都可以icon化),且完全不用Bullet Point(Bullet Point的呈現方式雖然清晰,但容易讓人覺得枯燥)。Steve Jobs每一個畫面都相當乾淨,和台灣的電視新聞畫面比起來,簡直是天堂與地獄之別。

少數時候需要用到子母畫面,這時候,主畫面放在正中央,子畫面在右上角。由於子母畫面會讓人分心,所以要盡量少用。當觀眾已經意會到子畫面的作用之後,就盡快把子畫面移除,恢復單一畫面。

為了要簡單高雅、重點清楚,畫面大量使用「兩行式重點敘述」,也就是第一行放一個重點數字或特色,並用很大的字體,而第二行補充說明第一行,使用較小的字體。例如「2.0 B songs purchased and download」,其中「2.0 B」用相當大的字體,位於第一行,而「songs purchased and download」用1/5 ~ 1/10的字體,位於第二行。又例如,「> 50 % New to Mac in all US. Channels」,「> 50 %」在第一行,「New to Mac in all US. Channels」在第二行。這種方式也用來展示「同位格」或「單位」,例如「802.11 Wi-Fi wireless networking」,「802.11」放在第一行、「Wi-Fi wireless networking」放在第二行。

兩行式重點,第二行的文字可能會變動(而第一行固定不變),特別是在介紹新特色時,最常使用此方式,將特色名稱放第一行固定不變,將特色說明放第二行隨著演講內容而切換。另外,「兩行式重點」也常出現一個變形,那就是在第一行的上面,再放上一個icon(商標、產品、特色),變成三行。還有一種畫面配置方式:左邊放置產品或特色的icon,右邊列出一個或數個「兩行式重點」。

在一般的演討會上,畫面上往往填滿多層次的bullet point,一張畫面就可以讓講師講解五分鐘,相當枯燥死板。但是Steve Jobs的演講則相當不同,由於畫面簡潔,容納的資訊不多,所以重點可以被凸顯,且畫面幾秒就可以被切換,很少有畫面會停留超過10秒,就算畫面沒有整個切換,至少在五秒內畫面幾乎都會有局部變化。

某些時候,特別是展示成績單時,需要使用統計圖表,Steve Jobs只使用柱狀圖和圓餅圖。這兩種圖是最容易理解的表示方式,完全不使用其他複雜的圖。

隱惡揚善

為了要稱讚自家的產品,多準備一些讚美的詞彙準沒錯。你可以聽到Steve Jobs用各種英語詞彙說出「棒透了」、「太厲害了」、「非常」、「絕對」之類的話,包括powerful、wonderful、really、huge、most、ever、extremely、awesome、best、amazing、super、gorgeous、fantastic、seamless。

要揚善,也要會藏拙,Steve Jobs是最懂得隱惡揚善的人。我分析出藏拙的方式有三種,(1)絕口不提缺點的部分 (2)睜著眼睛說瞎話 (3)轉移焦點到優點

他可以自傲地說出「iPhone軟體設計比別人領先五年」,卻對電信網路比別人落後三年的事實絕口不提。Steve Jobs不會主動告訴你,由於你綁了兩年合約,所以你兩年必須為iPhone花掉一大筆錢。對於EA的遊戲要支援Mac OS X大書特書,卻沒提到EA的遊戲是透過Cider來執行,效率會比較差,而且當然EA的遊戲不是universal 程式,所以不支援Power PC的Mac OS X。

Steve Jobs會睜演說瞎話告訴你,使用Rosetta在Intel版的Mac上執行PowerPC版的Mac應用程式,『效率很好』。對於iPhone可以讓開發者開發Ajax的應用讚不絕口,『是了不起的創新開發方式』,卻沒提這種方式開發出來的應用功能相當有限,我們真正需要的是iPhone版本的Cocoa和Carbon API,讓我們可以開發native的應用。

對於認為是優點的部分,Steve Jobs會大肆宣揚,甚至當場「跑實驗」讓大家看,取得大家的信服。例如,Steve Jobs認為Safari的效率比IE好太多,所以他會當場跑實驗程式,讓大家都對結果感到印象深刻。

Steve Jobs近幾場Keynote演說,一開始都會花幾分鐘的時間,回顧過去某個時間點,告訴大家這些日子以來完全達到了這個目標,甚至提前達到目標,並說明公司業務和技術蒸蒸日上,也會順便對一些市場上的耳語闢謠。搭配一些關鍵數據,來提振大家的士氣。剛好這幾年蘋果業務蒸蒸日上,所以他喜歡展示成績單,如果成績單不好,他肯定不會在此向大家報告,免得自討苦吃。

觀眾迴響

如果觀眾的迴響不熱烈,就不是一個成功的作秀演講。掌握時機,讓觀眾有回應很重要,「笑聲」和「掌聲」是最直接的回應,也是對演講者最好的心理鼓舞。

Steve Jobs是這方面的高手,這方面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下面列出許多在他keynote中常見的作法。不同的作法交替使用,效果更好。

Steve Jobs常常會間接地表達一件事,而不是直接清楚地講出來,讓觀眾自行體會更是別有一番樂趣。例如:他會先說,我們有三個掌上型裝置,分別是iPod、手機、Internet裝置,然後螢幕快速切換這三個icon,讓大家體會到,原來這不是三個獨立的產品,而是融合到一個產品中。這個時候,已經瞭解怎麼一回事的觀眾會先歡呼出來,感染其他人的情緒,接著大家都體會到原來如此。情緒的轉折對心情的衝擊,會比直接的情緒,具有更大更久的效果。

Steve Jobs也會事先編寫一些雙關語台詞,例如:他在畫面上顯示出iTunes已經取代某公司,成為第五大音樂銷售通路,畫面上出現第四個通路是「Target公司」,Steve Jobs於是說道,「you can guess who our next “target” might be?」。當然又是引發大家會心的一笑。
開自己的玩笑是最無傷大雅的。Steve Jobs很會開自己公司的玩笑,例如,畫面上展示出很離譜的iPhone設計(具有老式電話的撥號轉盤)、現場錄製一段Apple的八卦消息放到PodCast。當然這些都讓觀眾笑得樂不可支。除了開自己的玩笑之外,開歷史名人的玩笑,也是相對保險的作法。

Steve Jobs偶而也會有惡作劇之舉,例如,在展示iPhone的Google搜尋和打電話功能可以一氣呵成時,打電話到Starbucks,告訴對方「外送4000杯latte」,接著說「打錯了」。當然,他一定有先和Starbucks該分店知會過這件事,以降低不可預期的意外。

Steve Jobs會利用對手製造荒謬的笑點。例如拿微軟高官Jim Allchin的話來說嘴:「如果我不是在微軟上班的話,我今天就會去買一部Mac」,並戲稱,他要請西雅圖(微軟總部所在地)的同仁好好注意這件事。

同樣的笑點,只要先弱後強的層次搭配得當,就可以運用不只一次。例如在展示「iChat可以將別人的臉套上自己的嘴巴」時,先借用美國首任總統George Washington的臉,換上聊天者自己的嘴巴。這種作法引發第一次哄堂大笑,接著把臉換成微軟CEO Steve Ballmer,然後說出「I Love My Mac」時,再次引發笑聲,這次更強烈。儘管這樣的作法很成功,但是同樣的笑點如果出現第三次,就會效果迅速遞減,所以我建議最多兩次為限。

Steve Jobs會諷刺對手,製造出笑果,對手當然是「微軟公司」、「微軟的產品」、「微軟的CEO」。自從Bill Gates不當CEO之後,被諷刺的對象就變成Steve Ballmer了。被Steve Jobs如此消費,我還滿同情Steve Ballmer的。

諷刺對手的時候,是為了介紹自己的產品而諷刺,而不是為了諷刺而諷刺,否則會顯得刻薄。有一個很經典的例子。Steve Jobs宣稱『我們的MacOS X Basic版129元…Premium版129元…Business版129元…Enterprise版129元…Ultimate版也是129元,Ultimate版具有全部的功能,我們相信大部分的顧客會買Ultimate版』。他等於是間接地表達出,我們的產品只有一個版本,只要129元,功能全部都有;但是微軟的產品分成這麼多版本,只要多一點點功能就要跟你多收一筆錢。

我自己也曾在Java研討會上諷刺微軟。當時我的講題是「Java新版本的新特色」。其中講解到「支援全螢幕」時,我展示一下我用Java寫的全螢幕程式「Windows藍色當機畫面」。大家一開始以為我的電腦真的當機了,後來事實揭曉時,一陣哄堂大笑。

上面談的都是歡樂的情緒,偶而必須添加一些其他的氣氛轉折。Steve Jobs有時候會為大家帶來感性時刻。例如,展示出他年輕時和Steve Wozinak一同創立蘋果時的照片,帶領大家回到過去,然後再告訴大家「我們做到了」。有時候會邀請開發產品的一群幕後功臣,站起來接受群眾的掌聲。

我只能說,Steve Jobs真的是掌握群眾情緒的高手,有了這樣的本事,哪天他想出來創立宗教或參與選舉,我想也一定會成功的。

現場操作展示

在Steve Jobs的Keynote演說中,Demo絕對是相當重要的一部份。因為可以讓觀眾體會到真實的使用狀況。Demo情境的設計,符合現實的需求,觀眾才能認同、體會。所以Steve Jobs做的操作展示都是用來解決我們日常操作的問題。

操作展示也可以設計得相當有趣,Steve Jobs的demo中,常常隱藏許多笑點。如果要展示影片,會是先挑選好一些有趣的片段,例如School of Rock中Jack Black的搞笑片段,或者挑選Disney的影片為自家影片打廣告(Steve Jobs是Disney的董事)。

有時候,操作展示需要有人配合,例如iChat的視訊聊天、iPhone的三方通話。這個時候,選擇正確的人就很重要。Steve Job每次都是挑選資深VP Phil Schiller,因為Phil渾身充滿喜感,真的很會搞笑。

貴賓蒞臨

為了表示Apple和業界標竿型的公司緊密合作,Steve Jobs會邀請一些重量級的來賓上場致詞。能夠出面為Steve Jobs站台的人都不是小角色,都一定是CEO、CTO、創辦人等級的貴賓,例如:Yahoo的楊致遠、Intel CEO Paul Otellini。貴賓蒞臨,有加分的功效。

來賓出場時,畫面上必須用「三行式介紹法」:第一行公司商標、第二行來賓名稱、第三行來賓職稱。來賓都是點綴性質,不能喧賓奪主,所以每個來賓都只有分配約兩三分鐘的時間。來賓都必須臨場致詞,由於來賓上場的時間很短,幾乎所有的來賓都能不帶講稿,直接登場。看了這麼多Steve Jobs的Keynote演講,唯一的例外是Cingular的CEO Stan Sigman,他不但帶演講稿上場,照著稿子念,還花了長達六分鐘的時間,講一些官腔官調的空洞話語,整個場子明顯地變冷了。這是小小的敗筆。

壓軸大戲

看電影時,我們最期待最後的結局。看Steve Jobs的Keynote演講也是如此,因為Steve Jobs深諳「Save the best for last」之道。觀眾和媒體也早就知道他這樣的風格,所以都會待到最後,不會提前離席,免得錯過好戲。

如何讓觀眾知道壓軸大戲要開始了呢?當Steve Jobs用不經意的口吻說出「對了,還有一件事」(One more thing),群眾就會開始興奮叫喊。這真是詭異,大家還不知道這件事是什麼事,就可以High成這樣。光是這一點,就讓我們這些沒有魅力的講師感到佩服不已。

演唱會與散場

Macworld是大眾性質的會議,而且其中Apple TV和iTunes娛樂事業佔了內容的大部分,所以最後找來歌手做現場演唱,可以說是相得益彰。演唱會是在整個Keynote最後,而且歌手平均會唱兩三首歌。至於WWDC是開發者研討會,所以不會有演唱會。

沿襲Apple的做事風格,找來的歌手必須大牌、有質感。Macworld不只一次找來John Mayer登場。John Mayer不僅是葛萊美獎(Grammy Award)的常客、也是目前當紅的創作型歌手,他的曲風是抒情民謠,所以找他來演唱相當適合。

歌手唱歌的位置是在講台右邊。樂器、接線、歌手早就在伸展舞台上就定位,伸展舞台被藏在布幕後方。當Steve Jobs宣布要請歌手出來演唱時,切換燈光,換成類似Pub感覺的燈光(紫紅色),布幕打開,將伸展舞台利用機械裝置緩緩地往前推,歌手開始自彈自唱。利用伸展舞台,不但可以避免搬移樂器的時間和忙亂,以及接線時的雜音,也具有墊高講台的效果。

在壓軸大戲與演唱會之後,Keynote就結束了。當Steve Jobs宣布會議到此結束,謝謝大家的蒞臨時,這時候會響起很長的掌聲,群眾也開始散場。由於群眾人數多達數千人,所以散場需要一些時間。這個時候,畫面上會顯示蘋果標誌,並播放一段爵士樂。

親自體驗Steve Jobs

Steve Jobs每一次的Keynote演出,都是一場精心設計的秀,牽涉到燈光、劇本編寫、美術設計、演員,全都是一時之選。在電影演出的最後,會顯示工作人員名單,我相信Steve Jobs的Keynote最後如果也像電影那樣列出工作人員名單的話,名單應該不會太短。

好的劇本和演員,可以補內容的不足,這一次的WWDC 07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除了Desktop是之前沒有宣布過的技術,且開放iPhone可以設計Ajax程式之外,其他都是之前展示過的內容,沒有特別令人驚豔。但儘管如此,Steve Jobs在這場WWDC的Keynote表演還是博得滿堂彩。

Steve Jobs已經五十幾歲了,為何不找個年輕帥哥來做這場表演,非得Steve Jobs親自登場?事實上,Steve Jobs就是蘋果文化的icon,所以由他來表演,效果最好。如果哪天他不親自登場做Keynote表演,我可以保證隔天Apple股價會下跌。Apple和Steve Jobs的連結程度,就是這麼深。

如果你想觀賞他的Keynote演出,你可以連線到下面的網址,收看Macword 07和WWDC 07。

我相信,在你看過Steve Jobs的Keynote演講之後,你就會明白,為何當初被John Sculley攆走之後,Steve Jobs能在十年之後再度回鍋Apple,把當時日漸式威、快要變成Applet(小蘋果)的Apple公司,變成Big Apple(大蘋果)。有明星魅力且擅長作秀的大企業領導人不多,我認為Apple的Steve Jobs和HP的前CEO Carly Fiorina(菲奧莉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或許我們能從Steve Jobs的簡報中學到許多技巧,或許我們可以因此改進自己在講台上的演出,但是我們無法像他表演得如此出色,或許我們所缺少的,是他的Star Quality吧!

阅读(47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