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7744
  • 博文数量: 66
  • 博客积分: 1745
  • 博客等级: 上尉
  • 技术积分: 142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5:02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66)

文章存档

2011年(66)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Delphi

2011-06-09 15:49:14

大家知道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节”,唯有一个清明节。
    清明节有两个主要内容,踏青和祭扫。

踏青是节气使然,
祭扫是节日始由。

    清明节始于何?路人皆知 ——
    春秋时代晋国大公子重耳遭奸人所害,被迫流亡国外。由于重耳平日颇关心百姓,因此流亡期间屡授臣民协助,忠臣介子推尤其尽心尽力照顾,甚至在饥寒交迫之时,割下自己的肉给他吃,希望重耳日后能回国做一位勤政爱民的国君。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重耳新政,是为晋文公。他逐一犒赏流亡期间曾帮助他的人,独独忘记了介子推,经旁人提醒才猛然想起这个危难中现真情的忠臣,遂派人去请介子推,彼时惟介子推已和母亲隐居深山,晋文公和臣子在山中久寻不至,遂放火烧山逼其就范。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不见介子推出现,火灭以后,人们才发现介子推背着他母亲,被烧死在一棵柳树下。晋文公十分悔恨,颁令每年是日禁火食寒以纪念介子推,从此就有了寒食节,又因与节气重合即有了今天的清明节。
    可以这样讲,晋文公是个知恩图报的国君,新理国政,百废待兴之时,旁事繁杂遗忘了介子推,其情可谅。但当他念起旧恩,知恩必报亦属不易,作为一代帝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和尚不想评历史,时值清明多了点纠结感怀而已。
    每个人自出生之日起,即直接或间接地受过无数众生的恩惠,故做人能知恩报恩非常重要。各方的恩我们都应该报,而芸芸众生之中,父母生我育我,对我们恩德最大,最值得我们全力报答。佛陀也开示敬父母即同敬佛,孝亲功德最大,相反不孝的恶业也是最大!我们可能受了陌生人的小小帮助便已连声称谢,但对最亲近的父母,长期施与我们的大恩大德却视而不见,岂非连重耳也不如?
    从佛法的角度看,报父母恩的最佳方法,一方面是自己精进修行,一方面是父母在世时,引导其接触佛法,止恶行善。若不能做到后者,也要经常代父母忏悔五世以来一切罪业;同时力行众善,布施、放生、诵经持咒、礼佛念佛。不论父母在生与否,均回向彼等业障消除,得闻佛法。来生或得人身,或生净土,究竟解脱。
    报父母恩是每年每天都要做的事,不过像清明节这些特别的日子,更能提醒我们应如是行,并反省改进做得不够的地方。
    依佛教的说法,亡者因过去活着的时候种下的种种恶因缘,以致他们往生恶趣。那些因执着于财产和子女的亡者,因此转生为不幸的众生(布塔)。他们可能回到家中流连在门后,制造阴森的气氛。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忙,透过为他们做功德,他们可以转生善趣。佛教建议活着的亲友做功德回向给亡者,可以帮他们减少痛苦。
 
阅读(322) | 评论(0) | 转发(1) |
0

上一篇:浅谈四库全书(七)

下一篇:神话七里海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