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7345
  • 博文数量: 827
  • 博客积分: 236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6:1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7)

文章存档

2011年(827)

我的朋友

分类: Python/Ruby

2011-05-09 10:43:47

趁着周末时间,我和同校老师来到淮阳,有幸聆听了全国教育名家支玉恒老师的讲课评课及报告会,收获颇丰。支老师首先给我们做了两节观摩课生命和成语故事。他的课基本功扎实,教学设计真实又富有创意,犹如一丝清新清爽的空气为周口大地带来教育改革的春风,让我们一睹大师的风采和魅力。其中支老师谈的如何上好语文课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和体会。
在教育这个百花齐放的沃土上,大家都在追逐课改的春风,希望自己能够在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效果上有一个突飞猛进的改变。听完支老师的课后,我深深懂得:无论教学怎样改革,语文课都要返璞归真,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用语文的手段来学习语文,回到语文课的本质上来。语文课的本质是听说读写。所以,老师要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
在听说读写中,读是最重要的。我们语文课上的各项教学目标基本上都是在引导学生大量的反复的朗读中悟出来的。所以说:读懂比讲懂更重要!语言文字是语文的工具,语文课就要在教学生语言上多下功夫,只有让学生理解并领会语言文字的魅力和意义,才能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要想上好一节语文课,老师就要引导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去完成课文中字词句段篇的学习,因为听说读写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手段和目的。学生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达到了学习语文的目的。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尽量不用太多太复杂的方式去考虑怎样去上课,而是更多地去考虑怎样做才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而目前的语文课上的普遍比较复杂,主要原因是:有时候老师把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的太复杂太繁琐,总想胡子眉毛一把抓,想让学生通过一节课四十分钟学习和了解更多更多的知识。其实这样做反而让学生感觉身心疲惫,什么也没有抓到;有时候老师把教学环节设计的太过复杂,整节课都是由老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老师讲到哪里,学生就跟到哪里。这样做是非常不对的。在课堂上老师要少讲少说,把课堂的驾驭权还给孩子,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还有的时候是由于老师对教材内容把握不够透彻不充分,所以在讲课的过程中老师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把学生搞得迷迷糊糊,根本就谈不上对学生的做到听说读写训练了。
支老师还提到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电化教学进课堂大大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许多干巴无味难理解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多媒体还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优点。可是在语文教学中大量使用多媒体,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固著学生的思想,退化学生的想象能力。比如:一千个人读红楼梦,脑海里就有一千个林黛玉的形象,但电影画面却限制了人们的想象和思维,把琴棋书画样样俱通红颜薄命的林黛玉都固化成了陈晓旭的模样。语言文字深厚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能够激发学生无穷的创造和想象力。所以,在语文课上老师一定要慎用课件。
那么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具体可行的方法是是什么呢?首先,老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有些文章乍看来学生很难理解和体会。这时。老师就要引导学生采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让学生反复朗读,反复体会。然后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少问少说少讲,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说,教给学生分析和理解课文的思路和方法。其实,学习课文并不是我们教语文的目的,而是通过学习经典优秀课文,学习作者的写作方式,掌握学习语言文字的方法,体会作者的情绪情感,从中受到爱的教育和情的熏陶。语文老师讲课文的目的是为了将来不给学生讲,而学生依然能够体会到感受到作者所传递的文化气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把这些理论知识都内化成自己的讲课风格,学以致用,学有所用,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有滋有味。
阅读(441)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做清明果

下一篇:生命是什么?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