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我儿子学校老师要求买泰戈尔的飞鸟集,我给儿子买了,书里附了一张光盘。于是我将之带到课堂上,希望学生在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内听听,当然,听不听由他们自己选择。在选择了听的班级里,我注意到,很少有学生对它有兴趣。
对大家的作品,我不敢枉论,泰戈尔是**奖获得者,他的作品自然不同凡响。但,我不能不发表我对飞鸟集的看法,尽管有冒着贻笑大方的风险,我也不愿意丧失真诚。这个集子真不怎么样至少对七八年级的孩子而言是这样。
诗集中杂糅着各色各样的事物,没有思维的清晰度也没有明朗的意象,颇类似意识流作品,而且一团模糊朦胧的景象。这对学生的思想而言,是一种戕害;因为,我认为,对孩子而言,需要的是明朗的意象和清晰的思维。
我当然察觉到,泰戈尔在诗集中表达的对自然事物对人生对人世的柔情蜜意,这一基调一直贯穿诗歌的始末,就如中国的散文风格一样形散而神不散。从这一层面上,作者的思想是晴朗明晰的意象也明朗清晰;但,对许多人特别是对学生而言,这种柔情蜜意是不便察觉到的,虽然它明摆在那里。
我们大多数人引用这个集子,只是摘抄了其中的一两句,就那一两句而言,既富有哲理又富有感情,而且意象清晰明朗。譬如不是锤子的敲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让鹅卵石日臻完美,譬如当人在自然面前感到卑微的时候,他才接近伟大等等
旅游就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待腻了的地方去,不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话了,而我,却做了一把这样的人,做了这样的事。
南京路,外滩,城隍庙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连千年等一回的西子湖畔,也是比肩接踵。
或许这样说旅游就是从人多的地方到人更多的地方去。
原来的时候,也听多了一句话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而我们却知道,大多数人都是近视,我也是。
我渴望生活在书里,那里才有烟雨蒙蒙的田园生活,那里才有与世无争的桃花源风光。现实给了我们一双双青光眼白内障看不见所谓的生活的美丽。
回来上班第一天,很困。在记忆里,只有孩童时代不知所谓困吧?!
很困,很困了
旅游从什么时候起,也是一件不轻松的事了呢?
旅游有一说走马观花。到一个景点,能做的永远是咔嚓咔嚓拍照,也只有那样,才能告诉别人我曾经来过。特别是那种爱国教育的活动,合影留恋,走人!!
旅游有一说带动当地。行程的安排永远购物多于观光看景。一时激动,买了些要么质量不理想的产品,要么居住地也有销售的产品。
游西湖的时候,听到一个词疗养。这里每年都有接待来疗养的旅客。
疗养,成了成功人士所能享受的特权了。我呢?什么也没有。
侨情,纠结这些词汇很好的表达了我的心境,也表达了旅游过后的体会。
阅读(820) | 评论(0) | 转发(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