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15710
  • 博文数量: 827
  • 博客积分: 23676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925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3-04 16:11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827)

文章存档

2011年(827)

我的朋友

分类: LINUX

2011-03-23 08:46:45

今天,我们二年级数学组进行了第三次教研活动,全组教师一起听了二班甘老师上一节锐角和钝角。
课后进行了评课,大家一致认为,甘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巧妙,把已经认识的直角称为直角娃娃,直角娃娃的哥哥钝角和弟弟锐角邀请直角娃娃去家里做客,直角娃娃来到一个由直角锐角和钝角组合画成的简笔画房子里,引出这节课的新知锐角和钝角。接下来在认一认判断题,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生活中的锐角和钝角到最后的用学过的图形设计一幅美丽图案,一节课下来,环环相扣,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师教得顺畅自然,除了在学生动手操作过程中,教师的组织教学显得有点儿放得开,收不拢之外,这节课确实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
按甘老师的设计,我在本班也上了一节同样的课。在甘老师的教学设计中,我加入了摸一摸和写一写的环节。让学生闭上眼睛摸一摸锐角和钝角,体会锐角是尖尖的、尖锐的,钝角是比较光滑的、不利的、有点钝的,再像语文老师一样教学生一笔一画写钝角和锐角。让我意想不到的是,在引入环节,在简笔画中找钝角有几个?锐角有几个?学生能找到一个直角加上一个锐角就是一个新的钝角,还有一个学生说两个直角合在一起就是一个钝角,我适时告知,这是平角,随之板书:平角>钝角>直角>锐角
自以为这节课上得很不错,学生人人参与,动手折一折,画一画,说一说,写一写,最后交上那张我课前就发下去的折过画过分别画一个钝角、直角和锐角并标出名称的练习纸。改的过程中,我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直角和锐角基本都会画,只是另外一个钝角,有人画成直角,大部分画成了锐角,却在下面标上钝角,全对的人只有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课堂上说一说哪一个角是直角、钝角和锐角,正确率都很高,为什么让学生画出来,钝角会错这么多呢?我做了以下反思:
一、如何做到以有效操作实现自主建构?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他认为,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小学生的思维主要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理解、记忆主要还是建立在直观操作、动手实践上。课中,我安排了学生动手折出锐角和钝角,但并没有能够一一检查学生是否对钝角比直角大有了足够的理解。
二、如何做到以有效操作提升思维能力?
现代教学论主张:学生学习数学,是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用耳朵听数学。动手操作就是要为学生创设一个探索、猜测和发现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探求新知识的活动中去,最终达到学会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目的。在这节课中,我如果再增加一个操作环节:让每一个学生用简易角做出一个锐角、一个直角、一个钝角,让学生在这个渐变的过程中体会到锐角比直角小,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操作,是否更有效呢?
今天的教学,让我深思,如何精心设计有效的操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在自主体验中学习数学?我还需继续探索与努力!
阅读(592)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三点经验日记

下一篇:助自助者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