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61267
  • 博文数量: 52
  • 博客积分: 1287
  • 博客等级: 少尉
  • 技术积分: 581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2-01 13:53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52)

文章存档

2012年(48)

2011年(4)

分类: LINUX

2012-01-09 21:51:09

系统:

修改root用户密码:
sudo passwd root

编译环境安装:
sudo 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添加源:
sudo gedit /etc/apt/sources.list
具体哪些源好点可到论坛搜索或者google

更新相关命令:
apt-cache search package 搜索包
apt-cache show package 获取包的相关信息,如说明、大小、版本等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安装包
sudo apt-get install package - - reinstall 重新安装包
sudo apt-get -f install 修复安装"-f = --fix-missing"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删除包
sudo apt-get remove package - - purge 删除包,包括删除配置文件等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源
sudo apt-get upgrade 更新已安装的包
sudo apt-get dist-upgrade 升级系统
sudo apt-get dselect-upgrade 使用 dselect 升级
apt-cache depends package 了解使用依赖
apt-cache rdepends package 是查看该包被哪些包依赖
sudo apt-get build-dep package 安装相关的编译环境
apt-get source package 下载该包的源代码
sudo apt-get clean && sudo apt-get autoclean 清理无用的包
sudo apt-get check 检查是否有损坏的依赖

系统apt安装的软件包通常都是下载到如下文件夹:
/var/cache/apt

安装Java环境:
建议安装JDK,反正也不比JRE多用很多空间。sudo apt-get install sun-java6-jdk

ntfs读写:
sudo apt-get install ntfs-3g
sudo apt-get install ntfs-config

分区图形化:
sudo apt-get install gparted

获取分区的UUID:
sudo vol_id -u /dev/hdaX

testdisk:
若是分区表出问题了,推荐用testdisk,diskgen,fdisk之类的搞定,testdisk支持很多格式的文件系统,并且多种环境下的版本都有,我有一次ext,ntfs,fat,xfs一起的出问题了结果还是用它找回来了。尽量少用pq之类的。

硬盘性能测试:
sudo hdparm -tT /dev/hda
设置硬盘传输模式可搜索此命令相关用法

新添加分区用户更改:
sudo mkdir /media/XX
sudo chown yourname /media/XX

更改分区卷标,分别是ext和xfsd:
sudo e2label /dev/hda5 E_Download
sudo xfs_admin -L E_Backup /dev/hda12

在右键菜单中加入打开终端:
sudo apt-get install nautilus-open-terminal

系统图标目录:
usr/share/icons/hicolor/scalable/apps
/usr/share/pixmaps/

安装rar支持:
sudo apt-get install rar unrar

桌面图标Gnome显示或者隐藏:
gconf-editor
/apps/nautilus/desktop

配置字体sudo fontconfig-voodoo -f -s zh_CN
安装文泉驿字体:sudo apt-get install xfonts-wqy
不过我还是觉得宋体好看,字体安装可到论坛搜索,不过kde中好像本来就有一个字体安装程序,很方便。

samba文件共享:
sudo apt-get install samba
sudo apt-get install smbfs
sudo gedit /etc/samba/smb.conf
; security = user
用下面这几行取代 
  security = user
username map = /etc/samba/smbusers
这些加到最后:
[Share]
comment = Shared Folder with username and password
path = /media
public = yes
writable = yes
valid users = 330
create mask = 0700
directory mask = 0700
force user = nobody
force group = nogroup
available = yes
browseable = yes
修改workgroup那一段:
workgroup = WORKGROUP
display charset = UTF-8
unix charset = UTF-8
dos charset = cp936
添加账户:sudo useradd 330
sudo smbpasswd -a 330
sudo gedit /etc/samba/smbusers,添加330 = "network username"
修改密码:sudo smbpasswd -a 330
服务测试重启:sudo testparm
sudo /etc/init.d/samba restart
samba文件权限似乎和samba本身设置和系统权限两个有关,


关闭多远虚拟终端:
/etc/event.d,getty等等

鼠标主题以及系统:/usr/share/icons
解压后bash,然后整个文件拷贝到以上文件夹

关闭IPV6:
sudo kate /etc/modprobe.d/aliases
修改这一行:
alias net-pf-10 ipv6为:alias net-pf-10 off #ipv6
sudo kate /etc/hosts
然后注释掉hosts文件中所有与IPV6有关的行

并行启动程序,不过在我电脑上似乎没什么效果:
代码:sudo kate /etc/init.d/rc
CONCURRENCY=none为:CONCURRENCY=shell

将localhost化名为主机名
sudo kate /etc/hosts
127.0.0.1 localhost yourhost
127.0.1.1 yourhost

禁止pango
我知道在firefox中这个方法已经被采用,但它仍然对于 thunderbird以及其他一些应用程序起到不错的作用代码:sudo kate /etc/environment
添加:MOZ_DISABLE_PANGO=”1″

swappiness:
虚拟内存相关的,
sudo sysctl vm.swappiness=10
如果你想永久得改变这一值,你需要更改 sysctl.conf 文件:
代码:sudo kate /etc/sysctl.conf
添加:vm.swappiness=10


服务优化:sysv-rc-conf
sudo apt-get install sysv-rc-conf
然后:
sudo sysv-rc-conf
具体哪些服务可关闭可去搜索。

Grub以及lilo:
grub不能安装在xfs分区中。
lilo配置:
etc/lilo.conf
lilo修改后要执行sudo lilo
grub配置:
/boot/grub/menu.lst
启动时不要显示grub那个好看的图形界面:
在menu.lst启动参数中去掉splash,如果把quiet也一并去掉的话开机显示的信息会更详细。

字体优先级调节:
/etc/fonts/local.conf,具体设置可去搜索。

ATI显卡:
sudo apt-get install linux-restricted-modules-$(uname -r)
sudo apt-get install xorg-driver-fglrx
sudo depmod -a
sudo aticonfig --initial
echo fglrx | sudo tee -a /etc/modules
sudo sed -i -e 's/"ati"/"fglrx"/' /etc/X11/xorg.conf
Xorg
代码:
sudo kate /etc/X11/xorg.conf
删掉任何不必要的 fontpaths, modules 以及 wacom设备(除非你需要)。
ati的显卡确实有点烦,开源驱动还好,但有些程序用不了,图方便的话就直接用受限驱动吧,自己弄的话会比较烦,可以去参考论坛相关文件,我自己弄只成功过一次啊,不爽。

gtk2安装
apt-get install libgtk2.0-dev
curl-config
名为 'curl-config' 的程序可以在下列包中找到
* libcurl3-openssl-dev
* libcurl3-gnutls-dev

系统启动流程相关:
启动流程
Linux系统主要通过以下步骤启动:
1、读取MBR的信息,启动Boot Manager
Windows使用NTLDR作为Boot Manager,如果您的系统中安装多个版本的Windows,您就需要在NTLDR中选择您要进入的系统。
Linux通常使用功能强大,配置灵活的GRUB或者lilo作为Boot Manager
2、加载系统内核,启动init进程
init进程是Linux的根进程,所有的系统进程都是它的子进程。
3、init进程读取“/etc/inittab”文件中的信息,并进入预设的运行级别,按顺序运行该运行级别对应文件夹下的脚本。脚本通常以“start”参数启动,并指向一个系统中的程序。
通常情况下,“/etc/rcS.d/”目录下的启动脚本首先被执行,然后是“/etc/rcN.d/”目录。例如您设定的运行级别为3,那么它对应的启动目录为“/etc/rc3.d/”。
4、根据“/etc/rcS.d/”文件夹中对应的脚本启动Xwindow服务器“xorg”
Xwindow为Linux下的图形用户界面系统。
5、启动登录管理器,等待用户登录
Ubuntu系统默认使用GDM作为登录管理器,kde则是kdm,您在登录管理器界面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便可以登录系统。(您可以在“/etc/rc3.d/”文件夹中找到一个名为“S13gdm”的链接)
    * 更改运行级别*
在“/etc/inittab”文件中找到如下内容:
# The default runlevel.
id:2:initdefault:
这一行中的数字2,为系统的运行级别,默认的运行级别涵义如下:
0 关机
1 单用户维护模式
2~5 多用户模式
6 重启
    * 服务管理
更改启动服务
在运行级别对应的文件夹中,您可以看到许多文件名以“S##”和“K##”起始的启动脚本链接。
例如:
/etc/rcS.d/S35mountall.sh 挂载文件系统
/etc/rcS.d/S40networking 启用网络支持
/etc/rc2.d/S13gdm 启动登录管理器
/etc/rc2.d/S20makedev 创建设备文件
/etc/rc2.d/S23xinetd 启动超级进程
init进程将以“start”为参数,按文件名顺序执行所有以“S##”起始的脚本。脚本名称中的数字越小,它将被越早执行。例如在“/etc/rc2.d/”文件夹中,“S13gdm”文件名中的数字小于“S23xinetd”,“S13gdm”将比“S23xinetd”先执行。
如果一个脚本链接,以“K##”起始,表示它将以“stop”参数被执行。如果相应服务没有启动,则不执行该脚本。
例如:
/etc/rc2.d/K20powernowd 针对某种硬件的电源管理支持
如果您想禁止某一服务在启动时自动运行,您可以将相应运行级别中的脚本由“S##xxx”重命名为“K##xxx”。
手动控制服务
您也可以手动运行带有以下参数的启动脚本,来控制系统服务。
start 启动
stop 停止
restart 重启
例如:
/etc/rc2.d/K20powernowd start
有时您并不清楚当前运行级别,该运行级别下未必有相应脚本;而且此类脚本的前三位字符并不固定,不便于记忆。这时,您可以直接使用“/etc/init.d/”文件夹中的启动脚本(“/etc/rcX.d/”中的启动脚本链接到“/etc/init.d/”文件夹下相应脚本),这也是我们向您推荐的方式。
例如:
/etc/init.d/powernowd start
Tips:以上命令的位置并没有包含在环境变量的搜索路径中,所以要输入完整路径。

全局配置文件:
系统初始化
/etc/inittab 运行级别、控制台数量,7.04中貌似没有。
/etc/timezone 时区
/etc/inetd.conf 超级进程
文件系统
/etc/fstab 开机时挂载的文件系统
/etc/mtab 当前挂载的文件系统
用户系统
/etc/passwd 用户信息
/etc/shadow 用户密码
/etc/group 群组信息
/etc/gshadow 群组密码
/etc/sudoers Sudoer列表(请使用“visudo”命令修改此文件,而不要直接编辑)
Shell
/etc/shell 可用Shell列表
/etc/inputrc ReadLine控件设定
/etc/profile 用户首选项
/etc/bash.bashrc bash配置文件
系统环境
/etc/environment 环境变量
/etc/updatedb.conf 文件检索数据库配置信息
/etc/issue 发行信息
/etc/issue.net
/etc/screenrc 屏幕设定
网络
/etc/iftab 网卡MAC地址绑定
/etc/hosts 主机列表
/etc/hostname 主机名
/etc/resolv.conf 域名解析服务器地址
/etc/network/interfaces 网卡配置文件
用户配置文件
“/etc/”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只有root用户才有修改权限。应用软件的全局配置文件,普通用户也不能够修改,如果您想配置软件,以适应您的需求,您可以修改它的用户配置文件。
用户配置文件通常为全局配置文件的同名隐藏文件,放在您的$HOME目录下,例如:
/etc/inputrc /home/user/.inputrc
/etc/vim/vimrc /home/user/.vim/vimrc
也有少数例外,通常是系统程序
/etc/bash.bashrc /home/user/.bashrc
阅读(1821)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