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89440
  • 博文数量: 76
  • 博客积分: 315
  • 博客等级: 一等列兵
  • 技术积分: 1448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1-01-03 15:54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71)

2012年(4)

我的朋友

分类: WINDOWS

2013-07-20 09:52:11

紧固件一般都需要经过表面处理,紧固件表面处理的种类很多,一般常用的有电镀、氧化、磷化、非电解锌片涂层处理等。但是,电镀紧固件在紧固件的实际使用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尤其在汽车、拖拉机、家电、仪器仪表、航天航空、通讯等行业和领域中使用更为广泛。然而,对于螺纹紧固件来说,使用中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防腐能力,而且,还必须保证螺纹的互换性,在这里也可称之为旋合性,。为了同时满足螺纹紧固件在使用中要求的防腐互换双重使用性能,制定专门的电镀层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GB/T5267.12002[螺纹紧固件 电镀层]标准是国家标准紧固件表面处理系列标准之一,该标准包括:GB/T5267.1-2002 [紧固件 电镀层]GB/T5267.2-2002 紧固件 非电解锌片涂层两标准。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40421999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本标准代替GB/T5267-19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标准。
一、GB/T5267.1-2002 [紧固件电镀层]标准介绍
本标准规定了钢和钢合金电镀紧固件的尺寸要求、镀层厚度,并给出了高抗拉强度或硬化或表面淬硬紧固件消除氢脆的建议。本标准适用于螺纹紧固件或其他紧固件电镀层,对于自攻螺钉、木螺钉、自钻自攻螺钉和自挤螺钉等可切削或碾压出与其相配的内螺纹的紧固件也是基本适用的。本标准的规定也适用于非螺纹紧固件,如:垫圈和销等。
本标准与GB/T5267-1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调整了术语和定义内容;
-取消了电镀层的使用条件;
-增加了螺距P=0.20.3mm的镀层厚度上偏差值的规定,并调整部分其他螺距的镀层上偏差值的规定;
-取消了旧标准有关镀层厚度验收检查的规定,采用GB/T90.1的规定;
-调整并补充有关去除氢脆的资料;
-取消局部厚度的测量方法;
-增加螺纹零件电镀层的代码标记制度;
-调整对可容纳的金属镀层厚度的指导程序;
-增加镀层标记示例。
本标准的附录D“批平均镀层厚度的测量方法和附录E“螺纹零件电镀层A类代号标记方法两附录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去除氢脆措施、附录B“金属镀层盐雾腐蚀的防护性能、附录C“可容纳的金属镀层厚度的指导程序、附录F“镀层标记示例、及附录G“螺钉和螺母的表面积为资料性附录。
(一)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的特征及描述
1、螺纹紧固件的电镀层厚度
螺纹紧固件在电镀加工中不论采用滚镀,还是挂镀工艺,在一批产品中每个紧固件获得的镀层厚度是有差异的,就是同一个紧固件上的镀层分布也是不均匀的。如螺纹牙顶的镀层厚度比中径、牙底厚,螺钉、螺栓两端的镀层厚度比中间厚,并且随着长度直径比增加而更加显著。对于螺母也是同样,由于螺母电镀加工时的屏蔽效应作用,使内螺纹上的电镀层厚度很薄,只有两端第一扣牙上比中间部分的镀层要厚,相当于六角扳拧面上的厚度。
2、如何描述一批螺纹紧固件的电镀层厚度
鉴于螺纹紧固件电镀层厚度分布的不均匀性,标准中引用了四个关于镀层厚度的定义,即公称镀层厚度批平均厚度局部厚度有效镀层厚度公称镀层厚度是指螺纹紧固件的名义镀层厚度,不能代表实际的镀层厚度。螺纹紧固件的实际镀层厚度是用有效镀层厚度来描述。有效镀层厚度包含了批平均厚度局部厚度两方面的内容。
在标准正文第3章中对批平均厚度作了定义。螺纹紧固件的电镀层厚度不能以一个零件的镀层厚度来代表,不论采用挂镀或滚镀工艺加工的螺纹,同批零件中每个零件不能达到同样的镀层厚度,但是厚度的变化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我们假定镀层厚度是均匀分布在该批零件的表面,来计算镀层的平均厚度,这就引出了批平均厚度的概念,可以用批平均厚度值来描述整批螺纹紧固件的镀层厚度情况。标准表1批平均厚度是一个范围来表示。最小批平均厚度是确保螺纹紧固件防腐蚀的要求,而最大批平均厚度是保证螺纹紧固件镀后螺纹的旋合性。
局部厚度在标准中实际指的是最小局部厚度,最小局部厚度描述的是螺纹紧固件在规定的局部测试表面上应达到的镀层厚度的最小规定值。试验验证的数据表明,在螺钉、螺栓头部和螺钉、螺栓、螺母的扳拧表面,这些规定的局部测试表面上测得的局部镀层厚度值,都大于其批平均厚度值,通常批平均厚度值符合要求,最小局部厚度也能满足要求。测试结果也证实了公称镀层厚度批平均厚度局部厚度的数值关系是正确的,这就构成了螺纹紧固件电镀层厚度检测、验收的理论依据。
标准中规定的公称镀层厚度批平均厚度局部厚度值见表1.
1-镀层厚度 
公称镀层厚度 有效镀层厚度
局部厚度min 批平均厚度值
min max
3 3 3 5
5 5 4 6
8 8 7 10
10 10 9 12
12 12 11 15
15 15 14 18
20 20 18 23
25 25 23 28
30 30 27 35
(二) 、普通螺纹电镀层厚度的技术要求
1、普通螺纹可容纳的镀层厚度
本标准的电镀层厚度适用于GB/T192GB/T2516GB/T9145规定的普通螺纹,除非为了满足防腐蚀功能的需要,对螺纹紧固件螺纹或其他部位允许尽可能地制出比标准螺纹更厚的镀层。
螺纹紧固件可容纳的镀层厚度取决于螺纹基本偏差的可利用性,通俗地说就是取决于螺纹的螺距和螺纹公差带的位置。优先用于电镀层的螺纹公差带位置为:
――外螺纹:gfe
――内螺纹:G;或有要求时:H
为了降低螺纹紧固件因电镀层厚度造成的螺纹装配中产生干涉的风险,电镀层厚度不能超过1/4螺纹基本偏差。标准表2给出了规定测量局部厚度和批平均厚度值的最大数值。
当有些螺纹紧固件要求较高的抗腐蚀性能时,镀层厚度大于表2数值,或零件螺距小于表2数值时,需要将电镀前螺纹尺寸制出特殊的极限和公差。当对特殊螺纹的公差限制在外螺纹接近最小实体条件或内螺纹接近最大实体条件的范围内时,表2给出最小螺距极限尺
2(按标准正文表2)
 
寸是适用的。当对要求提供较大的基本偏差或在螺纹公差带H的位置时,这是其他方法不
能实现的,为了能提供较大的基本偏差,只有移动整个螺纹公差带。但是这可能明显地削弱螺纹的啮合强度。
2、镀前尺寸的检查
镀前尺寸的检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关系到镀后尺寸是否能满足要求的关键,所以应该应用相应等级的螺纹通、止量规和大(小)径检验规来检查镀前螺纹尺寸,镀前尺寸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电镀工序生产。
3、镀后尺寸及其他要求的检查
电镀后螺纹紧固件除螺纹尺寸外,在没有特殊要求时,其他产品尺寸要求适用于镀前检查,镀后不进行检查。为了保证镀后螺纹的旋合性,镀后螺纹的检查用符合GB/T3934规定的,公差带位置为hH螺纹通规来检查外螺纹或内螺纹。也就是说,外螺纹在电镀后螺纹尺寸不应超出零线,内螺纹也不应低于零线。
镀后电镀层的外观、耐腐蚀性、粘着性及韧性等要求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4、镀层厚度的测量
1)、局部厚度
螺纹紧固件局部厚度测量的部位按标准正文图1所示的头部顶面或扳拧面为测量表面进行,测量方法可用破坏性或非破坏性镀层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
破坏性测量方法包括直接测定法、点滴法、计时液流法、阴极溶解库仑法和显微镜法等;非破坏性测量方法包括电磁感应法和涡流法等。
(2)、批平均厚度
批平均厚度的测量应按标准中规范性附录D规定的方法进行。
附录D中给出了镉和锌单层电镀及镍和镍+铬电镀层两种批平均厚度的测量方法。这实际上还是称重法。称重法的主要设备是分度值为0.1mg的分析天平。 这种测试方法虽然步骤较多,不能适应生产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但是测量技术容易掌握,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测试方法。
在测量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将被测试的电镀螺纹紧固件样品放入到退镀液中,一定要让螺纹紧固件样品表面全部被溶液浸没,同时翻滚样件,沸腾终止就表明退镀完成,应立即取出样件,如不能及时取出,退镀液会继续溶解基体,给测量造成误差。
测量螺纹紧固件批平均厚度必须需要零件的表面积的参数,测量每个零件的表面积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因为,处在上限尺寸的的螺纹紧固件的表面积,虽然大于处在下限尺寸的表面积,但通过计算由于这种表面积之差造成批平均厚度的差别数值上是很小的,也可以说,可忽略不计。
文章来源:






阅读(618)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