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569331
  • 博文数量: 416
  • 博客积分: 2440
  • 博客等级: 大尉
  • 技术积分: 483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2-24 04:19
文章分类

全部博文(416)

文章存档

2011年(403)

2010年(13)

我的朋友

分类:

2011-02-28 05:50:49

  [B]烦恼产生于未看清心念本质的内心。人们之所以烦恼,是由于一直在随着世俗的标准看待事物。心念的内容固然因人而异,但本质都是一样的;你只需要观察自己的心念,你就能明白所有的心念都是同一种事物——生灭法。  在应用观察时,要目标明确,你只为看清心念的本质,所以,观察者必须身体力行。所有的心念无一例外地都只是生起消失、生起消失,都呈现无常变化的状态,对于这种具有生起、消失的必然性,无法从中找到主体的事物,你无法称它为你自己的心念。假如看到这一点,执着的心态会放松。  观察心念  一、关注心念  1、心念就是让你生起行为的心理,它一直在指挥你的所有行动;只是一种心理状态;  2、在你要行动之前,要留意指挥这一行动的心理,留意它;  3、以前,你只是随它的指挥而行动,并不怀疑它;现在,你要留心,当意念生起时,要对它表示关注。    二、看清心念  1、一个心念生起时,你要力争看到它,那是非常宝贵的时间,就在那一刹那间,不要让它愚弄了你;  2、当然,你还会随它行动,这没关系;你在练习捕捉和看清它,这将是先期观察心念的工作;  3、假如能够看到心念的来临,盯住它。    三、认知心念  1、无论如何,你发现自己一直会为心念忙碌,它在指使你;所有的人都在遭受它的愚弄;  2、也许,你以为这理所当然,应该为心念而行动;但是,你也可以尝试,只是观察它;  3、试一试,摆脱它的束缚,不为它而动。    四、不要惧怕心念的内容  1、当你能较为清楚地看到心念时,你可能非常惧怕它的内容,这只是看到心念内容时的情形;  2、坚持观察,整体地看待心念,把握它的整体,渐渐地,你就不会惧怕它;  3、任何心理,它们都只是一个心理状态,而且很快会被另一心态所取代。从心念的这种自然生灭中,你可以品尝到轻松。    五、精细地觉知心念  1、从早到晚,心念无休无止,你要细致地留意它,品味它,直到它变成你完全熟悉的事物;  2、观察心念而不要排斥它,这是很重要的禅修态度。反复练习,力争把握这种技巧。    3、你意识的每一个层次都含躲着对动机的信任,它告诉你的,似乎都是真实的,都是事实。不要过于相信它告诉你的所谓事实,对它的本质保持深度地探索。    六、接触心念的本质  1、当你能够不再为心念的内容所驱动时,你才能真正地看到心念的本质,它即刻生起,即刻消失;  2、当动机闪动时,快速地觉知它,假如它立即消失,说明你的觉知力很敏锐;  3、假如能真正地见到一个心念在你的内在真实地消失,你就对心念的本质有了接触——无常虚幻之物,不过如此。  若你的觉知力足够强大,那就盯住每一个心念。  心念不是敌人,不是要驱除的对象,不要反感它。  一切由心而造,你将由此看清所有的事物,不过是由你自己的心给它们贴上的标签。  观察心念的方法 净土清莲  ………………………………………………………………  一、心念不同于物质——名色分别   1、细心地觉察,心念只从你这里生起;它从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感觉器官与外界的接触当中生起;   2、对于心念,看不到也听不到,但心可以感知到——细心体会这一点。   3、心念的内容固然千差万别,但回纳起来,本质上它只是一种现象——与物质现象完全不同的一种现象。平凡人们只注重心念之内容,往往忽略对心念本身的认知——心念是一种无形的意感。   二、只是倾听——增长同等心   1、当心念生起时,你完全只是倾听——学会倾听;   2、不论这一心念的内容特别难以令人置信,或令你很感动,你只需要留心倾听;   3、倾听不是赞同,也非否定,它只是倾听——看着它们。   这一小节是练习心理素质,属于戒、定、慧之中的“定”的范畴。“定”非常重要,没有它,你无法实施实际观察。修行者必须练习心,让其具有倾听的良好习惯;但真正的倾听(不为所动)需要以定力为基础。对看到听到的发表意见早已是欲界众生根深蒂固的习惯,现在,需要练习,不再对看到听到的事物发表意见,只是倾听。   接受与理解这一点并不困难,但要完全做到“只是倾听”却是一项重大挑战。评价事物是人与生俱来的习性,与人之本性有关,这正是摆脱它的难度之所在。   三、答应任何心念生起——不拣择   1、不要驱除心念,让它们生起;即使是所谓杂念,也不要驱除。给每个心念的生起留一个宽松的环境;   2、对心念不要思维,不要追寻,不要找原因,只是感知;   3、某些心念会带来喜悦,而另一些心念会带来痛苦,如此等等,不要执着心念以及它所带来的喜悦,也勿排斥随之而来的痛苦;如此可保证对心念进行纯然的觉察。   修行者假如不执着,不控制,有一颗超然之心,他会在轻松中做到觉察。执着与控制的心会带来紧张,让你的心理空间很小,在RR促的心理中,真正的觉察是无法展开的。修行者要调整心态,不要对心念进行控制。但心念很细微,你对它的期待与控制很难为你所觉察,这是禅修的难度之一
阅读(563) | 评论(0)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