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924
  • 博文数量: 4
  • 博客积分: 320
  • 博客等级: 一等列兵
  • 技术积分: 70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2-21 14:57
文章分类
文章存档

2011年(1)

2010年(3)

我的朋友
最近访客

分类: BSD

2011-01-01 12:29:21

来源 省级期刊征稿 如何让素质教育融入到大学


素质教育是省级期刊征稿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分析了大学英语教学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不仅仅要注重语言基础知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还应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实践活动,职称论文发表期刊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1.引言
  二十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必将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重要途径之一的大学英语教学,肩负着人才的素质培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考虑更多的是“在认识上如何适应素质教育思想,在理论上如何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在教学实践中又如何落实素质教育思想”。笔者就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将素质教育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之中。
  2.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注重语言基础知识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即指在教育内容上要以最基本、最必需的,对今后的发展有一定影响的方面去培养人。英语基础知识是英语素质的最基本层面,也是其它素质的载体。我们知道,语言与自然界、与人类历时和精神活动有着紧密关系,语言是自然性与人文性交叉的核心。因而,语言学是一切学科的基础,语言学的基础是一切学科基础的基础,所以学好英语基础知识不仅能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能为获取本专业知识的其它学科打好基础。因而在基础阶段把基础知识教育列为重点是十分必要的。在英语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在对基础知识深化中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今天,随着边缘学科的发展,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相互渗透,以及各专业信息来源的多向性,认识这一特征,对于学生学习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培养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就显得更为重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怎样获取语言能力,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来“触摸”内容的整体存在,让学生品味具体词、短语的真正含义、情味和旨趣,理解熟悉语言、语法规则和内在功能,了解文章结构、修辞的意念和功能。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好基础知识,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和增长其运用知识的能力。在英语课文讲练中,教师要善于将学生对知识和内容的理解从表层引导到深层次中去,使学生能从词、句的引申和散发中,从语法表达式深层意念的功能、修辞使用的意旨去理解。对构成英语的语言、语法、词汇等进行科学的、有确定性的讲练,并引导学生广泛应用。在应用中更加明确各要素的特征和功能,加深其对概念含义、规则的理解和巩固,使其能准确地理解这些基础,并在获取本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娴熟运用,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强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3.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课程要求》)强调:“大学英语教学还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加深对世界的了解,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密切的联系,“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又是语言的管轨”。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主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所学语言了解其民族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以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一种语言储存了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反映了该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因此语言、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都不可能脱离文化而单独存在。如果没有文化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知道文化上的可接受性和不可接受性,就会出现交际错误。现代外语教学观认为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更为严重。如果没有文化知识,就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内涵。例如,在中国文化里我们一提到蓝色(blue)就会联想到美好的、宁静的、高贵的,往往把蓝色(blue)与天空和大海联系起来,然而在西方国家里,blue则表示不快、低沉、忧郁、沮丧、烦闷等,常用的短语有in a blue mood或having blues,如:It was blue Monday and he just didn’t like going back to work.(又是倒霉的星期一,该上班了,他可真不愿意)。dragon(龙)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吉祥、权势、尊贵,而在西方国家dragon(龙)则被看作“妖怪”、“恶魔”是邪恶的象征,也是凶残肆虐的鬼物,应予消灭。西方人视dog为宠物,因而在英语中说“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而中国人则把“狗”看作贬义词,因此有“狗腿子”、“忠实走狗”等说法。许多英语典故来自文学宝库,已经成了日常英语口语的一部分,例如:forgive and forget(不念旧恶,不记仇);All’s well that end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Discretion is the better part of valor.(小心即大勇:考虑周到胜过勇敢)。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特定文化信息的词汇,而这些词汇中的成语、典故、谚语等更是该民族的文化精髓。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传授语言知识,更要给学生文化知识。如果没有素质教育,就不可能有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去学习、认识西方文化,就不可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就不可能抵制和防止外来文化的干扰和侵蚀。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更应当把文化素质放在首位,培养学生具有两种或多种文化的感悟能力、洞察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以及对文化“碰撞”、文化的“融合”和文化的“差异”的敏感性。
  4.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素质教育理念,以情促学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大学英语教学要上升到培养人的素质高度,与素质教育的整体联系起来,“应当成为现代教育所提供的‘以人为本’的大学英语教育”(夏纪梅,1999:33)。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改“满堂灌”为“讨论式”,变“教师为主体”为“学生为中心”,“教”服从于“学”,根据“学”的需要随时调整“教”。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实际上,外语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抓住了“学”也就是抓住关键所在,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钥匙。外语学习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相结合,要将语言技能从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都必须通过学生自身的实践活动(邵永真、应慧兰等,1998)。“以学生为中心”还表现在理解和体现学生在知识、智力、情感、个性等方面的要求,是“教”服从“学”这一原则的合理运用。它是把学生从被动推向主动,使学生消极转变为积极,使课堂由沉闷变为活跃,使教师由演员变成了导演。情感是任何一门学科教学不可忽视的因素。可以说,“情感成分对于语言学习的作用至少不次于,往往大于认知手段”(Stern,1999b:386)。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当人处于某种消极的情感状态时,认知活动便趋于停止,即使不停止,其效率也大大降低。作为教师就应该对语言学习中的情感因素有相当的敏感力,尤其要注意观察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些消极因素,最大程度地降低消极因素的影响,有意识地中文核心论文期刊投稿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学习活动在积极的环境中进行。教师的情感同样也会对学生的情感产生极大的影响。在教学中,如果教师的消极情感大于积极情感,那么再好的教材或是再好的教学方法也无济于事。在以互动交流为特点的外语课堂中,情感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情感因素渗透在交流的每一刻,不但影响课堂的学习气氛,而且关系到课堂的活动方式和学习结果。所以说,积极的情感介入可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旦师生之间进行“双向交流”,外语教学就会达到最佳效果。
    5.设计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能力素质
  《课程要求》明确指出,“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要积极优化校园学习环境,通过……等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有更多接触英语机会”。课堂教学是基本功的铺垫,是能力培养的基本方式,也是课外能力培养的奠基。但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能力素质的培养和发展。因此,课外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开展是否让学生锻炼和发展课堂内所学的知识,便是学生英语能力素质培养的十分重要的环节。英语学习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要将新知识和已有的知识相结合,要将语言技能从理论形态转换为实践形态,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来完成。例如:我们创办了英语俱乐部,它包括英语角、英语戏剧俱乐部、英语影视欣赏协会、英语教学电台、英语沙龙和英语演讲等。这些课外活动都是学生自己安排,自己组织材料,也可请外教进行辅导。上学期我校举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我所任教班级学生自编、自演、自导美国电影“音乐之声”。由于学生积极参与,精心组织安排,并邀请澳大利亚教师Anna同台演出,受到一致好评。以口头为主,兼以书面形式评论为辅,让学生在口头和书面表达都得到了锻炼。另外,我们还创建了一个人为的外语语言环境和外国文化氛围,让学生课外进行运用性实践活动。例如设计阅览室、书店、百货店、饭馆、旅行社、旅馆、机场等生活场景来锻炼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上这些课外活动融教、学、练、娱、交际于一体,是外语教学中的实践性原则和综合性原则创造性的运用。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通过以娱促学、寓教于乐的方式,在排除汉语负迁移的情况下,大大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缺、实践性练习机会少、大学毕业生英语实际能力低下等问题。
  6.结语
  素质教育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大学英语教学作为一门语言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沿阵地。素质主要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能力素质、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英语教学之中,就必须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育,文化素质教育,树立以人为本,以学习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理念。只有观念的转变,教学实践的改革,才能使大学英语教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它真正的价值。
  
请尊重作者版权,本文来于知网,查看全文请联系站内客服人员。


来源《青春岁月》期刊发表-省级刊物=综合类期刊
阅读(143) | 评论(0) | 转发(0) |
0

上一篇:小秘密是孩子成长的营养素

下一篇:没有了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