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unix首页 | 论坛 | 博客
  • 博客访问: 2246654
  • 博文数量: 395
  • 博客积分: 10994
  • 博客等级: 上将
  • 技术积分: 5586
  • 用 户 组: 普通用户
  • 注册时间: 2010-12-17 19:49
文章存档

2014年(1)

2013年(10)

2012年(74)

2011年(303)

2010年(7)

分类: 系统运维

2011-05-08 20:47:52

转自:萧龙的博客: http://wjl348436701.blog.163.com/blog/static/5591566220114211413222/ 交换机的MAC地址学习和ARP协议

计算机网络 2011-05-02 23:07:19 阅读1 评论0   字号: 

1. 首先我们来看看交换机,swith(交换机)

今天就先讲讲交换机和网桥的区别。这两个设备都工作在第2层

主要区别是,交换机的转发速度较快,是硬件的转发,端口数比较多

下面直接来看交换机的学习功能 , 也就是交换机的MAC地址学习. 下面我们设想一个模型,有A,B,C,D这四台PC接在一台交换机上, 首先交换机最初加电时它里面的MAC地址表为空,也就是还没学习,在学习的最初状态. 首先,比如A发给D一个数据, 这个时候交换机首先在连接A那台PC的端口上学习到A的MAC地址,并且把这个MAC地址记录到交换机里的MAC地址表里, 但是这个时候交换机并不知道D是在哪,因为MAC表里还没有D的MAC.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交换机会复制多份这个数据(多帧复制),向交换机的所有端口都转发这个数据(除A接的那个端口外),这个称为泛洪,flooding 。当B和C接到这个数据时,首先检查目的地址,发现不是发给我的,那么就丢弃这个帧 . 当D接到这个帧时,发现这是发给自己的,然后D便会发给A数据,这个时候交换机在D的接口又学习到了D的MAC地址 , 这个时候交换机学习到了两条MAC地址。

2. 下面继续讲ARP协议

当数据包到网络层的时候,这个时候会继续向下层数据链路层封装,这个时候要找寻目的的MAC地址. 因为在第2层,也就是交换机工作的那层是不不知道什么叫IP地址呢,交换机始终是靠MAC地址找寻的 .

列举:

还是那个开始的那个模型,当A发数据给D。这个时候,在网络层只知道D的IP地址,那么怎么获取D的MAC地址,从而让交换机把数据发送到D的MAC地址呢?这个时候A便会发送arp,,注意一点,交换机本身是不会主动发送ARP的。那么在ARP这个报文里包含了啥东东呢?ARP报文里有源MAC地址,(也就是A的MAC地址),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也就是D的IP地址),目的MAC地址这个时候为全F,,因为这个arp是一个广播嘛。全F的MAC地址就是一个广播,因为这个时候A不知道D的mac地址,所以要发送一个广播,通知全部的PC,找寻D的MAC地址 ,怎么发送给全部同网段的PC呢?就是靠全F的mac地址。也叫flooding,我说了泛洪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书法。当D接到这个ARP请求后,发现是找自己的,那么就返回一条ARP回应给A,告诉自己的MAC地址 ,全F的MAC地址就是广播。这个时候A的arp表便记录了D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这样便顺利的发送给了D这台机子的物理地址,mac。交换机的学习是交换机自己多帧复制,不是靠广播实现,ARP是PC发送ARP广播。在A的arp表项里会记录D的ip和mac的对应关系,这个arp表在ms的系统里好像是15分钟刷新一次。

阅读(6205) | 评论(1) | 转发(0) |
给主人留下些什么吧!~~

网络安全服务2011-05-24 14:14:24